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利傷寒論第四】
論曰傷寒之法,先言表裏,及有緩急,三陽。
表當急,裏當緩,三陰表當緩,裏當急。
又曰脈浮當汗,脈沉當下,脈浮汗急而下緩三陽表也,脈沉下急而汗緩謂三陰裏也。
麻黃湯謂之急,麻黃附子細辛湯謂之緩。
內經云有漬形以為汗,為汗之緩,裏之表也。
又曰在皮者汗而發之,為汗之急,表之表也。
急汗者太陽,緩汗者少陰,是臟腑之輸應也。
假令麻黃附子細辛湯是少陰證,始得發熱脈沉裏和無汗,故漬形以為汗。
假令麻黃湯是太陽證,頭項痛腰脊強,脈浮無汗裏和是也,在皮者汗而發之也。
經曰治主以緩,治客以急,此之謂也。
麻黃湯麻黃(去節五錢),桂枝(三錢),甘草(二錢炙),杏仁(去皮尖炒二十箇)
右咀,都作一服水煎去滓,溫服。
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三部脈俱弦而浮,惡寒裏和謂清便自調也。
麻黃湯內加羌活防風各三錢,謂肝主風是膽經受病,大便秘或泄下赤水無數,皆裏不和也。
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乾善笑,其尺寸脈俱浮而洪,惡寒裏和謂清便自調也。
麻黃湯內加黃芩石膏各三錢,謂主心熱是小腸受病也。
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尺寸脈俱浮而緩,裏和惡寒,麻黃湯內加白朮防己各五錢,謂脾主溼是胃經受病也。
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尺寸脈俱浮而澀,裏和惡寒。
麻黃湯內加桂枝生薑各三錢,謂肺主燥是大腸受病也。
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善恐,其尺寸脈俱浮,裏和惡寒,其麻黃湯內加附子生薑,謂腎主寒是膀胱受病也。
已上各五證皆表之表,謂在皮者,急汗而發之也,皆腑受病。
表之裏者,下之當緩,謂隨臟表證外顯,尺寸脈俱浮而復有裏證,發熱飲水便利赤澀,或泄下赤水,按之內實或痛,麻黃湯去麻黃杏仁,與隨藏元加藥同煎,作五服,每下一證初一服,加大黃半錢,邪盡則止,未盡第二服加大黃一錢,邪未盡第三服加大黃一錢半,如邪未盡又加之,邪盡則止。
此所謂先緩而後急,是表之裏證下之當緩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