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時伏氣外感篇】

 關閉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22:42 | 只看該作者

夏季身痛屬溼,羌、防辛溫宜忌,宜用木防己、蠶砂。


暑熱邪傷,初在氣分,日多不解,漸入血分,反渴不多飲,唇舌絳赤,芩、連、膏、知不應,必用血藥,量佐清氣熱一味足矣。


輕則用青蒿、丹皮、犀角、竹葉心、元參、鮮生地、細生地、木通、淡竹葉,若熱久痞結,瀉心湯選用。


夏月熱久入血,最多蓄血一證,譫語昏狂,看法以小便清長,大便必黑為是,桃核承氣湯為要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23:56 | 只看該作者

瘧多用烏梅,以酸泄木安土之意;


用常山、草果,乃劫其太陰之寒,以常山極走,使二邪不相並之謂;


用人參、生薑,曰露薑飲,一以固元,一以散邪,取通神明去穢惡之義。


總之久瘧氣餒,凡壯膽氣,皆可止瘧,未必真有瘧鬼。


又瘧疾既久,深入血分,或結瘧母,鱉甲煎丸設用煎方,活血通絡可矣。


徐忠可云:幼兒未進穀食者,患瘧久不止,用冰糖濃湯,余試果驗。


痢疾一證,古稱滯下,蓋裏有滯濁而後下也。


但滯在氣,滯在血,冷傷熱傷而滯非一,今人以滯為食,但以消食,並令禁忌飲食而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24:59 | 只看該作者

夫瘧痢皆起夏秋,都因溼熱鬱蒸,以致脾胃水穀不通,溼熱灼氣,血為黏膩,先痛後痢,痢後不爽,若偶食瓜果水寒即病,未必即變為熱,先宜辛溫疏利之劑。


若膿血幾十行,痛後重,初用宣通驅熱,如芩、連、大黃,必加甘草以緩之,非如傷寒糞堅,須用芒硝鹹以耎堅,直走破泄至陰,此不過苦能勝溼,寒以逐熱,足可卻病。


古云,行血則便膿愈,導氣則後重除。


行血涼血,如丹皮、桃仁、延胡、黑楂、歸尾、紅花之屬;


導氣如木香、檳榔、青皮、枳、朴、橘皮之屬,世俗通套,不過如此。


蓋瘧傷於經,猶可延挨,痢關乎臟,誤治必危。


診之大法,先明體質強弱,肌色蒼嫩,更詢起居致病因由;


初病體堅質實,前法可遵;


久病氣餒神衰,雖有腹痛後重,亦宜詳審,不可概以攻積清奪施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25:18 | 只看該作者

噤口不納水穀,下痢都因熱升濁攻,必用大苦如芩、連、石蓮清熱,人參輔胃益氣,熱氣一開,即能進食,藥宜頻頻進二三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25:43 | 只看該作者

小兒熱病最多者,以體屬純陽,六氣著人氣血,皆化為熱也。


飲食不化,蘊蒸於裏,亦從熱化矣。


然有解表已復熱,攻裏熱已復熱,利小便愈後復熱,養陰滋清熱亦不除者,張季明謂元氣無所歸著,陽浮則倏熱矣,六神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26:15 | 只看該作者

秋深初涼,稚年發熱欬嗽,證似春月風溫證,但溫乃漸熱之稱,涼即漸冷之意。


春月為病,猶是冬令固密之餘,秋令感傷,恰值夏月發泄之後,其體質虛實不同。


但溫自上受,燥自上傷,理亦相等,均是肺氣受病。


世人誤認暴感風寒,混投三陽發散,津劫燥甚,喘急告危。


若果暴涼外束,身熱痰嗽,只宜蔥豉湯,或蘇梗、前胡、杏仁、枳、桔之屬,僅一二劑亦可。


更有粗工亦知熱病,與瀉白散加芩、連之屬,不知愈苦助燥,必增他變。

 

當以辛涼甘潤之方,氣燥自平而愈,慎勿用苦燥劫爍胃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26:39 | 只看該作者

秋燥一證,氣分先受,治肺為急,若延綿數十日之久,病必入血分,又非輕浮肺藥可治,須審體質證端,古謂治病當活潑潑地,如盤走珠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27:16 | 只看該作者

沈堯峰云:在天為燥,在地為金,燥亦五氣之一也。


然燥萬物者,莫熯乎火。


故火未有不燥,而燥未有不從火來,溫熱二證論火,即所以論燥也,若非論燥,仲景條內兩渴字從何處得來,且熱病條云口燥渴,明將燥字點出。


喻氏云:古人以燥熱為暑,故用白虎湯主治。


此悟徹之言也,明乎此則溫熱二證火氣兼燥,夫復何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23:30:50 | 只看該作者

發表完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0:17 , Processed in 0.25000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