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61|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無紙社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8 23:32: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無紙社會

 

PaperlessSociety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無紙社會的由來是因許多資訊學者對未來的預測,意指資訊的產生、儲存、傳播到利用的媒體,將由傳統的紙張形式轉變為電子形式,當所謂的電子資訊系統完全取代了紙本媒體,即是無紙社會的到來。

 

無紙社會構想的提出,最具代表性學者應屬蘭開斯特(F.W.Lancaster),其在1978年出版了一本〔無紙資訊系統〕(TowardPaperlessInformationSystem),首先完整提出無紙社會的概念,在該書中說明了如何利用電腦來處理資訊,電子資訊系統的運作,再以科技方面的資訊溝通為例,剖析資訊流動的過程,利用傳統紙本媒體難以突破之限制,由此預測出西元2000年利用電子資訊系統的景象——一個科學家坐在終端機前,推持個人的電子式備忘錄,用電腦編輯研究報告成為一連串的電子出版品,由線上資料庫中檢索所需資訊並加以儲存,且利用電子郵件與全球的專業同儕討論,這一切過程中完全沒有紙張。

 

無紙社會的倡導者之所以肯定的認為電子媒體將取代紙張,最主要乃因紙張有不及電子媒體的幾項限制:(一)文獻的成長量太過迅速,造成紙張氾濫,需要大量空間儲存。

 

(二)紙張出版品的花費龐大。

 

(三)紙張出版品的製作過程及傳播受限於實體及空間的限制而緩慢,造成資訊利用的延遲。

 

(四)紙本資料在檢索上的不易。

 

當然學者們也料想到無紙社會的實現定會有一些障礙,也並非所有的人皆認同無紙社會的說法,無紙社會面臨的困難有3方面:(一)技術方面:資訊系統必須十分精密,且考量檔案的組織及連結技術,有國際化的標準,達到高度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圖片展現的技術,很大的儲存容量等問題。

 

(二)智慧方面:各資料庫間不同的檢索語言的問題,一個線上使用者如何統合所有電子資料庫,找到其所需的資料。

 

(三)心理及社會方面:這方面的障礙是最難克服的,人們是否可接受沒有紙張的情況,還有電子媒體的版權問題也是至今難以定論的。

 

(四)無紙社會運作有賴電力,沒有電力,就不可能有無紙社會。

 

無紙社會帶給圖書館的影響是很大的,圖書館許多傳統的作業方式及觀念有待調整,應該如何徵集電子資料,如何作其書目控制,如何提供電子資料的服務,圖書館員的教育及訓練等,都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5 21:44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