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一貫集雜證謨痰飲述古論共八條】
●仲景<金匱>曰:夫飲有四,何謂也?
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其人素盛今瘦,水在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
飲後水流在下,欬唾引痛,謂之懸飲。
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痛,謂之溢飲,欬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
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水在脾,少氣身重。
水在肝,下支滿,嚏而痛。
水在腎,心下悸。
夫心有留飲,其人背惡寒如掌大。
留飲者,下痛引缺盆,欬嗽則轉甚。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脈沉者,有留飲。
膈上病痰,滿喘欬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劇,必有伏飲。
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
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
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善虛。
脈偏弦者,飲也。
肺飲不弦,但苦喘氣短。
支飲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陳無擇曰:病人百藥不效,關上脈伏而大者,痰也。
眼皮及眼下如灰煙黑者,痰也。
●<活人書>云:中脘有痰,亦令人憎寒發熱,惡風自汗,胸膈痞滿,有類傷寒者,但頭不痛,項不強為異。
●<原病式>曰:積飲留飲,積蓄而不散也。
水得燥則消散,得濕則不消,以為積飲,土濕主病故也。
大略要分濕熱,寒濕之因。
●張子和曰:凡人病痰證有五:一曰風痰,二曰熱痰,三曰濕痰,四曰酒痰,五曰食痰。
如新暴風痰者,形寒飲冷;熱痰者,火盛制金;濕痰者,停飲不散;酒痰食痰者,飲食過度也。
●王節齋曰:津液者血之餘,行乎脈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濁氣濁,則凝聚而為痰。
痰乃津液之變,如天之露也。
故云痰遍身上下,無處不到,蓋即津液之在周身者。
津液生於脾胃,水穀所成,濁則為痰,故痰生於脾土也。
●薛立齋曰:凡痰火證,有因脾氣不足者,有因脾氣鬱滯者,有因脾肺之氣虧損者,有因腎陰虛不能攝水,泛而為痰者,有因脾氣虛不能攝涎,上溢而似痰者,有因熱而生痰者,有因痰而生熱者,有因風寒暑濕而得者,有因驚而得者,有因氣而得者,有因酒而得者,有因食積而得者,有脾虛不能運化而生者,有胸中痰鬱而似鬼附者,各審其源而治之。
●徐東皋曰:脾胃為倉稟,所以納穀,因脾弱不能運行,致血氣失於滋養,故不周流,氣道壅滯,中焦不能腐穀,遂停滯而為痰為飲。
其變為寒為熱,為喘為欬,為嘔吐,為反胃,為腫滿,為眩暈,為風癇,為噯氣,為吞酸嘈雜,為噎嗝,為怔忡,為疼痛之類,不可盡狀,是皆痰之變病,而其源則出脾濕不流,水穀津液停滯之所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