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李】 Anderson,Lea(1959-)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現代舞
人名。
英國現代舞蹈家、編舞家。
生於倫敦,原在「聖.馬汀(St.Martin)藝術學院」學美術。
1981年進入倫敦「拉邦中心」(LabanCentre,London)大學部。
1984年畢業後與貝克(TeresaBaker)成立一個全為女性舞者的「Cholmondeleys舞團」。
除了編舞演出外,她還在「國家劇院」(NationalTheatre)教授動作表現,並參與戲劇製作。
1987年以傑出編舞、表演和教學獲得GLA獎。
同年,再獲得Digital舞蹈獎。
1988年她獲得邦妮.柏德(BonnieBird)編舞獎,之後成立另一個全為男性舞者的「Featherstonehaughs舞團」。
安德森對性別的特徵問題很感興趣,她喜歡把玩並向這些特徵挑戰,從中引發出性別及身體識別等各種不同的表現趣味。
由於她的美術背景,所以她對視覺媒體傳達的訊息非常敏感,從電視、電影、服裝雜誌、廣告和明信片中研究身體動作的表現和流行文化之間的關連,然後把它們轉化為舞蹈的符號和象徵。
她的舞蹈也很注重臉部、眼睛的表現,配上富有象徵性的手語動作和節奏,串連成一組組的舞句,這些舞句可以從個人出發漸漸延伸至群體,然後利用重複的技巧漸漸增加厚度,形成一種暗示族群的肢體語言,讓人印象深刻。
她還愛把複雜的動作空間壓縮成不同的畫面,而服裝的設計也常常和時髦的流行文化相呼應。
重要作品:《姊妹花》(TheCholmondeleySisters,1984)、《尋妮孿生姊妹》(Cholmondeley,1984)、《老套》(TheClichés,1985)、《假期》(TheHoliday,1985)、《Baby,Baby,Baby》(1985)、《龍》(Dragon,1985)、《馬蓮娜港灣》(Marina,1986)、《TeasetheSneeze,1986》、《蒼蠅與烏鴉》(TheFlyandTheCrow,1986)、《FishWreck,1987》、《NoJoy,1987》、《但我們不知道我們說了些什麼》(ButWeDon´tKnowWhatWe´reSaying,1987)、《TheBigDanceNumber,1987》、《田園歌》(Pastorale,1988)、《Clump,1988》、《夜香水》(Parfumdelanuit,1988)、《肉和血》(FleshandBlood,1988)、《旗》(Flag,1989)、《CrossChannel,1992》、《緊身衣、鏡頭、行動》(Tights,Camera,Action,1992)、《生日》(Birthday,1992)、《完美的一刻》(PrefectMoment,1992)、《JesusBabyHeater,1993》、《非常》(Precious,1993)、《TheBends,1994》、《玫瑰花魂》(Spectredelarose,1994)、《等候》(Waitting,1994)、《喬安》(Joan,1994,TV)、《Metalcholica,1994》、《Khovanshina,1994》、《去拉斯維加斯》(GoLasVegas,1995)、《車》(Car,1995)、《六美人》(Lessixbelles,1997)、《身上畫上了已貢.希勒素描的弗雄兄弟》(TheFeatherstonehaughsDrawontheSketchesofEgonSchille,1998)。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