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3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9 00:4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傳包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列傳為列事作傳,敘列人臣事蹟,以傳於後世。

 

傳包就是清代國史館纂修人臣列傳的檔案資料,包括兩大部分:一為國史館纂修的各種列傳原稿,有初輯本、重繕本、校訂本、增輯本及定稿本的區別;

 

一是國史館為纂修列傳所咨取的各種傳記資料。

 

國史館所立列傳,包含宗室傳、大臣傳、儒林傳、孝友傳、學行傳、文苑傳、循吏傳、名宦傳、隱逸傳、忠義傳等項目。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清代國史館傳包內的列傳,以忠義傳人數為最多,其中武職人員如總兵、副將、參將、遊擊、守備、防禦、佐領、參領、協領、前鋒、驍騎校等所占比例頗高。

 

傳包的內容,除列傳稿本外,多保存了當時纂修列傳而咨取或摘抄的各種傳記資料,舉凡事蹟冊、事實清冊、出身清冊、履歷片、各部片文、旗分姓名冊、經歷冊、戰功冊、姓氏籍貫清冊、咨文、墓誌冊、訃聞、行狀、行述、德政碑記、紀事冊、政績事實冊、祖父子孫官職冊、功札、三代籍貫冊、奏疏、呈文、祭文、歷任官職冊、殉難清冊、詢問單、鄉約、出身官階清冊、家譜、碧血錄、子嗣官職冊、論號冊、武訓興學始末記等等,不勝枚舉。

 

其中事蹟冊是據上諭檔、月摺檔、奏摺檔、議覆檔、剿捕檔、外紀檔等檔案,摘錄簡略事由,按年月先後排列,可供纂修列傳初緝本及長編總檔時使用。

 

事實清冊是由各地方或八旗造送國史館的生平事蹟資料,首頁敘明冊送緣由,文內開列各員姓氏、出身、官階、履歷、陞遷、降調年月、軍功事蹟等項。

 

出身履歷清冊,除詳陞遷年月日外,須註明由廕生、或武生前鋒等項出身情形。

 

八旗造報清冊,多須註明三代姓氏、籍貫、子嗣銜名或科名,陣亡各員則須註明各員子弟承襲日期。

 

武職有功者,由兵部給功劄,是一種劄付,稱為兵部功劄,書明各有功武職應給軍功等第及紀錄次數。

 

出身清冊與履歷冊,性質相近,唯履歷單多由吏部造送,出身清冊則由各省或八旗造送,八旗造送出身清冊,多詳列各員履歷。

 

行狀與行述,性質亦相近。

 

行狀是記述死者行誼及其籍貫、姓氏、生卒年月的一種文體,漢代但稱作狀,自六朝以後始稱為行狀,因乞人撰文而得名。

 

行述又作事略,亦即行狀,就是敘述死者行誼徵求銘傳的文字。

 

此外,傳包內也含有年譜,這是以編年體記載生平的資料。

 

各處咨送清冊或片文時,例應用印行文,因此,清代國史館為纂緝列傳所咨取的各種傳記資料,多屬於官方檔案資料,具有公信力,其可信度較高,不同於歌功頌德的私家撰述。

 

館中纂修人員排比考訂各種資料後彙編列傳,然後將各種資料與傳稿包封一處,而保存了珍貴的傳記資料。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5 06:54 , Processed in 0.31837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