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統預算制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9 00:4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傳統預算制度

 

TraditionalBudgetingSystem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傳統預算制度真正誕生的年代已無可稽考,不過從人類運用預算制度的源流來看,我們大致可看出傳統預算制度是首先採行於政府部門,產業革命後遞延至企業機構。

 

其對預算的編製一律以現金收支(cash-Basis)為核心,經由現金來展現圖書館所須獲取的人力、資材及設備;

 

茲將其特點分別臚列如下:(一)採行年度預算制(OneFiscalYear),時間視野短淺。

 

(二)編造方式單一(UnitaryBudget),僅求形式上收支平衡。

 

(三)強調控制機能,以消極性的防弊為中心,守成有餘,進取則嫌不足。

 

(四)金額隨年增加,然在自然增加量的幅度內是否真符合成本效益要求,實有斟酌之餘地。

 

就此,學者往往又稱傳統預算制度為累進預算(IncrementalBudgeting)。

 

(五)重投入輕產出,一切講究量入為出,節流而無兼顧開源。

 

(六)以部門為對象,在經費的設定上採由上而下的方式,預算決策過程參與層面極窄。

 

(七)按主體來分類,並非按服務(Service)分類,故只能表面上比較各部門的績效(Performance),難對某種特殊的服務,計算其費用,評量其效能。

 

傳統預算制度應用於圖書館管理上,有預算編造簡單便捷、有利於圖書館主管的管理控制及經費分配容易達到表面的均衡等優點。

 

但若只是以非常消極的方法來管制圖書館內各經營部門的荷包,其所得到的結果僅是機械的效率觀(EfficiencyLevel)而已,處處設限、時時防範終究無法量入為出。

 

再者,採行年度預算制,難期有高瞻遠矚的眼光來從事圖書館長期規畫(Long-TermPlanning),斤斤計較於平衡的理念使得圖書館經費的運作缺乏彈性。

 

另則以行政監督(AdministrativeSupervision)的立場迫使下屬無條件的服從,使得圖書館預算管理產生無人性化的結果。

 

以上所言為傳統預算制度最常被世人所詬病之處。

 

圖書館預算制度肇始於傳統預算制,該制由17、18世紀的德國官房學派(Cameralist)加以充實而益形完整,然經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預算制度亦不斷的檢討與更新,繼其後有績效預算(PerformanceBudgeting)、規畫計畫預算(PlanningProgrammingBudgeting)及零基預算(Zero-BaseBudgeting)的產生,這3種較新的制度均源於傳統預算制度的基本原理。

 

故傳統預算制度雖在圖書館經營實務上的應用日漸式微,然其於圖書館預算政策中仍深具研究價值。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5 09:51 , Processed in 0.07812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