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城集卷四 詩七十四首】
【熙甯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嵩少之間至許昌共得大小詩二十六首】
○洛陽試院樓上新晴五絕縹緲危譙面面山,朝來雲作雨潺潺。
忽然風卷歸何處,百里陰晴反掌間。
嵩少猶藏薄霧中,前山迤邐夕陽紅。
高樓一閉三十日,遙憶岩頭種藥翁。
伊闕遙臨鳳闕前,龍門女幾氣蒼然。
唐朝禦路依稀在,猶想東巡塵暗天。
天壇王屋北侵河,高比嵩丘一倍多。
小有清靈今尚在,俗緣深重奈成魔。
前朝宮闕倚芒山,殿閣層層半嶺間。
猶恐北來岡阜淺,太行東抱故孱顏。
○和頓主簿起見贈二首聲病消磨只古文,諸儒經術鬥紛紜。
不知舊學都無用,猶把新書強欲分。
老病心情愁見敵,少年詞氣動幹雲。
搜賢報國吾何敢,欲補空疏但有勤。
一鎖樓中暗度秋,微官黽勉未能休。
笑談容我聊紓放,文字憑君便去留。
杯酒淋漓已非敵,清詩窈渺更難酬。
東歸猶得聯征騎,同上嵩高望九州。
○將出洛城過廣愛寺見三學演師引觀楊惠之塑寶山朱瑤畫文殊普賢為賦三首寺古依喬木,僧閑正莫年。
為生何寂寞,愛客尚留連。
虛牖羅修竹,空廚響細泉。
坐聽談舊事,遍識洛中賢。
虛室無尋丈,青山有百層。
回峰看不足,危石恐將崩。
聽法來天女,依岩老梵僧。
須彌傳納芥,觀此信還曾。
壁毀丹青在,移來殿廡深。
賦形驚變態,觀佛覺無心。
旌旂翻空色,笙竽含妙音。
風流出吳樣,遺法到如今。
○登封道中三絕•緱山祠飛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連少室孫。
夜靜笙聲兼鶴下,回看惟有故山存。
○登封道中三絕•轘轅道青山欲上疑無路,澗道相縈九十盤。
東望嵩高分草木,回瞻原隰湧波瀾。
○登封道中三絕•少林寺贈頓起一徑喬林下黃葉,三山翠壁繞禪居。
共君將住還歸去,欲問安心知已疏。
〈少林東接少室,北倚石城,南臨鳳凰山。
鳳凰山上有初祖庵,二祖問法於此。
〉○登嵩山十首•石徑蒼壁上參天,微徑隨流水。
聱牙石齒亂,紛薄黃葉委。
牽攀不得上,顛僕幾將止。
勉強終此行,更老知難至。
○登嵩山十首•玉女窗岩竇有虛明,曨曨發晴曉。
真人無儔匹,窗下晨妝早。
門開秋雨入,室靜長風掃。
絕跡杳難尋,朱顏未嘗老。
○登嵩山十首•擣衣石玉女雲為衣,飄搖不須搗。
空傳岩下石,夜杵知誰抱。
清泉供浣濯,素月鋪繒縞。
人世迫秋寒,處處砧聲早。
○登嵩山十首•醒心泉上山苦饑渴,中道得寒泉。
舉瓢石竇響,入口煩痾痊。
洑流去不見,落澗聲鏘然。
莫歸複相值,相従下平川。
○登嵩山十首•峰頂寺重重山前峰,上上終非頂。
行登眾嶺徹,始得山門迥。
高風慘多寒,落日側先暝。
卻視向所經,眇如在深井。
○登嵩山十首•登封壇登封事已遙,大碑摧風雨。
靈壇久銷禿,古木中樑柱。
峰巒至此盡,蒼石無寸土。
俯視萬仞高,悲辛但狂顧。
○登嵩山十首•法華岩飛橋走岩居,茅屋今已破。
何年避世僧,此地常獨臥。
秋風高鳥入,夜月寒猿過。
自非心已灰,靜極生悲惰。
○登嵩山十首•將軍柏〈在天封觀,觀即唐避暑宮。
〉肅肅避暑宮,石殿秋日冷。
凜然中庭柏,氣壓千夫整。
風聲答萬壑,雲色通諸嶺。
材大難為工,甘與蓬蒿屏。
○登嵩山十首•吳道子畫四真君〈在精思觀。
〉浮埃古壁上,蕭然四真人。
矯如雲中鶴,猶若畏四鄰。
坐令世俗士,自慚汙濁身。
勿謂今所無,嵩少多隱淪。
○登嵩山十首•啟母石神夫化黃熊,神母化白石。
嬰兒剖還父,涕泣何暇恤。
爾來三千歲,往事誰複識。
惟有少姨存,相望居二室。
○過韓許州石淙莊〈水中有石曰淙,唐天后朝常燕群臣於此,石刻尚在。
〉飛泉來無窮,發自嵩嶺背。
賓士兩山間,偶與亂石會。
傾流勢摧毀,泥土久崩潰。
堅姿未消釋,截嶭儼相對。
居然受噴潑,雷轉諸壑內。
初喧墮深谷,稍放脫重隘。
跳沫濺霏微,余瀾洶澎湃。
宸遊昔事遠,絕壁遺刻在。
人跡久寂寥,物理爇興廢。
相君厭紛華,築室俯湍瀨。
濯纓離塵垢,洗耳聽天籟。
將追赤松遊,自置青雲外。
道人亦何者,預此事歸計。
猶恐山未深,更種萬株檜。
○過登封閻氏園秋暑尚煩襟,林泉淨客心。
菊殘知節過,荷盡覺池深。
疏柳搖山色,青苔遍竹陰。
猶嫌進官道,轣轆聽車音。
○許州留別頓主簿洛寺相従不出門,繞城空複記名園。
程文堆案晨興早,竹簞連床夜雨喧。
歸路逢僧暫容與,登山無力強扳援。
遙知別後都如夢,賴有君詩一一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