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5-8 23:56 編輯
【道德經三十七章學習心得】
原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無名之朴,亦將不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老師講課解惑前個人理解如下: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方法普遍的沒有發展、潛力並且沒有非目的。
方法是普遍到不需要深入討論並且是存在多樣性的沒有固定目的性。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
達官貴人群體的領袖如果可以遵循,眾多的、許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以主動的使改變。
有其能力才華者如果可以遵循,眾多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做為主動的改變依據.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使改變並且想要、希望製、做,我以壓制、壓服它用沒有大家都知道的它的質樸。
想改變而且通過佈局來實現,我能比大家熟練應用它是因為知道時間的內在運行規律。
無名之朴,亦將不欲.
沒有大家都知道的它的質樸,也是以非想要、希望。
時間的內在運行規律,不是您想要得到就能得到的。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非想要用停止不動,時間裡以主動的合規矩的、合常理的。
方法不是有固定的模式,時間的運行是符合規律的。
解惑前認為這篇文章是要告訴我們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多種多樣的,有能力者可以根據事物呈現的外觀信息作為改變處事方法的依據。
老師講課解惑後,記錄解惑直譯原文大約如下: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方法反復發生沒有發展沒有非潛力。
方法反復發生沒有發展並非沒有潛力與運用價值是因為不懂而不會運用。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
達官貴人群體的領袖如果可以遵循,眾多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以起源使物體形態改變。
有其能力才華者如果可以遵循,眾多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以起源地方使物體發生變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使物體形態改變並且想要、希望當做,我用壓制這個用沒有指稱形容這個碩大、壯大。
運用這套學術而得到你要的東西與實惠,我沒有辦法用名稱形容它的威力有多大。
無名之朴,亦將不欲.
沒有指稱或形容這個碩大、壯大,又且非想要、希望。
沒有辦法用名稱形容這個學術的威力,不是不想告訴你。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非願望想得到滿足的意念用無聲,時間內裡面以起源的地方修改錯誤。
不是願望得到滿足的想法就運用這套學術,時間裡面以起源的方法修正錯誤的方式而得到願望的需求。
經過解惑後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要告訴我們方法沒有被利用發展不是沒有潛力與運用價值,是因為不懂其規律與法則,正如我們現在說的披著神秘面紗的風水學,從古代到現在,一直都被人們在使用,但是鮮少有人真懂,而懂者鳳毛麟角,是這套學術沒有被利用嗎?
非也,因為大多都是江湖術士打著風水的旗號,在混飯吃而在故弄玄虛借風水之名使用騙人的伎倆。
因為這套學術如文中所說“無名之樸,亦將不欲.”沒有辦法用名稱形容這個學術的威力,不是不想告訴你,是因為無法言表。
於是很多江湖術士便以此作為一個藉口,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你說是玄空派的,我說是三合派的。。。。。。眾說紛紛。
也正是因為披上了神秘的面紗,因此市面上有人樂此不疲的利用這一“漏洞”而造就了今日風水界的亂象。
而在我們周遭經常遇到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難道只是僅僅巧合嗎?
一切問題的發生必有其根源,能洞悉了解天機者必然知道時間運行的規律裡面以起源的方法修正錯誤的方式,才能得到您所需求的東西。
有些人因為偶然的機遇坐落於得炁之度數,青衣換紅衣,但是如果行為方式不改變,還是保持原來固有的行為方式,不思其變,縱然得到好運也只是短暫,好運也會有殆盡之日。
所以老師經常教導我們知識才是力量的源動力其含義在於此,天地人三界之中,人為萬物之靈,腳踏於地,頭頂與天,人之所以是具有高級靈性,在於人可以接受事物外在的訊息分析其規律所在,並由此歸納學習和創造新的知識學問。
李時珍因為修改古代醫書的錯誤而編成了《本草綱目》, 神農氏嘗百草而知道草藥的藥性,伏羲氏仰頭觀察天體的現象,下察地球物理各種不同法則,再看動物世界和地球平面上的各種現象,最後把它歸納成為文化精神的結晶 ——《易經》八卦。
人類的智慧就在於具有思維並且可以將外在的表徵與內在的關係進行歸納總結得出規律。
所以一切的事物特徵都可以返歸於其源,所以文中最後用“天下將自正” 時間裡面以起源的方法修正錯誤的方式而得到願望的需求。
這句話與術龍老師“五術堪輿人生哲理顧問發展大綱”第三點:“脫離生存基本貧窮之因果,在眾生貧窮之因,不離八點因素:01:身處格局不好的居所,02:其根源格局不好所在,03:本身稱呼姓名不好產生,04:本身出生命格關係產生,05:由上述4點產生知識不足之能機會,06:外型關係,07:口才關係,08:資源不足關係,所以必須漸進修正其不足與導正錯誤觀念也。”
老師歸納人類的貧窮其根源於此,由此而擴大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也是一切可以如文章最後所說以起源的方法修正我們錯誤的方式而得到我們所需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