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診脈。視其人大小長短。及性氣緩急。脈之。皆如其人形性則吉。反之者則凶。
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理。短則氣病。數則心煩。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
短而急者病在上。長而緩者病在下。弦而沉者病在內。浮而洪者病在外。滑而微浮病在肺。
脈諸下脈與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可下之。弦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宜溫藥。緊數者。
可發汗。
寸口脈浮大而疾者。名曰陽中之陽。病苦煩滿。身熱。頭痛。腹中熱。
寸口脈沉細者。名曰陽中之陰。病苦悲傷不樂。惡聞人聲。少氣。時時汗出。陰氣不通兩臂不舉。
尺脈沉細。名曰陰中之陰。苦兩脛酸疼。不能久立。陰氣衰。小便余瀝。陰下濕癢。
尺寸脈牢而長。關中無。此為陰乾陽。苦兩脛重。小腹引腰痛。
寸口脈壯大。尺中無。此為陽干陰。苦腰背痛。陰中傷。足脛寒。
尺脈浮而大。為陽干陰。苦小腹痛滿。不能溺。溺即陰中痛。大便亦然。寸口脈緊者中風。風攻頭痛。
夫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初持脈如躁之狀。久久按之細而牢。苦腰腹相引痛。不能食。足脛重。
脈來乍大乍小。乍短乍長。為禍祟。脈來但實者。為心勞。脈來洪大裊裊者。禍祟。寸口脈脈來者。
脈來脈入有積聚。擊痛。脈沉而細。下焦寒。小便數。苦 痛。下重痢。
脈滑而浮散者。有風。脈短而滑者。病酒。脈緊而滑者。吐逆。
脈遲而緩者。脾胃有寒。脈弦而鉤。脅下如刀刺。狀如飛尸。至困而不死。脈沉而遲。腹藏有冷病。脈浮而細滑。傷於寒飲。脈沉而數。其人中水。冬時不治自愈。
脈滑者。陽氣盛。脈微而緊者。有寒。脈澀細而緊者。痹病。脈沉而滑。
為下重。背膂痛。脈短而數。心痛必煩。脈緊而數。寒熱俱發。必當下之乃愈。脈微弱者。
有寒。少氣。脈實緊者。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時時利者。當難治。脈弦而緊。脅下痛。脈大細滑。中有短氣。脈微小者。血氣俱少。脈澀者。少血多氣。脈滑者。多血少氣。脈大者。
氣血俱多。兩手脈前部陽絕者。苦心下寒。口中熱。脈洪大緊急。病在外。苦頭痛。發癰腫。脈細小緊急。病在中。寒疝。瘕積聚。腹中痛。脈浮大。中風。頭重鼻塞。脈微浮。秋吉冬病。脈來疾者為熱。遲者為寒。滑為鬼疰。弦為切痛。脈沉重而直前絕者。病血在腹間。
脈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症。脈沉而急。病傷暑暴發虛熱。脈來中散絕者。病 渴。
脈沉重。前不至寸口。徘徊絕者。病在肌肉遁尸。脈累累如貫珠不前至。有風寒在大腸。伏留不去。脈來累累而止。不至寸口。軟者結熱在小腸膜中。伏留不去。脈微。即陽氣不足。沾熱汗出。
凡無陽即厥。無陰即嘔。陽微不能呼。陰微不能吸。呼吸不足。胸中氣促。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陽邪來。見浮洪。陰邪來。見沉細。
水穀來。見實堅。浮而滑者宿食。洪大傷寒熱病。弦小者寒癖。浮滑之脈速疾者。食不消。脾不磨也。關脈堅而滑者。蛔(音回)蟲也。尺脈沉滑者。寸白蟲也。
三部或至或不至。冷氣在胃中。故令脈不通也。脈緊而急者。為遁尸。脈緊而長過寸口者。
疰病。關脈浮。積熱在胃中。尺脈浮者。客熱在下焦。
諸浮。諸緊。諸弦。諸沉。諸澀。諸滑。若在寸口。膈以上病。若在關上。胃以下病。
若在之所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