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3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七須集傷寒典上論今時皆合病併病二十五】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2 20:4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七須集傷寒典上論今時皆合病併病二十五


余究心傷寒已久,初見合病併病之說,殊有不明,而今始悉之。

夫所謂合病者,乃二陽,三陽同病,病之相合者也。

併病者,如太陽先病不解,又併入陽明,少陽之類也。

觀仲景曰:二陽併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

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

按此云轉屬陽明,則自太陽而來可知也,云太陽病證不罷,則二經皆病可知也。

凡併病者,由淺而深,由此而彼,勢使之必然也。

此合病併病之義,而不知者皆以此為罕見之證,又豈知今時之病,則皆合病併病耳。

何以見之?

蓋自余臨證以來,凡診傷寒,初末見有單經挨次相傳者,亦未見有表證悉罷,止存裏證者,若欲依經如式求證,則未見有如式之病,而方治可相符者,所以令人致疑,愈難下手,是不知合病併病之義耳。

今列其大略如左:合病者,乃兩經三經同病也。

如初起發熱惡寒頭痛者,此太陽之證,而更兼不眠,即太陽陽明合病也;若兼嘔惡,即太陽少陽合病也。

若發熱不眠,嘔惡者,即陽明少陽合病也。

若三者俱全,便是三陽合病。

三陽合病者,其病必甚。

三陽與三陰本無合病,蓋三陽為表,三陰為裏,若表裏同病,即兩感也。

故凡有陰陽俱病者,必以漸相傳而至,皆併病耳,此亦勢所必至,非合病,兩感之謂。

併病與合病不同,合病者,彼此齊病也;併病者,一經先病,然後漸及他經而皆病也。

如太陽先病,發熱頭痛,而後見目痛,鼻乾不眠等證者,此太陽併於陽明也;或後見耳聾痛,嘔而口苦等證者,此太陽併於少陽也;或後見腹滿嗌乾等證者,此太陽併於太陰也;或後見舌乾口燥等證者,此太陽併於少陰也;或後見煩滿囊縮等證者,此太陽併於厥陰也。

若陽明併於三陰者,必鼻乾不眠,而兼三陰之證。

少陽併於三陰者,必耳聾嘔苦,而兼三陰之證。

陰證雖見於裏,而陽證仍留於表,故謂之併。

凡患傷寒,而始終熱有不退者,皆表邪之未解耳,但得正汗一透,則表裏皆愈,豈非陰陽相併之病乎。

今之傷寒率多併病,若明此理,則自有頭緒矣。

治此之法,凡併病在三陽者,自當解三陽之表,如邪在太陽者,當知為陽中之表,治宜輕清;邪在陽明者,當知為陽中之裏,治宜厚重;邪在少陽者,當知為陽中之樞,治宜和解。

此雖解表之大法,然余仍有心法,詳載[新方八略]中。

故或宜溫散,或宜涼散,或宜乎散,或宜補中而散,是又於陰陽交錯之理,有不可不參合而酌用者,皆治表之法也。

至於病入三陰,本為在裏,如太陰為陰中之陽,治宜微溫;少陰為陰中之樞,治宜半溫;厥陰為陰中之陰,治宜大溫,此陰證之治略也。

然病雖在陰,而有兼三陽之併病者,或其邪熱已甚,則自宜清火;或其表尚未解,則仍當散邪,蓋邪自外入,則外為病本,拔去其本,則裏病自無不愈者,此所以解表即能和中也。

若表邪不甚,而裏證為急,又當先救其裏,蓋表裏之氣,本自相關,惟表不解,所以裏病日增,惟裏不和,所以表邪不散,此所以治裏亦能解表也。

但宜表宜裏,或此或彼之間,則自有緩急先後一定不易之道,而非可以疑似出入者,要在乎知病之藪,而獨見其必勝之機耳,此又陰陽併病之治略也

惟是病既在陰,必關於臟,臟氣為人之根本,而死生係之。

故凡診陰證者,必當細察其虛實,而補瀉寒熱,弗至倒施,則今時之治要,莫切乎此矣。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20:43 , Processed in 0.09375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