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復】 字元膺,號滄州,呂東萊之後。 其先河東人,後徙婺、徙鄞。
習《尚書》,《周易》,後以母病攻岐扁術,師事鄭禮,受讀一年,延醫效無不神。
治一病,睡則心悸神攝,如處孤壘,而四面受敵兵,達旦目眵眵無所見,耳聵聵無所聞,雖堅臥密室,睫未嘗交也。
診其脈,左關陽浮而虛,察其色,少陽之支外溢於目?。
公曰:此得之膽虛而風,諸醫獨治其心,而不能祛膽之風,非法也。
因投烏梅湯、抱膽丸,熟睡而愈。
治一女孩病嗜臥,面頗赤而身不熱,醫以慢驚治之,兼旬不愈。
公診其脈,左關獨滑而數,他部大小等而和,曰:此女無病,關滑為有積食,意乳母嗜酒,酒後輒乳,故令女醉,非風也。
及詰其內,果然。
遂以枳殼、葛花,日二三服而愈。
治病傷寒,身熱人靜,脈伏而無,舌苔滑而兩顴赤如火,語言不亂。
公曰:此子血為熱搏,氣無可依,必大發斑而後脈出。
及揭其衾,赤斑爛然,即用化斑湯,繼投承氣湯下之。
發斑無脈,長沙未論,公以意消息耳。
治一婦病喘不得臥,氣口盛人迎一倍,厥陰弦動而疾,兩尺俱短而離經,公曰:得之毒藥動血,以致胎死不下,奔迫而上衝,非風寒作喘也。
乃用催生湯倍芎、歸,煮二三盞服之,夜半果下一死胎,喘止。
治一人下利完穀,脈兩尺俱弦長,右關浮於左關一倍,目外?如草滋。
蓋肝風傳脾,因成飧泄,非臟寒所致。
以小續命湯損麻黃加朮,三五服而愈。
治一室女經閉五月,腹大如有孕,公診之,面色乍白乍赤者,鬼也,非有異夢,則鬼靈所憑耳。
乃以桃花煎,下血如豬肝五七枚而愈。
治一人偶搔?中疥,出血如泉不止,公視時已困極無氣可言,脈唯尺部如絲,他部皆無。
乃以四逆東加荊芥、防風,其脈漸出,更服十全大補湯,一劑遂痊。
治因見殺人,驚風入心,疾作奔走,不避水火,或哭或笑,脈上部皆弦滑,左部徑於右。
公曰:乃痰溢膻中,灌於心胞,因驚而風纏五臟耳。
即為涌痰一斗許,徐以驚氣丸服之而愈。
治一人嗜酒善食,忽瘦,前溲如脂,脈兩手三部皆洪數,而左寸尤躁。 公曰:此三陽病,由一水不勝五火,乃移熱於小腸,不癃則淋。
乃以琥珀、滑石、石膏、黃柏之劑清之,繼以龍腦、辰砂末,稗柿蘸食方寸匕即愈。
治因驚恐飧泄彌年,眾皆謂休息痢,治以苦堅辛燥弗效。
公診其脈,雙弦而浮,非飲食勞倦所致,乃驚風也。
以肝主驚,故虛風自甚,困脾而成泄,當平木太過,扶土之不及,其泄自止。
乃用黃?牛肝,和以攻風健脾之劑,服之逾月而愈。
治一婦癃病,小腹痛,眾皆以為瘕聚。
公循其少陰脈,如刀刃之切手,胞門芤而數,知其陰中痛,痛結小腸,膿已成,腫迫於玉泉,當不得前後溲,溲則痛甚。
遂用國老膏,加將軍、血竭、琥珀之類以攻之,膿自小便出而愈。
治一貴客患三陽合病,脈皆長弦,以方涉海為風濤所驚,遂吐血一升許,且脅痛、煩渴、譫語,適是年歲運,左尺當不應,諸醫以為腎絕。
公曰:此天和脈,無憂也。
遂投小柴胡湯,減參加生地,半劑。
後俟其胃實,以承氣湯下之,得利而愈。
治一人傷寒逾月,既下而熱不已,脅及小腹偏左滿,肌肉色不變。
俚醫以為風。
浹四旬其毒循宗筋流入睪丸,赤腫若瓠子。
瘍醫刺潰之,而脅腫痛如故。
公診尺中皆數清而芤,脈數不時則生惡瘡,關內逢芤則內癰作,季脅之腫,癰作腫。
經曰:癰疽不得違時,急下之,慎勿晚。
乃與雲母膏作丸,衣以乳香,而用硝黃煎湯送下,下膿五升,明日再下余膿而愈。
治一婦人病,公切其脈,左寸口弦而芤,余部皆和,病作陰中痛而出血,且少陰對化在玉泉,心或失寧,則玉泉應心痛,痛則動血,而與經水不相干,蓋得之因大驚神攝而血菀。
乃制益榮之劑,再納藥幽隱中,再劑而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