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雜病第三冊諸嘔逆門嘔吐膈氣總論】
嘔吐膈氣總論:
《潔古家珍》,吐證有三,氣、積、寒也。
皆從三焦論之,上焦在胃口,上通於天氣,主內而不出。
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氣,下通地氣,主腐熟水穀。
下焦在臍下,下通於地氣,主出而不納。
是故上焦吐者,皆從於氣。
氣者、天之陽也。
其脈浮而洪。
其症食已暴吐,渴欲飲水,大便燥結,氣上衝胸而發痛。
其治當降氣和中。
中焦吐者,皆從於積,有陰有陽,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
其脈浮而弦。
其證或先痛而後吐,或先吐而後痛。
法當以小毒藥去其積,檳榔、木香和其氣。
下焦吐者,皆從於寒,地道也,其脈大而遲。
其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
治法宜毒藥通其閉塞,溫其寒氣,大便漸通,復以中焦藥和之,不令大腑秘結而自愈也。
《此事難知》,問嘔吐噦,胃所主,各有經乎?答曰:胃者總司也,內有太陽、陽明、少陽三經之別,以其氣血多少,而為聲物有無之不同。
即吐屬太陽,有物無聲,乃血病也。
有食入即吐,食已則吐,食久則吐之別。
嘔屬陽明,有物有聲,氣血俱病也。
仲景云: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下,噦屬少陽,無物有聲,乃氣病也。
(此以乾嘔為噦也。)
醫家大法:食剎則吐為之嘔,生薑半夏湯。
食入則吐為之暴吐,生薑橘皮湯。
食已則吐為之嘔吐,橘皮半夏湯。
食久則吐為之反胃,水煮金花丸。
食再則吐為之翻胃,易老紫沉丸。
旦食不能暮食。
則吐、食不下,脈實而滑,半夏生薑大黃湯下之。
潔古論吐分三焦,其說蓋本於黃帝,所謂氣為上膈,食飲入而遠出為下膈,食時乃反出之。
其上焦食已暴吐者,今世謂之嘔吐也。
中下二焦食久而吐,食再而吐者,今世謂之膈氣反胃也。
分嘔吐、膈氣為二門。
趙以德云:夫陰陽氣血,隨處有定分,獨脾胃得之,則法天地人而三才之道備。
故胃有上、中、下三脘,上脘法天為陽,下脘法地為陰,中脘法氣交之分。
陽清而陰濁,故陽所司者氣,陰所司者血。
然陽中亦有陰,陰中亦有陽,於是上脘氣多血少,則體乾道之變化動也。
下脘血多氣少,則體坤道之資生靜也。
中脘氣血相半,故運上下動靜升降之氣行。
由是物之入胃,各從其類聚。
水飲者,物之清。
穀食者,物之濁。
然清中有濁,濁中有清,故飲之清者,必先上輸於司氣之肺,而後四布為津為液。
清中之濁者,則下輸膀胱為便溺出焉。
食之清者,亦必先淫精於司血之心肝,以養筋骨經脈,更化榮衛,流注百骸。
濁中之濁者,則自下脘變糟粕,傳送下大腸出焉。
若邪在上脘之陽則氣停,氣停則水積,故飲之清濁混亂,則為痰、為飲、為涎、為唾、變而成嘔。
邪在下脘之陰則血滯,血滯則穀不消,故食之清濁不分,而為噎塞、為痞滿、為痛為脹、變而成吐。
邪在中脘之氣交者,盡有二脘之病。
是故嘔從氣病,法天之陽,動而有聲,與飲俱出,猶雷震必雨注也。
吐從血病,法地之陰,靜而無聲,與食俱出,象萬物之吐出於地也。
氣血俱病,法陰陽之氣交,則嘔吐並作,飲食皆出。
然在上脘,非不吐食也,設陽中之陰亦病,則食入即吐,不得納於胃也。
非若中脘之食已而後吐,下脘之食久而方出。
其下脘,非不嘔也,設陰中之陽亦病,則吐與嘔齊作,然嘔少於吐,不若上脘之嘔多於吐也。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AD%89%E6%B2%BB%E6%BA%96%E7%B9%A9/%E9%9B%9C%E7%97%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