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卷之十三●痢門(附論)】 夫痢者,古云滯下,今為痢疾。
《脈經》云:腸 下膿血,脈沉小留連者生,數實且大有熱者死。
又腸 筋攣,其脈小細,安靜者生,浮大緊者死。
嚴氏云:下痢之脈,微小者生,洪者難治,腸 下膿血者脈宜滑大,若弦急者死。
仲景分治之法,下痢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下痢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至,反微喘者死。
下痢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
設脈緊為未解,下痢脈數而渴者令自愈。
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病機要云: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
膿血稠黏,以重劑竭之;
身冷自汗,以藥溫之;
風邪內縮宜汗之;
溏為痢當溫之。
又云:在外發之,在裡下之,在上涌之,在下竭之,身表熱內陳之,小便澀分利之。
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至者止之。
《蘭室秘藏》云:假令傷寒,飲食脹滿而傳飧泄者,宜溫熱之劑以消導之;
傷濕熱之物而成膿血者,宜苦寒之劑以內疏之。
風邪下陷者升舉之,濕氣內勝者分利之,裡急者下之,後重者調之,腹痛者和之。
洞泄腸鳴無力,不及拈衣,其脈弦細而弱者,溫之收之; 膿血稠黏,至圊而不能便,其脈洪大而有力者,寒之下之,機要又云:太陰經受濕,而為水泄虛滑,身重微滿,不知穀味,久則防變而為膿血。
脾經傳腎,謂之賊邪,故難愈者,若先痢而後滑,謂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濕之所為也。
陳無擇云:滯下之證,《內經》所載血溢血泄,血便注下,古方則有清膿血,今為痢疾,其實一也。
多由脾胃不和,飲食過度,停積於腸胃,不能克化,又為風寒暑濕之氣所干,故為此疾。
傷熱則赤,傷冷則白,傷風則下清血,傷濕則下如豆汁,冷熱交並,赤白兼下。
治法當通利之藥,疏滌臟腑,嚴氏以巴豆等劑推其積熱,後辨以冷熱風濕之證,用藥調治,熱赤者清之,冷白者溫之,傷風而下清血者則祛逐之,傷濕而下豆汁者分利之,冷熱相並,溫涼以調之,仍須先調胃氣,切不可驟用罌粟訶子之藥,止之澀之,使停滯不泄,多致危殆。
陳無擇又云:古方風停膚腠,下瘀血或下鮮血,濕毒下如豆汁,皆外因之所致。
古方有五泄,因臟氣鬱結,隨其所發,使利膿血,作青黃赤白黑,一一不同,即內因也。
又飲食油膩熱物,酒醴 醢,縱情恣欲,房室致傷精血,腸胃黏溢,久積冷熱,遂成毒痢,皆不內外因。
治之先推其歲運,以平其外,察其郁結,以調其內,審其所傷,以治不內外,條然明白,不致妄投也。
此分三因,而治用藥當以三因內求之。
《大全良方》云:有一方,一家之內,上下傳染,長幼相似,是疫毒痢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