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 20:24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性情】
性情,為天道下降於人心後之立言。
性內在於人心,然而人心中之性,或自覺,或不自覺,譬如愛人愛物之性,為人人自生具者,而當孩提之時,便不自覺;
男女相悅之性,在童年時也不自覺。
性在人心而不自覺,並非是無此性,乃身心發育未達成熟,性在心中處於隱伏狀態。
到了時機成熟,則性在心中蠢蠢欲動,此性之動於心而欲表現於行為,是謂情。
所以情可視為性之出潛離隱,也可以說是性在思想層次上的落降。
情既為性之動,故二者在本質上相同,均為正道之流注,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告子上)意謂順從心性之動而行事,便是所謂善了。
莊子書中也言及性情,例如馬蹄篇曰:「故純樸不殘,孰為犧樽;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
繕性篇也說:「然後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
其義同於孟子,均以性情為道德之正,為善。
與孟、莊相反,荀子則以性情為惡,其性惡篇云:「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性情也。」
「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今之人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
此乃由於荀子主張以後天之教化塑造先天之性之故,所謂「化性起偽」。
至於漢儒,則主性善情惡,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號篇:「人之誠有貪有仁,仁貪之氣兩在於身。身之名取諸天,天兩有陰陽之施,身亦兩有貪仁之性。」
王充論衡本性篇:「董仲舒覽孫孟之書,作情性之說,曰:天之大經,一陰一陽;人之大經,一情一性。性生於陽,情生於陰;陰氣邪,陽氣仁。曰性善者,是見其陽也;謂惡者,是見其陰也。」
白虎通義性情:「性情者何謂也?性者陽之施,情者陰之化也。人稟陰陽氣而生,故內懷五性六情。情者靜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稟六氣以生者也。故鉤命決曰:情生於陰,欲以時念也性生於陽,以就理也。陽氣者仁,陰氣者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
考漢儒之以陰陽應合情與性,乃因此時陰陽之說最盛,既以陰應情,以陽應性,自然歸於性善情惡。
至宋儒,復糾正性善情惡之見而復於孟子之以性情為善,張載云:「發乎性則見於情,發於情則見於色,以類而應也。」
又言:「心統性情者也。」
朱熹承張載,認為張載之心統性情,乃得孟子之意,故言:「情者,性之所發。」
「性是根,情是那芽子。」
(高懷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