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徐靈胎診脈決死生論】 (時醫開口輒云脈象,便知其慣習欺人小技,而學術必陋。凡醫書論脈愈詳,讀者愈難體會,大抵不肯說實話耳。今讀此論,句句是實話,喜而錄之,並擬韻以便記誦。) 生死於人大矣,而能於兩手方寸之地,微末之動,即能決其生死,何其近於誣也,然古人往往百不失一者何哉。
其大要則以胃氣為本。
蓋人之所以生,本乎飲食,《靈樞》云:「穀入於胃,乃傳之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寸口屬肺金,為百脈之所會,故其來也,有生氣以行乎其間,融和調暢,得中土之精英,此為有胃氣,得者生,失者死,其大較也。
其次則推天運之順逆。
人氣與天氣相應,如春氣屬木脈宜弦,夏氣屬火脈宜洪之類,反是則與天氣不應。
又其氣則審臟氣之生克,如脾病畏弦,木克土也,肺病畏洪,火克金也。
反是則與臟氣無害。
又其次則辨病脈之從違。
病之與脈,各有宜與不宜,如脫血之後,脈宜靜細,而反洪大,則氣亦外脫矣。
寒熱之證,脈宜洪數,而反細弱,則真元將陷矣。
至於真臟之脈,乃因胃氣已絕,不營五臟。
所以何臟有病,則何臟之脈獨現。
凡此皆《內經》、《難經》等書,言之明白詳盡,學人苟潛心觀玩,洞然易曉,此其可決者也。
至云診脈即可以知何病,又云人之死生,無不能先知,則又非也。
蓋脈之變遷無定,或有卒中之邪,未即通於經絡,而脈一時未變者。
或病輕而不能現於脈者。
或有沉痼之疾,久而與氣血相並,一時難辨其輕重者。
或有依經傳變,流動無常,不可執一時之脈,而定其是非者。
況病之名有萬,而脈之象不過數十種,且一病而數十種之脈無不可見,何能診脈而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測偶中,以此欺人也。
若夫真臟之脈,臨死而終不現者,則何以決之,是必以望、聞、問三者,合而參觀之,亦百不失一矣。
故以脈為可憑,而脈亦有時不足憑。
以脈為不可憑,而又鑿鑿乎其可憑,總在醫者熟讀經學,更深思自得,則無所不驗矣。
若世俗無稽之說,皆不足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