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正向行動智商」】
一個人之所以會習慣性地只看見自己的缺點,甚至因此而抑鬱寡歡、自卑退縮,與是否具備正向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密切相關。 整理、撰文 / 謝明彧
一個人之所以會習慣性地只看見自己的缺點,甚至因此而抑鬱寡歡、自卑退縮,與是否具備正向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密切相關。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教授托久?塞欽可瑞(Tojo Thatchenkery)指出,正向思考並非天生具備,而是可以靠後天學習培養的。
他提出「正向行動智商」(Appreciative Intelligence,或譯為賞識力)一詞,並列舉出從挫折現狀中挖掘出正向想法的3個步驟:
1.重新架構:「架構」指的是一個人在看待人事物、脈絡或局面時,所選用的角度或立場。
例如桌上有半杯水,不管你認為是半滿或半空,杯裡的水量其實都一樣,差別只在於你詮釋的方法。
因此,正向行動的第一步就是放下既有的刻板印象或保守成規,改以全新或不同的觀點看事情,進而導引出新結果,也許原本難解的問題,其實早有其他出口,只是你不曾留意或發現。
2.肯定正面價值:找出事物的不同面向或觀點之後,接著還要「選擇、並且判斷該事物確實具有正面價值」,簡單說就是無論如何都盡力讓自己往好的方向想。
例如,在跳蚤市場裡看見一幅看不懂的抽象畫,我們可能會嗤之以鼻;
但如果這幅畫是掛在美術館裡,大多數人就算看不懂,還是會盡可能去找出、甚至肯定其中的美感。
這就是環境所帶給人們的「正面思考」力量。
而成功者不管有意或無意,都能用欣賞、肯定的眼光,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因而能夠發掘別人所遺漏的機會,將缺點變成優點。
3.從現在看未來:調整了心態與眼光,認可事物的正面意義,都是屬於想法的層面,第三個步驟便是將正向思考的結果,化為具體的行動,避免正向思考的過程中斷。
所謂「從現在看未來」,意思便是將「『現在』具生產力的部分和種種可能性」,與「『未來』想要達成的目標」串連起來,並找出方法造成改變。
例如,有閱讀障礙的施瓦布決定專攻幾個擅長科目,其餘應付不來的科目,則透過召集讀書會來彌補,如此便是找出具體可行的方法,來連結現狀和預期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