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九候各候五臟之氣,何因氣口獨主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等氣也。平按:《素問》、《甲乙》主下無氣字。)
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也,六腑之大也。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氣,氣口亦太陰也。
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胃為水穀之海,六腑之長,出五味以養臟腑。血氣衛氣行手太陰脈至於氣口,五臟六腑善惡,皆是衛氣所將而來,會手太陰,見於氣口,故曰變見也。平按:《素問》、《甲乙》大下有源字,五氣作五臟氣。)
故五臟氣入於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穀入於胃,以養五臟,上熏入鼻,藏於心肺,鼻中出入,鼻為肺官,故心肺有病,鼻氣不利也。)
故曰:凡治病者,必察其上下,適其脈候,觀其志意,與其病能。
乃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治。
(療病之要,必須上察人迎,下診寸口,適於脈候。又觀志意有無,無志意者,不可為至。及說療疾,復觀其人病態,能可療以否。若人風寒暑濕為病,乃情系鬼神,斯亦不可與言也。平按:《素問》察其上下作察其下三字,脈下無候字,病下無能字。袁刻能誤作態。《素問》新校正云:「按《太素》作必察其上下,適其脈候,觀其志意,與其病能。」與此正合。又至治《素問》作至德。)
惡於■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治病不許治者,病不必治也,治之無功矣。
(■,仕監反,鈹也。其病非針石不為而惡之者,縱岐黃無所施其功。其病可療而不許療者,縱倉扁不可為其功也。平按:■原抄作鏡,據注應作■,《素問》作針。)
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知終始,五臟為紀,陰陽定矣。
(凡刺之道,其要須窮陰陽氣之終始。人之陰陽氣終始者,必本五臟以為綱紀,以五臟藏神居身,故為陰陽氣之綱紀,即陰陽定矣。)
陰者主藏,陽者主腑,(陰氣主於五臟,在內;陽氣主於六腑,在外也。)
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
(清陽實於四肢,濁陰者走於六腑,故陽受氣於四末也。清陰起於五臟,濁陽者營於四肢,故陰受氣於五臟也。平按:《甲乙》末作肢。)
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故補瀉之道,陰陽之氣,實而來者,迎而瀉之,虛而去者,隨而補之,人能知此隨迎補瀉之要,則陰陽氣和,有疾可愈也。)
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傳之後代,以血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夭殃。
(敬其傳方,令守道去私也。平按:《靈樞》後代作後世。《甲乙》無傳之後代以下六句。)
謹奉天道,請言終始,(言其奉誡,因請五臟終始之紀也。)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
(五臟終始紀者,謂經脈也。欲知經脈為終始者,可持脈口人迎動脈,則知十二經脈終始陰陽之氣有餘不足也。)
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春夏人迎微大寸口,秋冬寸口微大人迎,即應四時也。平按:注兩微字原作後,依前經文應作微。)
上下相應而俱往俱來也,(人迎在結喉兩旁,故為上也。寸口在兩手關上,故為下也。上下雖別,皆因呼吸而動,故俱往來也。往謂陽出,來謂陰入也,往來雖別異,同時而動,故曰俱也。平按:《靈樞》、《甲乙》來上無俱字。)
六經之脈不結動也,(陰陽之脈俱往來者,即三陰三陽經脈動而不結。)
本末之寒溫相守司也,(春夏是陽用事,時溫,人迎為本也。秋冬是陰用事,時寒,脈口為本也。其二脈不來相乘,復共保守其位,故曰相守司也。平按:《靈樞》溫下有之字。《甲乙》作本末相過,無之字。)
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
(形,謂骨肉色狀者也。肉,謂肌膚及血氣□者也。衰勞減等□□好即為相稱也。如前五種皆為善者,為平人。平按:注血氣下原缺一字,上半作四。衰勞,勞字原校作榮。)
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如是則陰陽俱不足。
(脈口,寸口也。寸部有九分之動,尺部有一寸之動。今秋冬寸口反小於人迎,即寸口不稱尺寸也。春夏人迎反小於寸口,即人迎不稱尺寸也。如此勘檢,則知臟腑陰陽二氣俱少也。平按:注勘袁刻誤作甚。)
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
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愈,可飲以至齊。
(夫陽實陰虛,可瀉陽補陰;陰實陽虛,可瀉陰補陽。今陰陽俱虛,補陽,其陰益以竭,瀉陰之虛,陽無所依故陽脫。所以不可得於針石,可以甘善湯液將扶補之,若不已,可至於齊也。平按:《靈樞》、《甲乙》無愈字,齊作劑。注甘善袁刻作甘藥。)
如此者弗灸不已,因而瀉之,則五臟氣壞矣。
(如此二皆是虛,可以湯液補者,日漸方愈,故曰不久不已。若不如此,即用針瀉,必壞五臟之氣也。為不灸於義不順,灸當為久也。)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在手少陽;
(病在足少陽。足少陽病,大於足厥陰一倍,故人迎盛於寸口一倍。一盛而躁,病在於手少陽經也。)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在手太陽;
(躁,手道反,擾也。陽氣漸大,在足太陽。足太陽病,大於足少陰二倍,故人迎盛於寸口二倍也。)
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在手陽明;
(陽氣更盛,在足陽明。足陽明病,大於足太陰三倍,故人迎盛於寸口三倍也。平按:注足太陰,陰字原抄作陽,據上注擬作陰。)
人迎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
(人迎盛至四倍,大而動數,陽氣盈溢在外,格拒陰氣不得出外,故曰外格也。平按:《素問》作四盛以上為格陽。)
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足厥陰盛病大於足少陽一倍,故脈口盛於人迎一倍也。)
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
(足少陰盛病大於足太陽二倍,故脈口盛於人迎二倍也。)
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少陰;
(足太陰盛病大於足陽明三倍,故脈口盛於人迎三倍也。平按:手少陰《靈樞》、《甲乙》均作手太陰,依經文亦應作太,當系傳寫之誤。)
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命曰溢陰,為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
(陰氣四盛於陽,脈口大而且數,陰氣盈溢在內,關閉陽氣不得復入,名曰內關,不可療也。)
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者,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
(脈口,寸口也。陽盛四倍,格而不關,陰盛四倍,關而不格,皆與死期。脈口人迎俱四倍以上,稱曰關格,死之將近,故與短期。此云人迎與太陰脈口,即知手太陰脈無人迎也。平按:關字袁刻均誤作開。)
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人迎一倍大於脈口,即知少陽一倍大於厥陰,故瀉足少陽,補足厥陰,余皆準此也。)
二瀉一補,(其補瀉法,陽盛陰虛,二瀉於陽,一補於陰。陰盛陽虛,一瀉於陰,二補於陽。然則陽盛得二瀉,陽虛得二補,陰盛得一瀉,陰虛得一補,療陽得多,療陰得少,何也?陰氣遲緩,故補瀉在漸;陽氣疾急,故補瀉在頓,倍於療陽也。余放此也。平按:注放此,放字原作故,謹擬作放,袁刻作做。)
日一取之,(一取,一度補瀉也。足太陽盛,足少陰虛,足少陰盛,足太陽虛,此二經者氣血最少,故二日一補瀉也。足少陽盛,足厥陰虛,足厥陰盛,足少陽虛,此二經者血氣次多,故日一補瀉也。足陽明盛,足太陰虛,足太陰盛,足陽明虛,此二經者血氣最富,故日二補瀉,以為例準。厥陰血氣最少,少陰次多,太陰最多。此中少陰二日一取,厥陰一日一取,太陰一日二取,或經錯耳。)
必切而驗之,必須切診人迎脈口,以取驗也。
躁取之上,(人迎躁而上行,皆在手脈,故曰取上。取者,取於此經所發穴也。平按:躁《靈樞》、《甲乙》作疏,下同。)氣和乃止。
(瀉實補虛,令陰陽氣和乃止,亦為例也。)
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而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
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
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
脈口二盛,瀉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
脈口三盛,瀉足太陰而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
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陰主胃,大富於穀氣,故日二取。
(釋此二經多取所由也。平按:太陰主胃《靈樞》作陽明主胃。《甲乙》穀下無氣字。)
人迎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於中,五臟內傷。
如此者,因而灸之,則變易而為他疾矣。
(人迎脈口俱三倍以上,未至四倍,陰陽俱有溺溢,當爾之時,必須以針開瀉通之;若不開者,氣無所行;淫溢反流,內傷五臟,不可灸也。平按:三倍以上《甲乙》作四倍以上,注:《靈樞》作三倍。注當爾,爾字袁刻作診。)
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陰瀉陽,夫瀉陰為易,補陰為難,補陽為易,瀉陽為難,刺法補陰瀉陽,二氣和者,即可停止也。
(平按:注瀉陰,陰字袁刻誤作陽。)
音氣並章,耳目聰明,反此者,血氣不行身中。
(陰陽和者,言音清朗,吐納和暢,故曰並章。七竅開通,所以耳目聰明;反此為逆,故血氣不行也。平按:音氣並章《靈樞》作音氣益彰,《甲乙》作音聲益彰。《靈樞》、《甲乙》無身中二字。注為逆袁刻作者逆。)
所謂氣至而有效者,(針入膚肉,轉而待氣,氣至行補瀉而得驗者,謂有效也。平按:效《甲乙》作效。)
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
(以其有實,所以須瀉,瀉者益虛損實。其實損者,其脈大如故而脈中不堅,即為損實也。若瀉已脈大如故、脈中仍堅者,去針適雖以損稱快,病未除也。平按:快《靈樞》作故。)
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大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
(以其有虛,所以須補,補者補虛益實者也。其得實者,脈大如故而脈中堅,即為得實。若補已脈大如故、脈不中堅,去針適雖快,病未愈也。)
故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
(故補則補虛令實,瀉則瀉實令虛,補瀉未盡其工,去針適雖言瘥,病未除也;若補瀉窮理,其痛雖不隨針去,病必衰去也。平按:針下《甲乙》有減字。)
必先通十二經脈之所生病,而後可得傳於終始矣。
(十二經病所由通之者,知諸邪氣得之初始,亦知萬病所瘥之終,是以可得傳於終始,貽諸後代也。平按:經下《甲乙》無脈字,傳上無得字。)
故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取之其經。
(是故學人須知陰陽虛實不相傾移者,可取十二經脈行補瀉也。平按:傾袁刻誤作頎,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