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5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一貫集雜證謨黃疸述古共五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5 21:4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一貫集雜證謨黃疸述古共五條

 

 

1.<金匱要略>曰: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消穀;緊則為寒,食即為滿。

 

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穀即眩,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穀疸。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

 

腹如水狀不治。

 

心中懊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

 

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小便必難,此欲作穀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夫病酒黃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熱,足下熱,是其證也。

 

酒黃疸者,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者,先吐之,脈沉者,先下之。

 

酒疸,心中熱,欲吐者,吐之愈。

 

師曰:病黃疸,發熱煩喘,胸滿口燥者,以病發時火劫其汗,兩熱所得。

 

然黃家所得,從濕得之,一身盡發熱,面黃,肚熱,熱在裏,當下之。

 

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

 

黃疸之病,當以十八日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劇為難治。

 

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

 

發於陰部,其人必嘔;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穀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穀疸,茵陳蒿湯主之。

 

酒黃疸,心中懊,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

 

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之。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裏實,當下之,宜大黃硝石湯。

 

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

 

噦者,小半夏湯主之。

 

男子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

 

2.韓袛和云:病人三五日,服下藥太過,虛其脾胃,亡其津液,渴飲水漿,脾上為陰濕所加,與邪熱相會發黃,此陰黃也,當以溫藥治之。

 

如兩手脈沉細遲,肢體逆冷,皮膚有粟起,或嘔吐,舌上有胎,遍身發黃,煩躁,欲於泥水中臥,小便赤少,皆陰候也。

 

故陰黃多以熱湯溫之,或湯漬布搭其胸腹,或以湯盛瓢中,坐於臍下熨之。

 

其病愈者,曾治趙顯宗病傷寒至六七日,因服下藥太過致發黃,其脈沉細遲無力,皮膚涼,發躁,欲於泥中臥,喘嘔,小便赤澀,先投茵陳橘皮湯,喘嘔止;次服小茵陳湯半劑,脈微出,不欲於泥中臥;次日又服茵陳附子湯半劑,四肢發熱,小便二三升,當日中大汗而愈。

 

似此治愈者,不一一錄。

 

凡傷寒病黃,每遇太陽或太陰司天之歲,若下之太過,往往變成陰黃。

 

蓋辰戌太陽寒水司天,水來犯土;丑未太陰濕土司天,土氣不足,即脾胃虛弱,亦水來侵犯,多變此證也。

 

3.<略例>云:內傷勞役,飲食失節,中州變寒之病生黃者,非傷寒壞之而得,只用建中,理中,大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陳也。

 

4.劉宗厚曰:按一身盡痛而黃者,濕勝在表也;不痛者,病在裏也;乾燥者,熱勝也,故後證皆有表裏之分。

 

東垣云:傷寒當汗不汗,即生黃,邪在表者,宜急汗之;在表之裏,宜滲利之;在半表裏,宜和解之;在裏者,宜急下之。

 

若以上諸證,及<略例>云男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若黃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除熱必噦,宜小半夏湯,皆不必拘於茵陳也。

 

5.徐東皋曰:疸證服解利之藥,久而不愈,及口淡,怔忡,耳鳴,腳軟,憎寒發熱,小便濁,皆為虛甚,宜四君子湯吞八味丸,不可強服涼藥通利,以致脾氣虛弱,腎水枯涸,必至危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22:49 , Processed in 0.15625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