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方格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濟陰綱目】

 關閉 [複製鏈接]
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09:09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二●血崩門●治血熱崩漏


荊芥四物湯


治崩漏初起,不問虛實,服之立止。


當歸 川芎 白芍藥(炒) 生地黃 荊芥穗 條芩(炒) 香附子(炒,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血藏於肝,肝氣不升,則熱迫於下,故血不能藏而崩也。況厥陰之經環陰器,而庭孔前陰皆屬之,荊芥升肝氣,香附理肝氣,條芩除內熱,四物生地、芍藥養血涼血,故皆取效) 如不止,加防風、升麻、白朮、蒲黃。一方加地榆尤效。一方四物加芩


奇效四物湯


治肝經虛熱,血沸騰而久不止。


當歸(酒洗) 川芎 白芍藥(炒) 熟地黃 阿膠(炒成珠) 艾葉 黃芩(炒,各一錢)


上銼。


水煎服。(此方用熟地以補肝之母,以阿膠、黃芩益肝之氣,艾葉溫下元,以助真氣之升,所謂陰從陽起也)


河間生地黃散


治經漏下血,脈虛洪,經水紫黑。


生地黃 熟地黃 白芍藥 黃 枸杞子 天門冬(去心) 地骨皮 柴胡上 咀。


水煎服。(洪虛者氣不足,紫黑者血之熱,黃 所以補氣,然氣盛則生火,又加天冬、地骨以清氣中之火,熟地所以生血,血生而不涼,尤虛妄行,故以生地、黃連以涼心,芍藥、甘草緩肝益脾,柴胡、黃芩清肝升舉,枸杞、熟地,又肝腎同歸者也) 


便血者,加地榆。


涼血地黃湯


治婦人血崩不止,腎水陰虛,不能鎮守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生地黃 當歸尾(各五分) 黃連 黃柏 知母 本 川芎 升麻(各二分) 柴胡 防風羌活 黃芩 細辛 荊芥 蔓荊子 甘草(炙,各一分) 紅花(少許)


上 咀。


作一服,水煎,空心稍熱服。(經曰:陰者從陽而亟起也。血屬陰,陰不自升,故諸經之血,必隨諸經之氣而後升,若氣有所陷,則熱迫血而內崩矣。故用黃柏以清下焦胞絡之火;心者火之主也,故又以生地、黃連以治火之源;知母、黃芩滋水之母;歸尾破瘀,紅花生血,所謂去故生新也;川芎行血海之余;蔓荊涼諸經之血,而風藥者,皆所以升諸經之氣也,諸經氣升則陰血不得不隨之而起矣。故曰從陽亟起也,有是症者法之)


小薊湯


治崩漏不止,色明如水,得溫則煩悶者,此陽傷於陰,令人下血,當補其陰,脈數疾小者順,大者逆。


小薊莖葉(搗取汁) 生地黃(搗取汁,各一盞) 白朮(半兩,銼)


上三件,入水一盞,煎減一半,去渣溫服。


芎 酒


治崩中,晝夜不止,醫不能治者。


川芎(一兩) 生地黃汁(一盞)


上用酒五盞,煮川一盞,去滓,下地黃汁,再煎二三沸,分為三服。(此方以酒煎川芎配生地汁,自有妙用,甚奇甚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10:02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二●血崩門●治崩中去血不止


大小薊根(五兩) 白茅根(三兩)


上二味細切,用酒五斤煮,取四斤,去渣,分四服。(用酒之意,便是升法)


一方治婦人血崩


槐花(半兩,炒) 黃芩(二兩,去皮)


上二味,共為細末。每服五錢,好酒一碗,用銅秤錘一枚,桑柴火燒紅,浸入酒內,調服,不拘時。忌生冷、油膩之物。


金華散


治血室有熱,崩下不止,服溫藥不效者。


玄胡索 當歸 瞿麥穗 牡丹皮 乾薑(各一兩) 石膏(二兩) 桂心(另研) 威靈仙(各七錢)


蒲黃(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三錢,水煎空心溫服,日二次。(此方用石膏,以陽明為血海也,而乾薑、桂心為之從治,威靈仙去腸中宿膿惡水,惟敗腐不清,熱結血凝者可用)


簡易黃芩湯


治崩中下血,今人多用止血補血之藥,惟此方治陽乘陰,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者。


黃芩一味研為細末。


每服三錢,霹靂酒調下(即燒秤錘淬酒)。


一方荊芥湯煎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11:17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二●血崩門●治勞傷崩漏


膠艾四物湯


治勞傷血氣,月水過多,或崩漏不止,及妊娠胎氣不安,或因損動,漏血傷胎者,亦宜。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 阿膠(炒成珠) 艾葉(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銼。


水酒各半煎,空心服。(與奇效四物少異,彼用黃芩,此用甘草,彼以水煎,此又半酒,其溫涼不同如此)


當歸芍藥湯


治婦人經脈漏下不止,其色鮮紅,先因勞役,脾胃虛弱,氣短氣逆,自汗不止,身熱悶亂,惡見飲食,四肢倦怠,大便時泄。


黃 (一錢半) 白朮 蒼朮(泔浸去皮) 當歸身 白芍藥(各一錢) 陳皮 熟地黃(各五分)


生地黃 甘草(炙,各三分) 柴胡(二分)(據見證悉屬脾胃氣虛,當用補中益氣為主,今此方不用人參、升麻何也,蒼朮氣悍燥散,其色鮮紅,又何用之?況與地黃同用,豈不為時人所笑!要知古人皆因證立方,但求至理所在,而不必拘方以試病也)


上作一服,水煎,空心熱服。(東垣為一婦人制此方,一服之後,諸證悉去。予族一婦,因勞役下血,每來兩旬不止,醫者拘血熱之說,用四物加芩連,累治不愈。一日血大下,昏迷不醒,急以問予,予用此藥一劑,少頃頓醒,過兩時血遂止,後常用此藥,其病遂不復作。蓋血虛須兼補氣,嘗譬之血猶水也,氣猶堤也,堤堅則水不橫決,氣固則血不妄行,自然之理也。此藥黃 最多,白朮次之,所以神效。俗醫不達此理,專用涼藥,不知涼藥傷胃,服久則正氣愈弱,血安得固,故特為表而出之也)


歸脾湯


治婦人思慮傷脾,不能攝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不寐,或心脾傷痛,怠惰嗜臥,不思飲食。(此為氣猶夫也,血猶妻也,血隨氣升,夫唱婦隨之道耳。夫營出中焦,脾胃氣虛,則中氣下陷,是營血失其夫矣,此方益營助脾,而以氣藥為君者,正此意)


人參 黃 (炒) 白朮 白茯苓 當歸 遠志(去心) 酸棗仁(炒,各一錢)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龍眼肉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心脾氣虛氣結者宜之) 加柴胡、山梔,名加味歸脾湯。


柏子仁湯


治婦人憂思過度,勞傷心經,不能藏血,遂致崩中下血不止。


柏子仁(炒) 香附子(炒) 芎 鹿茸(燎去毛,酒蒸焙) 茯神(去木) 當歸(各一錢半川續斷(二錢) 阿膠(炒) 遠志(去心,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生薑五片,水煎,空心服。(此《濟生方》也,而立齋加柴、梔以清厥陰之火,以升甲膽之氣。


鹿茸乃陰中至陽,陰體而陽用也,非血脫氣衰者不用)


養血平肝散


治大怒經血暴下。


當歸(酒浸) 白芍藥(炒) 香附(炒黑,各二錢) 青皮(醋炒) 柴胡 川芎 生地黃(各八分) 甘草(五分)


上銼。水煎,食前服。(以大怒而用是,故曰平肝,香附、青皮、柴胡、芍藥、甘草、川芎,緩肝疏肝,升提肝氣;當歸、生地,養血榮肝。然所重在大怒,故立方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12: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方格 於 2012-11-24 23:20 編輯

濟陰綱目●卷之二●血崩門●治崩漏氣陷

 

益胃升陽湯


血脫益氣,古人之法也。


先補胃氣,以助生長,故曰陽生陰長,諸甘藥為之先務,舉世皆以為補氣,殊不知甘能生血,此陽生陰長之理也,故先理胃氣,人之一身,內穀為寶。


黃 (二錢) 人參(有嗽去之) 神麯(炒,各一錢半) 白朮(三錢) 當歸身(酒浸) 陳皮 甘草(炙,各一錢) 升麻 柴胡(各五分) 生黃芩(二錢,瀉盛暑之伏熱刑金肺逆,秋涼不用)


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或五錢,如食添,再加之,如食減,已定三錢內更減之,不可多服,每服二錢,水煎,去滓熱服。


如腹痛,每服加白芍藥二分、中桂少許;如渴口乾,加干葛二分;


如嗽,去人參。如服此不止,卻服後方柴胡調經湯,大舉大升之也。


柴胡調經湯


治經水不止,鮮血,項筋急,腦痛,脊骨強痛,不思飲食。(要知鮮血不用清涼,而用升舉,當在不思飲食上揣摩)


羌活 獨活 本 升麻(各五分) 蒼朮(一錢) 柴胡(七分) 葛根 當歸身 甘草(炙,各三分) 紅花(少許)


上 咀。


作一服,水煎去渣,稍熱空心服,微汗立止。(外症屬太陽者多半,而方藥又兼少陽、陽明、太陰、厥陰,且君以蒼朮,少加當歸、紅花,引入血分,以升陽氣,乃為之大舉大升,此從陰用陽之義也)


調經升陽除濕湯


治女子漏下惡血(前曰鮮,此曰惡,二字有別,當細思之),月事不調,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皆由飲食不節,或勞傷形體,或素有心氣不足,因飲酒勞倦,致令心火乘脾,其人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困倦乏力,無氣以動,氣短上氣,逆急上衝,其脈緩而弦急,按之洪大,皆中之下得之,脾土受邪也。脾主滋榮周身者也,心主血,血主脈,二者受邪,病皆在脈。


脈者血之府也,脈者人之神也,心不主令,胞絡代之,故曰心之脈,主屬心系。


心系者,胞絡命門之脈也,主月事。


皆由脾胃虛,而心胞乘之,故漏下血水不調也。


況脾胃為血氣陰陽之根蒂,當除濕去熱,益風氣上升以勝其濕。


又云:火鬱則發之。


黃 蒼朮 羌活(各一錢半) 防風 本 升麻 柴胡 甘草(炙,各一錢) 當歸(酒浸)

獨活(各五分) 蔓荊子(七分)


上 咀。


水五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稍熱服。


空心服藥畢,待少時,以早膳壓之,可一服而已(土陷則濕,故怠惰嗜臥,木鬱則熱,故氣逆上衝,緩為濕之征,弦為木之象,鬱而不伸則熱,此心火乘脾之意也,其脈按之洪大者,火在下也,見中之下者,土之位也,胞絡為相火,寄於命門,為多血之經,病從火治。心火以藏德為神,相火聽命於心,三焦主氣,胞絡主血,故血分之火。專主胞絡,氣分之火,專主三焦,郁則火不得遂,炎上之性,迫於血分,故陰絡傷也。此方以蒼朮、升麻發太陰、陽明之濕;柴胡、防風達厥陰、少陽之本,羌活、 本以升舉少陰、太陽下部之郁,所謂下者舉之也。是皆升散之物,過則氣耗而傷金,故又以黃 以保肺,當歸引血,使各有所歸;甘草和氣。蔓荊涼血,此四種者,又制亢害之法也。其曰可一服已,何其神哉!讀者當得此意)。


如灸足太陰脾經中血海穴二七壯,或三七壯,立已。


此藥乃從權衡之法,用風勝濕,為胃氣下陷,而氣迫於下,以救其血之暴崩也。


若病愈,經血惡物已盡,主病雖除,後必須以黃 、甘草、人參、當歸之類,數服以補之,於補氣升陽湯中,加和血藥是也。


若經血惡物下之不絕,尤宜救其根源,治其本經。


只益脾胃,退心火之亢,乃治其根蒂也。


若遇夏月白帶下脫,漏不止,宜用此湯,一服立止。(以升舉主治者,以標為本也,以退心火為治者,以本為主也,以益脾胃為法者,標本不舍也。東垣專主脾胃之意,蓋如此。白帶主濕,故一服立止,夏月二字,亦宜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22:23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二●血崩門●治崩漏血瘀昏暈疼痛

 

五靈脂散


治血崩不止,及昏不省。


五靈脂(不拘多少,炒令煙盡研末)


上為末。


每服一錢,溫酒調下。


一方治血崩不止,五靈脂二錢,炒熱,加當歸酒同煎,或水酒、童便各半盞,同煎服(五靈脂行污濁之血如神,童便降火,亦行穢濁,而同煎尤妙)。


一方五靈脂半生半熟,為末,酒調服。


一方水煎五靈脂半干,去渣,澄清,再煎成膏,入神麯末為丸(神麯丸法,原用醋煎,丹溪先生嘗言之),如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二三十丸便止。


一方每服三錢,水酒童便各半盞,煎至八分,通口服,名抽刀散,治產後有病,服三服,散惡血,或心腹脅肋腳痛不可忍者,或止用童子小便尤佳。


或中風,即入草烏頭半錢同煎,亦治腸風下血。


如不飲酒者,煎烏梅、柏葉湯調下。


如心煩口乾渴者,加蒲黃炒減半。


一方同蒲黃各炒等分,名失笑散,治失血,及產後半產惡血攻心,昏迷不省(產後瘀血必崩,不論久近,服之如神),及心腹絞痛欲死者,其效如神,真救急之良方也,人家不可不備。


此藥兼能解毒,及蛇蠍蜈蚣咬,塗傷處立愈。


香附子散


治血崩不止,或成五色。


亦治產後腹痛,及小產血不止。


大是婦人仙藥,常服益血調氣。


香附子(不拘多少,舂去毛,中斷之,略炒)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清米飲調下,能止血;


好酒調下,能破積;


冷氣,薑湯下;


帶下,艾湯入醋少許下。(四法俱良)


煮附丸


治崩漏帶下,積聚 瘕,臍腹絞痛。(方見調經門疼痛條)(氣寒則凝,而 瘕腹痛皆氣凝之故。香附體重氣溫味苦辛,苦以入血分,辛以散結氣,氣行血流,故痛自止)


備金散


治婦人血崩不止。(崩而內有瘀者,宜之)


香附子(炒四兩) 當歸尾(一兩二錢) 五靈脂(炒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醋湯調下,空心服,立效。


如神散


治血崩不止,赤白帶下。


香附子(炒) 赤芍藥(炒各等分)


上為末。入鹽一捻,水煎,食前溫服。(一方用香附白芷為丸)


立效散


治婦人血崩,臍腹痛。(數方皆用破血之劑)


香附(炒三兩) 當歸(一兩) 赤芍藥 良薑(炒) 五靈脂(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酒一盞,童便少許,同煎服。


一方


治血崩臍腹痛。


當歸 赤芍藥 熟地黃 香附子 牡丹皮 木賊(去節,各二兩) 沒藥 丁香 桂(去皮,各三錢)


上為細末。酒調三錢,溫服。


縮砂散

 
治血崩。


縮砂不拘多少(於新瓦上炒香)為細末。米飲調下三錢。


加減四物湯


治室女二七天癸至,亦有當時未至而後至者,亦有卒然暴下,淋瀝不止,有若崩漏者,失血過多,變生諸證,悉宜服之。


四物湯(四錢) 香附子(炒去毛,一錢半)


上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前服。如血色鮮而不止者,去熟地黃加生地黃。(去熟加生,可不思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27:40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二●血崩門●治崩漏虛寒


丁香膠艾湯


治崩漏不止。蓋心氣不足,勞役及飲食不節所得,經隔少時,其脈兩尺俱弦緊而洪,按之無力。(東垣所論脈證必析,宜宗之)


其證自覺臍下如冰,求濃衣被,以御其寒,白帶白滑之物雖多,間下如屋漏水,下時有鮮血不多,右尺脈時微洪,屋漏水多暴下者,是急弦脈,為寒多,而洪脈時見,乃熱少,合而言之,急弦者,北方寒水多也,洪脈時出者,命門包絡之火也,黑物多,赤物少,合成屋漏水之狀也。


當歸(一錢二分) 白芍藥 熟地黃(各三分) 川芎 丁香(各四分) 阿膠(炒,六分,另後入)


生艾葉(一錢,後入)


上為細末。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五沸,去滓,入膠艾,再上火煎至一大盞,空心,宿食消盡,帶熱服,三服效。(服藥有法有時)


芎 湯


治帶下漏血不止,及風寒冷熱,勞損衝任,月水不調,崩中暴下,腰重裡急,淋瀝不斷,及產後失血過多,虛羸腹痛;


或妊娠胎動不安,下血連日,小便頻數,肢體煩倦,頭暈目暗,不欲飲食。


川芎 黃 芍藥 乾地黃 吳茱萸 甘草(炙,各二兩) 當歸 乾薑(各一兩)


上 咀。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若月經後,因有赤白不止者,除地黃、茱萸,加杜仲、人參各二兩。(好加減)


斷下湯


治衝任氣虛(重在氣虛二字),崩中漏下,經脈不調,每遇月候將來,臍腹腰腳先痛,漸減飲食,四肢乏力,及帶下三十六疾,悉能療之。


人參(去蘆) 熟地黃 艾葉(醋炒,各一兩) 烏賊骨(燒灰) 當歸(酒洗,各二兩) 阿膠(蛤粉炒成珠) 川芎(各七錢) 乾薑(炮,半兩)


上 咀。


水煎,食前服。


烏賊骨,即海螵蛸。(此即膠艾四物之變局也,彼有芍藥,此有人參、烏賊、乾薑,大概崩在肝氣不斂者,宜芍藥之酸寒以收之;氣脫而不溫者,宜參、薑、烏賊之類,溫補而澀之;阿膠者,益金水以成收藏之用也)


加味四物湯


治崩漏。


四物湯(一兩) 人參(二錢) 吳茱萸(一錢)


上銼碎。


每服半兩,薑棗煎,食前服,五六服,寒熱腹痛皆退。


崩漏未止,續服後熟附丸。


熟附丸


熟附子 木賊(去節) 龍骨( ) 赤石脂( 各半兩) 川芎 當歸(各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六十丸,食前米飲下。(陽虛則寒,陰虛則熱,故以此主之。


而腹痛一症,人皆以為瘀血者多,而此以為漏不止者,服熟附丸,正元禮所謂崩而腹痛者,崩止而痛除也)


鹿茸丸


治經候過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呼吸少氣,臍腹冷極,則汗出如雨,尺脈微小。


由衝任虛衰,為風冷客乘胞中,氣不能固。(此溫澀之劑也,久崩漏脫者宜之)


可灸關元百壯,在臍下正中三寸。


鹿茸(燎去毛,酥炙) 赤石脂(制) 禹餘糧(制各一兩) 當歸 熟地黃 續斷(各二兩)


附子(炮) 艾葉(一方無) 柏葉(各半兩)


上為細末,酒糊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煉蜜丸亦可。(丹溪以紫黑為熱,而此言瘀黑者,乃下焦氣寒,血凝而黑,各有治法。


然女子氣海在上,血海在下,故下焦溫而後氣升血行。


如鹿茸者,以血成形,由氣而長,血隨氣上而成角,故入血分以生焉;


又以附子、艾葉,佐而溫之,以石脂、余糧鎮而固之;


柏葉清之;


歸、地、續斷,補而續之,誠下元虛寒之全方也。


不加人參,豈無意焉,而灸關元之意,蓋可想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36:26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二●血崩門●治崩漏虛脫


大全方


治崩中,下血不止,小腹痛。


芍藥(一兩,炒黃) 柏葉(六兩,微炒。丹溪云柏性多燥)


上用水一升,煎至六合,入酒五合,煎取七合,空心分為二服。


一方為細末,酒調二錢。(以柏葉為君,芍藥為佐,俱清涼之物,可治肝熱血脫,不治氣虛血脫,即小腹痛亦是血虛,妙在用酒,此亦殺邪有生機也) 


一方有鹿角膠等,酒調,治白帶臍腹痛。


柏黃散


療經血不止。


黃芩(一兩二錢半) 側柏葉 蒲黃(各一兩) 伏龍肝(二兩,即灶心對月土。)


上 咀。


水二升,煎取八合,分為二服。


又方


治患崩中不止,結作血片,如雞肝色碎爛。(血片雞肝色,是血不足而瘀,故其色淡黯,此川芎所以為君也)


川芎(十二分) 生地黃 伏龍肝(各十一分)(本清肝熱,更培土元) 阿膠 青竹茹(各八分) 當歸(六分)


續斷 地榆上用水九盞,煮取三盞,去滓,分三服。


伏龍肝散


治氣血勞傷,衝任脈虛,經云:非時忽然崩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雜,或赤白相兼,臍腹冷痛,經久未止,令人黃瘦,口乾,飲食減少,四肢無力,虛煩驚悸。


伏龍肝 赤石脂(各一兩) 川芎(三兩) 熟地黃 艾葉(微炒,各二兩) 麥門冬(去心,半兩)


當歸 乾薑(各七錢半) 肉桂 甘草(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棗一枚,水同煎。


地榆散


治婦人崩中,漏下不止。


地榆 蒲黃 白芍藥 白茯苓 柏葉(微炒) 蟹爪(微炒) 熟地黃 鹿角膠(碎,炒令黃) 漏蘆(各一兩) 川芎 當歸(各七錢半) 伏龍肝(一兩半) 乾薑(炮) 桂心 甘草(炙赤,各半兩)


上銼碎。


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溫服。(此方有溫有涼,其破瘀止痛,莫如蟹爪,而補血上行,莫如角膠,其余可三反矣,漏蘆入陽明最妙)


按伏龍肝為止血之聖藥,蓋燥可去濕也。


先賢治崩,用旋覆花、半夏,治膈間濕痰而崩止者,亦此意。(旋覆、半夏之治崩,與治痰瀉之法等,若果因痰而崩,不知用此,則徒尤血藥之不靈也)


蒲黃散


治崩中不能止。(此亦溫涼燥澀,止血破血之劫劑也。又可治白帶)


蒲黃(炒) 破故紙(炒) 千年古鍛石(炒過,各等分)


上為細末。


每服二三錢,淡酒或醋湯調下。


霹靂散


治經脈妄行。


香附子(三兩) 川芎 鍛石(油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


燒秤錘淬酒,調服二錢匕。(前方溫下元以止血,此方調血氣以燥澀,自是不同。此又無千年二字,而用油炒,仍慮燥熱也。霹靂之名,乃燒秤錘投酒中之聲,亦或取其聲應之速耳)


鹿茸散


治崩中漏下不止,虛損羸瘦。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白龍骨 鱉甲(塗酥炙令黃,去裙) 熟地黃 白芍藥白石脂 烏賊魚骨(炙黃) 續斷(各一兩)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去皮,炙干)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粥飲調下。(鱉甲是下部陰藥,而通腎脈之陽,自脊膂節節而下,以至於陰;肉蓯蓉是下部陽藥,有益坎中之陽,而補真火,故曰黑司命石。其余可類而推矣,若骨脂、蓯蓉,又為艾葉之助云爾)


補宮丸


治婦人諸虛不足,久不妊娠,骨熱形羸,崩中帶下。


白薇 牡蠣 白芍藥 鹿角霜 山藥 白朮 白茯苓 烏賊魚骨 白芷(各等分)


上為細末,面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牡蠣丸


治月水不止,眾藥不愈者。


牡蠣火 研細,用醋調成丸,再 過通紅,候冷研細,出火毒,卻用醋調艾末,熬成膏,和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醋艾湯下。


一方


治婦人血崩。


蠶砂(炒一兩)(蠶食桑而糞砂,有清香涼燥之能,單服之亦驗,以頭二蠶者佳,為有生生之妙也) 伏龍肝(半兩)


阿膠(一兩)


上為末。


空心溫酒調服二三錢。(《大全》名無比散,無阿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40:53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二●血崩門●血見黑則止


黑金散


治婦人血氣虛損,經候不調,崩中漏下。


鯉魚皮 棕櫚皮 黃牛角 破故紙 亂髮(各一兩) 烏賊魚骨 乾薑 木賊 當歸熟地黃(各半兩)


上銼碎。


拌勻,入瓷罐內,鹽泥固濟,候干,以炭火五斤,令通赤,煙盡,取放土內埋令冷,取出研細。


每服三錢,入麝香少許,空心米飲調下。


五灰散


治下血不止成血崩。(五灰、十灰皆取其黑,如百草霜、黑墨之意。如前方中所未備,而此又出之以成方,若令人知有所取也)


蓮蓬殼 黃絹 血余 百草霜 棕皮(以上共燒灰) 山梔(炒黑) 蒲黃(炒) 黑墨 血竭上為細末,調服,或煉蜜丸,桐子大。清米飲下五十丸。


十灰散


治下血不止。


錦片 木賊 棕櫚 柏葉 艾葉 乾漆 鯽魚鱗 鯉魚鱗 血余 當歸(以上逐味火燒存性,各等分,研末) 麝香(少許研)


上研勻。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服。


十灰丸


治崩中,下血不止。


錦灰(一云綿) 黃絹灰 馬尾灰 艾葉灰 藕節灰 蓮房灰 油發灰 赤松皮灰 棕櫚灰蒲黃灰(各等分)


上研勻,用醋煮糯米糊和丸,如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米飲下。(蓮房、藕節,藕通血脈而散血,其節與房皆斂虛,就實而味澀,且房成於升,氣而清,類木之象,有收陽歸陰之理,故用之以澀血;黃絹、錦片,皆蠶絲所成,蠶食桑而吐絲,扶桑之木,受青陽之氣,稟少陽升生之性,能和甲膽之陽,以養厥陰之血,故神仙一切服食藥,不得桑柴煎不食,以其火不文不武,而具溫生之氣也;蠶砂治崩,桑鮮止血,豈漫言哉! 百草霜乃百草之煙墨,亦松煙所造,草體乙木之陰,味多苦,松有清苦之操,味多澀,取之以煙,則上升,取之以黑,則制火,松皮灰亦此意;諸魚屬火,而生居水中,是水中之火,惟鯽魚生於四季,故得土之多,其臭腥,腥先入肝,以助肝氣之升,鱗甲者,金之用也,水中有火,水中有金,金主收澀,火土生,金水並之意;馬尾赤,馬者乾之陽,尾者血之尾,血潤下而生尾,尾生於陽體之盡處,是陽中之陰也,以陰血之余,生於純陽之體,又有陰中有陽之義,凡血脫於下,乃陰無陽以升,此借陽中之陰,以鼓陽升陰,又借其灰,以為止澀之用,皆良法也 )


如聖散


治血止崩。


棕櫚 烏梅肉 乾薑(一兩五錢,並燒存性)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烏梅酒調下,空心食前服,久患不過三服愈。


一方去乾薑,用甘草二寸,半生半熟,共為末,二三錢,淡醋湯調服。


當歸散


治婦人血崩不止。(理氣血而又澀血者也。)


當歸 龍骨(燒赤) 香附子(炒各一錢) 棕毛灰(五錢)


上為末。每服四錢,米飲調,空心服。忌油膩、豬、魚、雞等物。


一方


治血崩屢效。


當歸 白芍藥 乾薑 棕櫚(各等分)


上各 存性,研為細末。醋調,食前服。(此方以血藥入乾薑,有從治之妙)


琥珀散


(一名為烏紗帽散) 治暴崩不止。


赤芍藥 當歸 香附子 干荷葉 男子發(皂莢水洗) 棕櫚 烏紗帽(是漆紗頭巾,取陽氣上衝故也)


上各等分,並於新瓦上 成黑灰,存性三分,為細末。


每服五錢,空心童便調下,如人行十裡久,再進一服即止(荷葉清芬,可以升甲膽之氣而清血;烏紗染五倍,故能止血,又有生漆,可以破瘀,取常用者,陽升之意)。


若產後血去多,加米醋、京墨、麝香少許。


一法先以五積散加醋煎投一二服,次服五靈脂散。


立應散


治婦人血海崩敗。


又治腸風下血。


香附(三兩,一半生一半炒) 棕皮(一兩,燒存性)


上為細末。


每服五錢,酒與童便各半盞,煎七分,溫服無時。


如腸風,不用童便。(腸風不用童便,似有前後之分)


立效散


治婦人血崩不止。


當歸 蓮花心(蓮花心性澀而香,可以通心氣之和,而澀血) 白綿子 紅花 茅花(各一兩)


上銼如豆大,白紙包裹,泥固,火 存性,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服。


必效散


治婦人月經不調,及崩漏不止。


棕皮(燒) 木賊(去節,燒存性,各二兩) 麝香(一錢,另研)


上為末。酒服二錢,空心服。


烏金散


治血崩不止。


棕櫚毛(燒存性,一兩) 龍骨( 過,二錢)


上為細末,研勻。


每三錢,空心好酒調服,二服立止。


香礬散


治血崩。


香附子(醋浸一宿,炒焦存性為末,一兩) 白礬末(二錢)


上研勻。


米飲調,空心服,神效。一方用荷葉調,尤妙。


一方


治婦人血崩不止。


槐花(一兩) 棕毛灰(五錢)


上為末。


水二盞,鹽少許,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一方用陳槐花一兩,百草霜半兩,秤錘燒紅淬酒下一二錢。


一方槐花萼燒灰,溫酒調下二錢匕。


一方槐木耳燒作灰,酒服方寸匕。


止崩雜方


一方 荊芥、(荊芥入肝,清而升舉,乃血中要藥)蓮房各等分,燒灰存性,為細末,空心米飲調下二錢。


一方 荊芥穗,燈火燒焦為末,每服三錢,用童便調下。


一方 葫蘆,去子穰實、荊芥穗,燒存性,米飲調服。(葫蘆未解)


一方 香附子,去毛,炒焦黑存性為末,熱酒調服二錢,不過兩服,立止。


一方 砂仁,新瓦炒黑為末,米飲調服。


一方 益智仁,炒黑為末,鹽米飲調下。


一方 檳榔,燒灰存性,碾末,溫酒調下甚妙。


一方 亂髮,皂角水洗淨為末,空心酒調下二錢。


一方 棕櫚、白礬, 為末,酒調二錢。


一方 棕櫚,燒成性,淡酒調下三錢。


一方 烏梅,燒灰存性為末,烏梅湯調下。


一方 桂心,燒存性為末,米飲或酒調下一二錢。


一方 桃仁,燒灰存性,研細,食前溫酒調下二錢。


一方 五靈脂,炒令煙盡,為末,溫酒調下一錢。


一方 黃牛角 ,用尖,燒為黑灰,微存性,研末調服。


一方 鹿角,燒灰細研,食前溫酒調下二錢。


一方 烏賊魚骨,燒存性為細末,每二錢,煎木賊湯下。


一方 鹽白梅,燒灰存性為末,空心米飲調下。


一方 用夏枯草燒存性為末,米飲調下。


一方 百草霜二錢,狗膽汁拌定,分作二服,當歸酒調下。(用狗膽汁甚奇,然亦陽中陰藥也,同百草霜,必妙必妙)


一方 京墨為末二錢匕,同燒露蜂房為末,三指撮酒調服。


一方 新綿一口,燒研末,空心酒調下,立止。(名一笑散)


一方 蓮蓬,燒灰存性,為細末,酒調下二錢。


一方 棉子花,銅器炒煙盡為末,空心溫酒調下二錢。(棉子暖下元而止血)


一方 用大薊,俗呼為馬茨芥,連根去土勿洗,以瓷石器搗爛,仍入冷水半盞,取汁服之,立止。


千金方


治婦人無故尿血。


龍骨(二兩)


為末。以酒調服方寸匕。


孫真人方


治九竅出血。(九竅一竅,總是理)


荊葉搗取汁,酒和服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45:27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論帶下由勞傷衝任


嚴氏


曰:巢氏《病源》論婦人有三十六疾者,七?、八瘕、九痛、十二帶下也(凡巢氏所論,不可稽者什九,即此言,亦無延醫之法,何可憑也)。


而帶下不顯其證,今人唯知赤白二帶耳,此由勞傷衝任,風冷據於胞絡。


婦人平居,血欲常多,氣欲常少,百疾不生。


或氣倍(倍字作滯字看)於血,氣倍生寒,血不化赤,遂成白帶。


若氣平血少,血少生熱,血不化紅,遂成赤帶。


寒熱交並,則赤白俱下(二句透徹),其脈右手尺浮,浮為陽,陽絕者無子。


若足冷帶下,輕則漏下,甚則崩中,皆心不榮血,肝不藏血所致(宗脈經語)。


其脈寸口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為寒,芤為虛,寒虛相搏,其脈為革,主半產漏下。


又尺寸脈虛者漏血,漏血脈浮者,不可治。


產寶


云:帶下三十六疾者,是十二 、九痛、七害、五傷、三固,謂之三十六疾也(雖分三十六種,總是冷熱微甚所致。故後人只以赤白二 總之)。


十二者,是所下之物,一者如膏,二者如青血,三者如紫汁,四如赤皮,五如膿痂,六如豆汁,七如葵羹,八如凝血,九如清血似水,十如米泔,十一如月浣,十二如經度不應期也。


九痛者,一陰中痛,二陰中淋痛,三小便痛,四寒冷痛,五月來時腹痛,六氣滿來時足痛,七汗出陰中如蟲嚙痛,八脅下皮痛,九腰痛。


七害者,一害食,二害氣,三害冷,四害勞,五害房,六害妊,七害睡。


五傷者,一竅孔痛,二寒冷痛,三小腹痛,四臟不仁,五子門不正引背痛。


三固者,月水閉塞不通,其余二者,文缺不載,而仲景所說,三十六種疾,皆由子臟冷熱勞損,而夾下起於陰內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46:34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論帶下五色因風邪入於胞門


良方


云:婦人帶下,其名有五,因經行產後,風邪入胞門,傳於臟腑而致之。


若傷足厥陰肝經,色如青泥;傷手少陰心經,色如紅津;


傷手太陰肺經,形如白涕;


傷足太陰脾經,黃如爛瓜;


傷足少陰腎經,黑如血。


人有帶脈,橫於腰間,如束帶之狀,病生於此,故名為帶。(胞門、子戶即子宮,俗所謂兒腸也。其傳臟有征,傳腑無症,豈二而一歟。又曰病生於帶,則臟腑之說,似屬空文。蓋以帶脈管束諸經,故總結之,究其治一也)


李氏


曰:平時陰陽過多,及產後亡血下虛,風邪乘虛入於胞絡,宜暖宮丸加薑、附、吳茱萸(心包絡與胞門不同,其曰暖宮,即非包絡,豈胞門與包絡同也),或黃?建中湯去桂加當歸,水煎吞苦楝丸。


白帶兼痛風者,二陳東加蒼、柏、南星、牛膝、川芎。


兼頭風鼻涕者,蒼柏辛芎散。(白帶痛風以上兩方,皆丹溪所定,然專主於濕痰,並無風邪入胞之治,豈前人之言非也,亦補未備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47:37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論帶下屬濕熱冤結不散


保命集


云:赤者熱入小腸,白者熱入大腸,原其本,皆濕熱結於脈,故津液涌溢,是謂赤白帶下。


本不病結,緣五經脈虛,結熱屈滯於帶,故女子臍下痛,陰中綿綿而下也。


經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此指任帶二脈而言,其曰熱入大小腸之論,無據。當從邪入胞門,致傳臟腑,結於帶脈之說為正)。


王注云:任脈自胞上過帶脈,貫於臍上,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


帶脈起於季脅章門,似束帶狀,今濕熱冤結不散,故為病也。


經曰:脾傳之腎,名曰疝瘕。


小腸冤結而痛,出白,一名曰蠱,所以為帶下冤結也。


冤,屈也,屈滯而病熱不散。


先以十棗湯下後,服苦楝丸、大延胡散,調下之,熱去濕除,病自愈矣。


潔古


云:治帶下冤結而痛者,先以十棗湯下之,次服苦楝丸、大延胡索散調之,是先攻後補之法也。(湯見雜病痰飲,大延胡索散,方見產後腹痛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49:01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論帶下痰實宜吐下


子和


云:一婦人病帶下,連綿不絕,白物或來,已三載矣,命予脈之。


診其兩手脈俱滑大而有力,得六七至,常上熱口乾,眩暈,時嘔酢水,予知其實有寒痰在胸中,以瓜蒂散吐出冷痰二三升,皆酢水也,間如黃涎,狀如爛膠。


次以漿粥養其胃氣,又次用導水禹功,以瀉其下,然後以淡劑滲泄之藥,利其水道,不數日而愈。(脈證俱屬實熱,而曰寒痰者,蓋為敗濁之液,既聚成痰,則與本氣不相和,故痰積之久,自成冷物。曰寒痰者,因病患自覺其冷而言,然亦有熱者,不可不明,如酢水酸水也,豈屬寒耶)


息城李左衙之妻,病白帶,如水窈漏中綿綿不絕,臭穢之氣不可近,面黃食減,已三年矣。


諸醫皆云積冷,陽起石、硫黃、薑、附之藥,重重燥補,污水轉多。


戴人斷之曰:此帶濁水,本熱乘太陽經,其寒水不禁固,故如此也。


夫水自高而趨下,宜先絕其上源(腎主秘藏,熱乘之,則堅凝之性失矣!故不能秘藏而帶下,絕其上源之法,妙甚),乃涌痰二三升,次日下污水斗余,行三遍,汗出周身,至明旦,病患云:污已不下矣。


次用寒涼之劑,服及半載,產一男。


丹溪


云:帶與漏俱是胃中痰積流下,滲入膀胱(積痰恐不能滲入膀胱,若言濕熱則可),無人知此,只宜升提,甚者上必用吐,以提其氣,下用二陳東加白朮蒼朮,仍用丸子。


肥人有帶,多是濕痰,用海石、半夏、南星、炒柏、青黛、蒼朮、川芎(方中並無升提法,惟川芎一味為血分升氣之藥)。


瘦人帶病少,如有多是熱,用炒柏、蛤粉、滑石、川芎、青黛、樗皮。(丹溪治帶,與白濁同,是男女之濕熱一也)


羅先生法:或十棗湯,或神佑丸,或玉燭散,皆可用之。


虛者不可峻攻,實者可行。


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51:53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論帶下虛寒宜溫補


李氏


曰:帶下有虛寒帶腥臭者,因小水淋瀝不已(淋漓不已屬虛寒,然亦有虛熱者),或崩中暴下,或產後去血過多,以致陰虧陽竭,榮氣不升,經脈凝澀,衛氣下陷,精氣累滯於下焦,蘊積而成。


白滑如涕,下流腥臭者,黃?建中湯去桂加當歸水煎,吞苦楝丸;


久不止,臍腹引陰冷痛者,東垣固真丸;


虛中有火者,補經固真湯、大烏雞丸常用;


氣虛四君子湯,血虛四物湯,有火加黃柏,有寒加桂附。


寒始因亡血復亡其陽,陽氣虛極,帶下腥臭,多悲不樂(陽虛故悲不樂),桂附湯;


腹痛陰冷者,四物東加桂附,常用酒煮當歸丸、小烏雞丸、琥珀調經丸。


韓氏


曰(飛霞醫案):山妻年三十余,十八胎,九 八夭,會先君松潘難作,賤兄弟皆西奔,妻驚憂過甚,遂昏昏不省人事,口唇舌皆瘡,或至封喉,下部虛脫,白帶如注,如此四十余日,或時少醒,至欲自縊,自悲不能堪。


醫或投涼劑解其上,則下部疾愈甚,或投熱劑,及以湯藥熏蒸其下,則熱暈欲絕。


四弟還,脈之,始知為亡陽證也,大哭曰,宗嗣未立,幾誤殺吾嫂。


急以鹽煮大附子九錢為君(用熱遠熱,此從治也,非具確見者,不能用。惜不言脈),制以薄荷防風,佐以薑桂芎歸之屬,水煎,入井水冷與之,未盡劑,鼾鼻熟睡通宵,覺即能識人。


時止一嗣,子二女,相抱痛哭,疏戚皆悲。


執友趙憲長驚曰,君何術也?


弟曰:方書有之,假對假,真對真爾,上乃假熱,故以假冷之藥從之,下乃真冷,故以真熱之藥反之,斯上下和而病解矣(有產後下瀉,上則口舌喉瘡,醫以理中丸,用紫雪為衣服之,兩病皆愈,亦真對真,假對假之意)。


繼後,主以女金丹,錯綜以二三方,不但去其疾,且調治元氣。


庚午生一子,今應襲也,壬申生一子,去年又患瘧疾十三月,亦主以養元氣,調生氣(元氣是先天真氣,生氣是後天穀氣),待飲食大進,然後劫以毒藥,吐下塊物甚多,投以附子湯三錢而愈。


不責效旦暮間,其用女金丹,即勝金丸也(女金丹能令老婦妊娠,方古蓋載而賦之),得之異人,倍加香附,而視氣血之偏者,又加薑黃條芩,倍川芎之屬,取效甚多。


予念無子者,往往有之。


翻思予得子之難,其苦何如,乃次第錄其方並女金丹以濟人云。(女金丹,即勝金丸,方見求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52:23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論帶久枯涸宜潤補


準繩


云:帶下久而枯涸者濡之。凡大補氣血,皆所以濡之。(血生於氣,故有可兼四君者。)


如以四物湯為末,煉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四十丸,以療年高婦人白帶,良驗,皆潤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54:54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論帶下當以壯脾胃升陽氣為主


薛氏


曰:徐用誠先生云:帶下白屬氣而赤屬血。


東垣先生云:血崩久則亡陽,故白滑之物下流,未必全拘於帶脈,亦有濕痰流注下焦,或腎肝陰淫之濕勝,或因驚恐而木乘土位,濁液下流,或思慕為筋痿。


戴人以六脈滑大有力,用宣導之法,此瀉其實也;


東垣以脈微細沉緊,或洪大而虛,用補陽調經,乃兼責其虛也;


丹溪用海石南星椿根皮之類,乃治其濕痰也(三說各主一見,凡延醫此症,當須辯別,前論五色分屬五臟,而無治法,此以五臟之中,分治法,分虛實,尤見的據)。


竊謂前證皆當壯脾胃,升陽氣為主,佐以各經見證之藥(下數方為此翁家法)。


色青者屬肝,用小柴胡加山梔、防風;


濕熱壅滯,小便赤澀,用龍膽瀉肝湯;


肝血不足,或燥熱風熱,用六味丸。


色赤者屬心,用小柴胡加黃連、山梔、當歸;思慮過傷,用妙香散等藥。


色白者屬肺,用補中益氣加山梔。


色黃者屬脾,用六君子加山梔、柴胡;


不應,用歸脾湯。


色黑者屬腎,用六味丸;


氣血俱虛,八珍湯;


陽氣下陷,補中益氣湯;


濕痰下注,前東加茯苓半夏蒼朮黃柏;


氣虛痰飲下注,四七湯送六味丸。


不可拘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而以燥濕瀉火之藥,輕治之也。


(肥痰瘦火之說,為丹溪先生認病總訣,何嘗教人泥定一方也。


雖不可輕治,而火濕二字,終莫能逃,若以此穩當之言,不可輕則潔古之十棗,子和之汗吐下,太無之神佑、玉燭與小胃丹之類,可輕用之歟?


予不敢為丹溪佞,為欲止今之佞口耳)


一孀婦腹脹脅痛,內熱晡熱,月經不調,肢體酸麻,不時吐痰。


或用清氣化痰,喉間不利,帶下青黃,腹脅膨脹;


又用行氣之劑,胸膈不利,肢體如麻。


此乃鬱怒傷損肝脾,朝用歸脾湯,以解脾郁生脾氣,夕用加味逍遙散,以生肝血清肝火,百余劑而愈。


一婦人久瘧兼帶,發熱口乾體倦,用七味白朮散加麥門五味,大劑煎與恣飲。


再發稍可,乃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十余劑而愈。


一婦人頭暈吐痰,胸滿氣喘,得食稍緩,苦於白帶,二十余年矣,諸藥不應。


此氣虛而痰飲也,痰飲愈而帶自愈,遂朝用六君子湯,夕用六味地黃丸,不月而愈。(立齋得力處,在認症確,未到處,在不言脈,惟以二十余年之痰症,故可用六君以補脾治濕,用六味以治水泛為痰,皆治本而納氣歸原者也,但朝夕反用,又其獨見也)


一婦人耳鳴胸痞,內熱口乾,喉中若有一核,吞吐不利,月經不調,兼之帶下。


予以為肝脾郁結,用歸脾東加半夏、山梔、升麻、柴胡,間以四七湯下白丸子而愈。


一婦人吞酸飽滿,食少便泄,月經不調,服清氣化痰丸,兩膝漸腫,寒熱往來,帶下黃白,面萎體倦。


此脾胃俱虛,濕痰下注。


用補中益氣,倍用參朮加茯苓、半夏、炮薑而愈。


一婦人帶下,四肢無力。


予曰:四肢者土也,此脾胃虛弱,濕痰下注。


以補中益氣、《濟生》歸脾二藥,治之而愈。


一婦人帶下黃白,怒則胸膈不利,飲食少思,或用消導利氣之藥,痰喘胸滿,大便下血。


予曰,此因脾氣虧損,不能攝血歸源。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炮薑,四劑頓減,又用八珍加柴胡、山梔而痊。(以上七案,內五症皆治濕痰,而兼升補者,以立齋名盛,當時非久病,必不延之,故每以升補為效。學立齋者,須得此解,不然徒讀甫書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55:50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論帶久不止當補衛濃脾


李氏


曰:凡崩中下帶,或用升提,如升陽調經湯;或用收澀,如伏龍肝散、白芷散。


然暫止而終不止者,蓋衛司開闔,而為榮血之主,脾胃為血海水液之會,衛氣與胃氣俱虛,則血液無所約制(格理之言),是以古方有用桂枝東加附子以固衛氣者(不善用古方者,每非古方,苟能解之,便自能用),四君子東加草果、丁香、木香,以燥水健脾者;


或用理中東加陳皮、半夏,或單半夏丸用芎歸湯煎下;


或補中益氣湯、平胃散,皆補衛濃脾,使氣血自循故轍,而不專於收澀以劫奪之也。(收澀劫奪,皆是奇兵,用奇合宜,便是正法。此蓋重在正治,然亦有可奇者,不可偏廢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56:36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論帶下濕熱藥用正治從治之異


方氏


曰:婦人赤白帶下,多是怒氣傷肝。


夫肝屬木,脾屬土,肝邪乘脾,木氣克土,則脾受傷而有濕(木鬱不伸,便以生濕),濕而生熱,熱則流通,所以滑濁之物,滲入膀胱,從小便而出也(闌門既能泌別清濁,則滑濁之物,未必皆為滲透入膀胱,而從溺道出也,如絞腸病,豈由膀胱來耶)。


丹溪作濕熱,而用苦寒之藥治之者,是矣。


雖然,古人曾有用辛溫治之而愈者,不知苦寒之藥,正治之法也,辛溫之藥,從治之法也。蓋濕熱怫鬱於內,肚腹疼痛,赤白帶下,非辛溫從治,而能開散之乎?


然濕熱未曾怫鬱,但止赤白帶下,不若用苦寒正治之為當也。(讀此論乃見今古治法不悖,則丹溪之言,亦補先賢未備之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57:31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論帶下雜治法


戴氏


曰:赤白帶下,皆因七情內傷,或下元虛冷,感非一端(元禮為丹溪弟子,而相背如此,自是一種翻案)。

大率下白帶多,間有下赤者,並宜順氣散,吞震靈丹,仍佐艾附丸,或米飲調沙參末;


帶下不止成 羸者,四物東加牡蠣粉半錢,吞固腸丸,多服取效。


有帶疾愈後一二月,或再發,半年一發,先血而後下帶,來不可遏,停蓄未幾,又復傾瀉,此名漏帶,最為難治(漏帶之名始此,亦或升補可愈也)。


下截之血,少腹主之,有因血虛而虛熱陷入小腸,致小便澀痛,色如白泔,或成沙粒,皆不可作淋治,用冷劑,宜以四物湯、五苓飲各半帖,和煎。(燥濕合煎,此元禮獨創,不讀此,便不知用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58:09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論室女帶下


產寶


云:未出女子有三病,何也?


答曰:女子一病者,經水初下,陰中熱,或當風臥,或扇風;


二病者,太衝脈盛,氣盛則內熱,以冷水洗之;


三病者,或見帶下驚怖者。


若三者,一有所受,後必有帶下之證也。(方用神仙聚寶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4 23:58:56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排膿

 

準繩


云:帶下並腸,有敗膿淋漏不已,腥穢殊甚,遂至臍腹更增冷痛,此蓋敗膿血所致,卒無已期。


須以此排膿,用白芷一兩,單葉紅蜀葵根二兩,白芍藥、白礬燒枯各半兩空腹或飯前米飲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膿盡,仍別以補藥佐之。(此方白芷、葵根,排膿散血;白芍生肌;枯礬燥濕;和以蜜蠟,此生肌托裡之治也。脈經曰:婦人腸中有膿,為榮衛相干。血為敗濁,有可下不可下之異,宜參考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6:37 , Processed in 1.70314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