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3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絳雲樓書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8 23:38: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絳雲樓書目〕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絳雲樓書目〕,乃清初最大藏書家錢謙益在絳雲樓居住期間,對於其藏書的著錄。

 

順治6年(1649)謙益開始整理絳雲樓藏書,此目著錄蓋始於此,次年樓即火,幸有此目留世,後人得以略窺謙益藏書概況。

 

謙益編定此目,並非其藏書全部,又書目所記,亦不盡存樓中,此目成書時間與內容雖有其疑點,然今日欲考謙益當日收藏之一二,捨此目外,則無由入手矣。

 

臺灣地區所見〔絳雲樓書目〕有3種版本:伍崇曜粵雅堂叢書刻本4卷、康熙間藍格鈔本2卷及舊鈔本不分卷(名為〔牧齋書目〕)。

 

章鈺於〔讀書敏求記校證〕補輯類記中曾述:「絳雲目傳本不同,所未見者尚多也。」

 

因後人懾於清高宗禁書之厲,一直無人刊刻此目,清末文網漸疏,直到道光30年(1850)才有粵雅堂刊本,亦是如今唯一刻本,正因刻本晚出,致使此目傳抄本,不一而足。

 

粵雅堂刻本所據亦寫本,又採陳氏注文,可能已經後人整理過,而抄本則可因抄手之不同而不同,所以這三種版本有其差異處。

 

在著錄總數上,三目所載不同,大約皆為3,000多種;

 

對於版本的標記,比例甚低,非對版本情況多有記載;

 

曹溶於〔絳雲樓書目題詞〕曾言:「所收必宋元版,不取近人所刻及抄本。」

 

然三目所載宋版皆不滿百種,亦記有抄本、內府版、坊版,只是為例更少;

 

類目上,二種抄本大同小異,刻本與二抄本則有差異,不過後世目錄學專著論及此目,皆以刻本為討論基礎。

 

此目雖未標經史子集之名,實依四部體系分設73類,與曹溶在〔絳雲樓書目題詞〕所云:「大櫝七十有三」不謀而合。

 

不再細分子目,類目乃顯龐雜繁瑣;

 

而對諸書配隸不當處,經後人指出,致有草率成編之語。

 

在體例上(先不言注文)可說僅載書名、冊數(並非每書必載),間冠以作者,版本,根本沒有小序與解題,完全是帳簿式書目。

 

蓋謙益在短時間內完編此目,志不在表現「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目錄書功用,乃為私藏簿錄,為一己按目檢書之用。

 

此目或別有取義,非讀書家所亟,乃藏書家所貴也。

 

此目在康熙中經陳景雲注解,無論於書名卷別、作者考析、板本注記、著述要旨或類例指正,皆能訂補謙益之失誤,雖非每書必注,所注詳略有別、重點互異,然已將此目原只是帳簿式書目,提升為亦具目錄書體制的功能,足資後人參考利用,後世書志亦多有引用者。

 

另有〔絳雲樓書目補遺〕1卷,載有57種書,亦謙益編,景雲注,乃此目之補充。

 

此補遺亦如此目,隨傳抄本之不同,而內容有別。

 

為粵雅堂刻本漏刻,至葉德輝觀古堂刊出,以補闕遺籍。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5 15:59 , Processed in 0.34375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