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內傷發熱】
拼音
nèishāngfārè
疾病科屬
內科
疾病概述
內傷發熱是指以內傷為病因,氣血陰精虧虛、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發熱。
臨床上多表現為低熱,但有時也表現為高熱。
此外,有的患者僅自覺發熱或五心煩熱,而體溫并不升高者,亦屬之。
西醫的功能性低熱,癌腫、血液病、結核病、結締組織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內分泌疾病所引起發熱,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發熱,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
診斷要點
1、病史及發病特點: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常反復發作,一般均有情志抑郁,或飲食勞倦,跌仆損傷,積聚包塊,出血,或臟腑陰陽氣血虧損病史。
2、臨床表現:以低熱為多,或僅自覺發熱,發熱時作時止,或發無定時,發熱不惡寒,或感手足心熱,常伴頭暈、神疲、自汗或盜汗、脈細弱無力等癥。
辨證分析
內傷發熱主要由勞倦、飲食、情志、瘀血等因素而引起,其基本病機是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虧虛。
臨床應與外感發熱作鑒別,外感發熱因感受外邪而起,發病較急,病程較短,發熱時常伴有惡寒,一般為持續性發熱,外邪不除則發熱不退,起病初期常有頭痛、鼻塞等表證。
本病臨床證候主要有陰虛、血虛、氣虛、氣郁、血瘀等類型。
前三者屬虛證,后二者為實證或因虛致實、虛實夾雜的證候。
各種證候之間,往往可以互相轉化或兼夾出現。
根據不同情況而以解郁、活血、益氣、養血、滋陰為內傷發熱的基本治法。
辨證論治
陰虛發熱證見潮熱,手足心熱或骨蒸顴紅,心煩盜汗,失眠,咽燥,大便干結。
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清熱。
方藥1、主方:清骨散(王肯堂《證治準繩》)加減處方:銀柴胡、秦艽各12克,鱉甲20克,地骨皮、青蒿各15克,知母10克,生地黃20克,白薇15克,胡黃連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2、中成藥知柏地黃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⑴鱉甲地骨飲(田鳳鳴等《中國奇方全書》)處方:鱉甲15克,地骨皮、青蒿、生地黃、白芍、當歸、知母、淡竹葉、何首烏、黨參各10克,川芎5克。
水煎服。
⑵陰虛發熱方(岳美中驗方)處方:生地黃24克,山萸肉、淮山藥、牡丹皮、澤瀉、茯苓、柴胡、白芍各9克,五味子、肉桂各6克。
水煎服。
血虛發熱證見低熱,頭暈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寧,面色少華,唇甲色淡。
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
方藥1、主方:歸脾湯(嚴用和《濟生方》)加減處方:黃芪、黨參各15克,茯苓、白術、當歸、龍眼肉各12克,酸棗仁12克,遠志6克,木香5克(后下),黃精18克,大棗5枚。
水煎服。
2、中成藥當歸補血丸,每次9克,每日3次。
氣虛發熱證見發熱在勞累后發生或加劇,熱勢或低或高,頭暈乏力,自汗易感冒,氣短懶言,食少便溏。
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益氣健脾,甘溫除熱。
方藥1、主方:補中益氣湯(李杲《脾胃論》)加減處方:黃芪30克,白術12克,陳皮、升麻各6克,柴胡10克,黨參20克,當歸、糯稻根、茯苓各15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
2、中成藥補中益氣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黃芪大棗湯(劉國普驗方)處方:黃芪30~50克,柴胡10克,白薇15克,大棗5枚。
水煎服。
肝郁發熱證見身熱心煩,急躁易怒,胸脅脹痛,喜嘆息,口苦口干。
舌苔黃,脈弦數。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泄熱。
方藥1、主方:丹梔逍遙散(薛己《薛氏醫案》)加減處方:牡丹皮10克,梔子、柴胡、黃芩、茯苓各12克,當歸10克,赤芍、龍膽草各10克,薄荷6克,白薇12克,甘草6克。
水煎服。
2、中成藥丹梔逍遙丸,每次6~8片,每日2次。
3、單方驗方:二丹湯(《中西醫結合雜志》1981.2)處方:丹參30克,牡丹皮、薄荷、生姜各10克,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梔子各15克,甘草5克。
水煎服。
瘀血發熱證見下午或夜晚發熱,口干咽燥,身體常有痛處或腫塊,甚則肌膚甲錯,面色暗黑或萎黃,唇舌青紫或有瘀斑,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方藥1、主方:血府逐瘀湯(王清任《醫林改錯》)加減處方:當歸12克,生地黃15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紅花10克,丹參20克,川芎6克,柴胡、枳殼、白薇各12克,甘草6克。
水煎服。
2、中成藥大黃E蟲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化瘀退熱飲(蒲輔周驗方)處方:當歸尾、赤芍、川芎、西紅花、炒枳殼、柴胡、制沒藥、凈桃仁各4.5克,川牛膝、干地龍各6克,干生地黃9克,桔梗、甘草各3克。
水煎服。
其他療法1、針灸療法⑴針刺大椎、內關、間使等穴,或灸氣海、關元、百會、神厥、足三里等穴。
用于治療氣虛發熱。
⑵針刺期門、行間、三陰交等穴,適用于肝郁發熱的治療。
2、飲食療法⑴地骨皮煲瘦肉:地骨皮30克,豬瘦肉適量,水煎,飲湯食肉。
適用于陰虛發熱。
⑵黃芪大棗煲烏雞:黃芪、黨參各30克,大棗5枚,烏雞肉250克,水煎湯加鹽調味服食。
適用于氣血虛發熱。
3、預防調護⑴及時治療外感發熱及其他疾病,防止久病傷正。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過度操勞。
注意調節飲食,防止用藥失當。
⑵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兼感外邪,飲食宜清淡,富于營養,避免油膩葷腥。
引用:http://big5.wiki8.com/neishangfare_42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