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2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飲食門論脾胃三方共三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2 22:0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飲食門論脾胃三方共三條

 

 

1.人賴脾胃為養生之本,則在乎健與不健耳。

 

而脾胃三方,如潔古之枳朮丸,東垣之平胃散及補中益氣湯,俱當今之相傳以為準繩者也。

 

夫所謂平胃者,欲平治其不平也。

 

此東垣為胃強邪實者設,故其性味從辛從燥從苦而能消能散,惟有滯有濕有積者宜之。

 

今見方家每以為常服健脾之劑,動輒用之而不察可否,其誤甚矣。

 

2.潔古枳朮丸,以白朮為君,脾得其燥,所以能健。

 

然佐以枳實,其味苦峻,有推墻倒壁之功。

 

此實寓攻于守之劑,惟脾氣不清而滯勝者,正當用之。

 

若脾氣已虛,非所宜也。

 

今人不察,相傳為補脾之藥而朝吞暮餌,或以小兒瘦弱而制令常服,則適足以傷其氣,助其瘦耳,用宜酌也。

 

3.補中益氣湯,乃東垣所獨得之心法。

 

蓋以脾胃屬土,為水穀之海,凡五臟生成惟此是賴者,在賴其發生之氣,運而上行,故由胃達脾,由脾達肺,而生長萬物,滋溉一身,即如天地之土,其氣皆然。

 

凡春夏之土能生能長者,以得陽氣而上升,升則向生也。

 

秋冬之土不生不長者,以得陰氣而下降,降則向死也。

 

今本方以升,柴助升氣,以參,耆,歸,朮助陽氣,此東垣立方之意,誠盡善矣。

 

第肺本象天,脾本象地,地天既交,所以成泰。

 

然不知泰之前猶有臨,臨之前猶有復,此實三陽之元始,故余再制補陰益氣煎,正所以治臨復之氣,庶乎得根本之道而足補東垣之未盡也。

 

又補中益氣湯之用,原為補中扶陽而設,然補陽之義則亦有宜否之辨,用者不可不知,如東垣用此以治勞倦內傷發熱等證,雖曰為助陽有,非發汗也,然實有不散而散之意,故于勞倦感寒,或陽虛痎瘧,及脾氣下陷等證,則最所宜也。

 

若全無表邪寒熱而但有中氣虧甚者,則升,柴之類大非所宜。

 

何也?

 

蓋升,柴之味,皆兼苦寒;升,柴之性,皆專疏散。

 

雖曰升麻入脾胃,柴胡入肝膽,能引清氣上升,然惟有邪者,固可因升而散之。

 

使或無邪,能不因散而愈耗其中氣乎?

 

即曰此湯以補劑為主,而惟借升,柴以引達清氣,不知微虛者猶可出入,大虛者必難假借。

 

當此之時,即純用培補,猶恐不及,而再兼疏泄,安望成功?

 

且凡屬補陽之劑,無不能升,正以陽升也,用其升而不用其散,斯得補陽之大法。

 

此中自有玄機,又奚必升,柴之是賴乎?

 

故寇宗奭極言,五勞七傷之大忌柴胡者,是誠絕類之真見,而李時珍復又非之,余亦何容再辨哉?

 

然理有一定,孰能越之?

 

茲余單揭其要曰:能散者,斷不能聚,能泄者,斷不能補。

 

而勝味之苦寒者,亦斷非扶陽之物。

 

只此便是斷按,而紛紛之議,或可判矣。

 

故于諸證之中,凡其不宜用此者,則有不可不察。

 

如表不固而汗不斂者,不可用;外無表邪而陰虛發熱者,不可用;陽氣無根而格陽,戴陽者,不可用;脾肺虛甚而氣促似喘者,不可用;命門火衰而虛寒泄瀉者,不可用,水虧火亢而吐血?

 

血者,不可用;四肢厥逆而陽虛欲脫者,不可用。

 

總之,元氣虛極者,毫不可泄;陰陽下竭者,毫不可升;真火虧敗者,毫不可用清涼。

 

今人但知補中益氣湯可以補虛,一概尚之,而不知病當緊急,則此時幾微關係,判于一舉指之間,而纖微不可紊誤者,正此類也。

 

余亦安能以筆盡哉?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18:59 , Processed in 0.09472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