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針灸節要】

 關閉 [複製鏈接]
4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5:11 | 只看該作者

九 陰陽井滎木金相生不同


六十四難曰:十變又言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


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


滑氏曰:十二經起於井穴,陰井為木。


故陰井木生陰滎火,陰滎火生陰俞土,陰俞土生陰經金,陰經金生陰合水,陽井為金。


故陽井金生陽滎水,陽滎水生陽俞木,陽俞木生陽經火,陽經火生陽合土。


陰陽皆不同,其意何也。


然是剛柔之事也。


陰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金者,乙之剛也。


陰井乙木者,庚之柔也。


乙為木。


故言陰井木也。


庚為金。


故言陽井金也。


餘皆倣此。


滑氏曰:剛柔者,乙庚之相配也。


十干所以自乙庚而言者。


蓋諸藏府穴,皆始於井,而陰脈之井始於乙木,陽脈之井始於庚金。


故自乙庚而言剛柔之配。


而其餘五行之配,皆倣此也。


丁氏曰:剛柔者,謂陰井木,陽井金,庚金為剛,乙木為柔,陰滎火,陽滎水,壬水為剛,丁火為柔,陰俞土,陽俞木,甲木為剛,己土為柔,陰經金,陽經火,丙火為剛,辛金為柔,陰合水,陽合土,戊土為剛,癸水為柔。


蓋五行之道,相生者母子之義,相剋相制者夫婦之類。


故夫道皆剛,婦道皆柔,自然之理也。


易曰:分陰分陽,迭用柔剛,其是之謂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5:23 | 只看該作者

十 出井入合


六十五難曰:經言所出為井,所入為合,其法奈何?


然所出為井,井者東方春也。


萬物之始生。


故言所出為井也。


所入為合,合者北方冬也。


陽氣入藏,故言所入為合也。


滑氏曰:此以經穴之流注始終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5:37 | 只看該作者

十一 欲刺井當刺滎


七十三難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


刺之奈何?


然諸井者木也。


滎者火也。


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


故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此之謂也。


滑氏曰:諸經之井,皆在手足指梢,肌肉淺薄之處,氣少不足使為補瀉也。


故設當刺井者,只瀉其滎,以井為木,滎為火,火者木之子也。


詳越人此說,專為瀉井者言也。


若當補井,則必補其合。


故引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各有攸當也。


補瀉反則病益篤,而有實實虛虛之患,可不謹哉。


(武按,滑氏謂經意為瀉井而補,補井補合之言,端自瀉南方補北方意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5:55 | 只看該作者

十二 經脈流注


二十三難曰:經脈十二,絡脈十五,何始何窮也?


然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滎於身者也。


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別絡十五,皆因其原,如環無端,轉相灌溉,朝於寸口人迎,以處百病,而決死生也。


滑氏曰:因者隨也。


原者始也。


朝猶朝會之朝,以用也。


因上文經脈之尺度,而推言經絡之行度也。


直行者謂之經,旁出者謂之絡,十二經有十二絡,兼陽絡陰絡脾之大絡,為十五絡也。


謝氏曰:始從中焦者。


蓋謂飲食入口藏于胃,其精微之化,注手太陰陽明,以次相傳,至足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也。


絡脈十五,皆隨十二經脈之所始,轉相灌溉,如環之無端,朝寸口人迎,以之處百病,而決死生也。


寸口人迎,古法以俠喉兩傍動脈為人迎。


至晉王叔和直以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後世宗之,愚謂昔人所以取人迎氣口者。


蓋人迎為足陽明胃經,受穀氣而養五藏者也。


氣口為手太陰肺經,朝百脈而平權衡者也。


○此事難知云:寅手太陰肺,始於中焦,終於大指內廉出其端;


卯手陽明大腸,始於手大指次指之端,終於上俠鼻孔;


辰足陽明胃,始於鼻交頞中,終於入大指間出其端;


已足太陰脾,始於足大指之端,終於注心中;


午手少陰心,始於心中,終於小指之內出其端;


未手太陽小腸,始於小指之端,終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申足太陽膀胱,始於目內眥,終於小指內側出其端;


酉足少陰腎,始於小指之下,終於注胸中;


戌手厥陰心包,始於胸中,終於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亥手少陽三焦,始於小指次指之端,終於目銳眥;


子足少陽膽,始於目銳眥,終於小指次指內出其端,其支者,上入大指歧骨內出其端,貫爪甲出三毛;


丑足厥陰肝,始於大指聚毛之上,終於注肺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6:09 | 只看該作者

十三 奇經八脈


二十七難曰: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何也?


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蹻,有陰蹻,有衝,有督,有任,有帶之脈。


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


故曰奇經八脈也。


滑氏曰: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


奇經八脈,則不拘於十二經。


故曰奇經,奇對正而言,猶兵家之云奇正也。


虞氏曰:奇者奇零之奇,不偶之義。


謂此八脈不係於正經陰陽,無表裡配合,別道奇行。


故曰奇經也。


此八脈者。


督脈督於後,任脈任於前,衝脈為諸陽之海,陰陽維則維絡於身,帶脈束之如帶,陽蹻得之太陽之別,陰蹻本諸少陰之別云: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於經也?


然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然,天雨降下,溝渠溢滿,當此之時,霶沛妄作,聖人不能復圖也。


此絡脈滿溢,諸經不能拘也。


滑氏曰:經絡之行,有常度矣。


奇經八脈則不能相從也。


故以聖人圖設溝渠為譬,以見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而為此奇經也。


然則奇經蓋絡脈之滿溢而為之者歟,或曰此絡脈三字,越人正指奇經而言也。


既不拘於經,直謂之絡脈亦可也。


此篇兩節,舉八脈之名,及所以為奇經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6:22 | 只看該作者

十三 奇經八脈


二十八難曰:其奇經八脈者,既不拘於十二經,皆何起何繼也?


然督脈者。


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喉咽,衝脈起於氣衝,並足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帶脈者,起於季脇,迴身一周,陽蹻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蹻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畜不能環流灌溉諸經也。


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


陰維起於諸陰交也。


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


故聖人不能拘通也。


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


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6:35 | 只看該作者

十三 奇經八脈


滑氏曰:繼,脈經作繫。


○督之為言都也。


為陽脈之海,所以都綱乎陽脈也。


其脈起下極之俞,由會陰歷長強,循脊中行至大椎穴,與手足三陽之脈交會,上至瘖門與陽維會,至百會與太陽交會,下至鼻柱人中與陽明交會。


任脈起於中極之下曲骨穴,任者妊也。


為人生養之本,衝脈起於氣衝穴,至胸中而散,為陰脈之海,內經作並足少陰之經,按衝脈行於幽門通谷而上,皆少陰也。


當從內經,此督任衝三脈,皆起於會陰。


蓋一源而分三歧也。


帶脈起於季脇下一寸八分,回身一周,猶束帶然,陽蹻脈起於足跟中申脈穴,循外踝而行。


陰蹻脈則起於跟中照海穴,循內踝而行,蹻揵也。


以二脈皆起於足。


故取蹻揵超越之義,陽維陰維,維絡於身,為陰陽之綱維也。


陽維所發,別於金門,以陽交為郄,與手足太陽及蹻脈會於臑俞,與手足少陽會於天窌,及會肩井,與足少陽會於陽白,上本神臨泣正營腦空,下至風池,與督會於風府瘂門,此陽維之起於諸陽會也。


陰維之郄曰築賓,與足太陰會於腹哀大橫。


又與足太陰厥陰會於府舍期門,又與任脈會於天突廉泉,此陰維起於諸陰之交也。


溢畜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十二字,當在十二經亦不能拘之之下,則於此無所間,而於彼得相從矣。


其受邪氣畜云云十二字,謝氏則以為於本文上下當有缺文,然脈經無此,疑衍文也。


或云當在三十七難關格不得盡其命而死矣之下,因邪在六府而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6:51 | 只看該作者

十四 十五絡脈


二十六難曰: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餘三絡者,是何等絡也。


然有陽絡,有陰絡,有脾之大絡,陽絡者,陽蹻之絡也。


陰絡者,陰蹻之絡也。


故絡有十五焉。


滑氏曰:直行者謂之經,傍行者謂之絡,經猶江漢之正流,絡則沱潛之支派,每經皆有絡,十二經有十二絡,如手太陰屬肺絡大腸,手陽明屬大腸絡肺之類。


今云絡有十五者,以其有陽蹻之絡,陰蹻之絡,及脾之大絡也。


陽蹻陰蹻,見二十八難,謂之絡者,蓋奇經既不拘於十二經,直謂之絡亦可也。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液三寸,布胸脇,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四明陳氏曰:陽蹻之絡統諸陽絡。


陰蹻之絡能統諸陰絡,脾之大絡,又總統陰陽諸絡,由脾之能溉養五藏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7:05 | 只看該作者

十五 奇經病


二十九難曰:奇經之為病何如?


然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衝之為病,逆氣而裡急,督之為病,脊強而厥,任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經八脈之為病也。


滑氏曰:此言奇經之病也。


陰不能維於陰,則悵然失志,陽不能維於陽,則溶溶不能自收持,陽維行諸陽而主衛,衛為氣,氣居表。


故苦寒熱,陰維行諸陰而主榮,榮為血,血屬心。


故苦心痛,兩蹻脈病,在陽則陽結急,在陰則陰結急,受病者急,不病者自和緩也。


衝脈從關元至咽喉。


故逆氣裡急,督脈行背。


故脊強而厥,任脈起胞門行腹。


故病苦內結,男為七疝,女為瘕聚也。


帶脈回身一周。


故病狀如是,溶溶,無力貌,此各以其經脈所過而言之,自二十七難至此,義實相因,最宜通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7:17 | 只看該作者

十六 十二經以原為俞三焦以俞為原


六十六難曰: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大陵,肝之原出於太衝,脾之原出於太白,腎之原出於太谿,少陰之原出於兌骨,神門穴也膽之原出於丘墟,胃之原出於衝陽,三焦之原出於陽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


滑氏曰:肺之原太淵至腎之原太谿,見靈樞第一篇,其第二篇曰:肺之俞太淵,心之俞大陵,肝之俞太衝,脾之俞太白,腎之俞太谿,膀胱之俞束骨,過於京骨為原,膽之俞臨泣,過於丘墟為原,胃之俞陷谷,過於衝陽為原,三焦之俞中渚,過於陽池為原,小腸之俞後谿,過於腕骨為原,大腸之俞三間,過於合谷為原,蓋五藏陰經,止以俞為原,六府陽經,既有俞,仍別有原。


或曰:靈樞以大陵為心之原,難經亦然,而又別以兌骨為少陰之原,諸家鍼灸書,並以大陵為手厥陰心主之俞,以神門在掌後兌骨之端者,為心經所注之俞,似此不同者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7:31 | 只看該作者

十六 十二經以原為俞三焦以俞為原


按靈樞七十一篇曰:少陰無輸,心不病乎。


歧伯曰:其外經病而藏不病。


故獨取其經於掌後兌骨之端也。


其餘脈出入屈折,其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


又第二篇曰:心出於中衝,溜於勞宮,注於大陵,行於間使,入於曲澤,手少陰也。


(按中衝以下,並手心主經俞,靈樞直指為手少陰,而手少陰經俞,不別載也。


又素問繆刺篇曰:刺手心主少陰兌骨之端各一痏,立已。


又氣穴篇曰:藏俞五十穴,王氏主五藏俞惟有心包經井俞之穴,而亦無心經井俞穴,又七十九難曰:假令心病,瀉手心主俞,補手心主井,詳此前後各經文義,則知手少陰與心主同治也。


十二經皆以俞為原者,何也?


然五藏俞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


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何也?


然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


十二經之根本也。


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號也。


故所止輒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滑氏曰:十二經皆以俞為原者,以十二經之俞皆係於三焦所行氣所留止之處也。


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以臍下腎間動氣,乃人之生命,十二經之根本。


三焦則為原氣之別使,主通行上中下之三氣,經歷於五藏六府也。


通行三氣。


即紀氏所謂下焦稟真元之氣,即原氣也。


上達至於中焦,中焦受水穀精悍之氣,化為榮衛,榮衛之氣與真元之氣通行達於上焦也。


所以原為三焦之尊號,而所止輒為原,猶警蹕所至,稱行在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7:55 | 只看該作者

十六 十二經以原為俞三焦以俞為原


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於是而取之,宜哉,拔萃云:本經原穴無經絡逆從,子母補瀉,凡刺原穴,診見動作來應而內鍼,吸則得氣,無令出鍼,停而久留,氣盡乃出,此拔原之法。


王海藏曰:假令鍼肝經病了,於本經原穴亦鍼一鍼,如補肝經來,亦於本經原穴補一鍼,如瀉肝經來,亦於本經原穴瀉一鍼,如餘經有補瀉畢,倣此例,亦補瀉各經原穴。


凡此十二原,非瀉子補母之法,虛實通用。


故五藏六府有病,皆取其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8:06 | 只看該作者

十六 十二經以原為俞三焦以俞為原


六十七難曰:五藏募皆在陰而俞在陽,何謂也?


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


故令募在陰,俞在陽。


滑氏曰:募與俞,五藏空穴之總名也。


在腹為陰,則謂之募,在背為陽,則為之俞,募猶募結之募,言經氣之聚於此也。


俞史記扁鵲傳作輸,猶委輸之輸,言經氣由此而輸於彼也。


五藏募在腹,肺之募中府二穴,在胸部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陷中,心之募巨闕一穴,在鳩尾下一寸,脾之募章門二穴,在季脇下直臍,肝之募期門二穴,在不容兩旁各一寸五分,腎之募京門二穴,在腰中季脇,本五藏俞在背,行足太陽之經,肺俞在第三椎下,心俞在五椎下,肝俞在九椎下,脾俞在十一椎下,腎俞在十四椎下,皆俠脊兩旁各一寸五分,陰病行陽,陽病行陰者,陰陽經絡,氣相交貫,藏府腹背,氣相通應。


所以陰病有時而行陽,陽病有時而行陰也。


鍼法曰:從陽引陰,從陰引陽。


(按經言行陽行陰,是必然者,而滑注則言有時,似或然也。


似非經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8:21 | 只看該作者

十七 八會刺穴


四十五難曰:經言八會者,何謂也?


然府會太倉,藏會季脇,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鬲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


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


滑氏曰:太倉一名中脘,在臍上四寸,六府取稟於胃。


故為府會,季脇章門穴也。


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為脾之募,五藏取稟於脾。


故為藏會。


足少陽之筋結於膝外廉,陽陵泉也。


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又膽與肝為配,肝者筋之合。


故為筋會。


絕骨一名陽輔,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諸髓皆屬於骨。


故為髓會。


鬲俞在背第七椎下,去脊兩旁各一寸半,足太陽脈氣所發也。


太陽多血,又血乃水之象。


故為血會。


大杼在項後第一椎下,去脊兩旁各一寸,太淵在掌後陷中動脈,即所謂寸口者,脈之大會也。


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即膻中,為氣海者也。


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熱病在內者,各視其所屬而取之會也。


謝氏曰:三焦當作上焦。


四明陳氏曰:髓會絕骨,髓屬於腎,腎主骨,於足少陽無所關,腦為髓海,腦有枕骨穴,則當會枕骨,絕骨誤也。


血會鬲俞,血者心所統,肝所藏,鬲俞在七椎下兩旁,上則心俞,下則肝俞,故為血會,骨會大杼,骨者髓所養,髓自腦下注於大杼,大杼滲入脊心,下貫尾骶,滲諸骨節。


故骨節之氣,皆會於此,亦通。


古益袁氏曰:人能健步,以髓會絕骨也。


肩能任重,以骨會大杼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8:38 | 只看該作者

十八 上工下工治病


七十七難曰: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謂也?


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


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


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


故曰治已病也。


滑氏曰:見肝之病,先實其脾,使邪無所入,治未病也。


是為上工,見肝之病,一心治肝,治已病也。


是為中工,靈樞五十五篇曰:上工刺其未生也。


其次刺未盛者也。


其次刺已衰者也。


下工刺其方襲者也。


與其形之盛者也。


與其病之與脈相逆者也。


故曰方其盛也。


勿敢必毀傷,因其衰也。


事乃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


明 四明 高 武 撰 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8:55 | 只看該作者

卷二上

 

靈素

 

一 用鍼方宜


帝曰:醫之治病也。


一病而治各不同,何也?


歧伯曰:地氣使然也。


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


故其民黑色理疎,其病皆為癰瘍,音羊其治宜砭者,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之盛處也。


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


其民嗜酸而食胕,其民皆緻理而赤色,其病攣痺,其治宜微鍼,故九鍼亦從南方來。


○形樂志苦,病生於內,治之以鍼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9:08 | 只看該作者

二 九鍼式


帝曰:鍼之長短有數乎!


歧伯對曰:一曰鑱鍼,取法巾鍼,頭大末銳,去末寸半,卒銳之長一寸六分;


二曰員鍼,取法於絮鍼,筩音同其身而卵其鋒,鍼如卵形,員其末,長一寸六分;


三曰鍉音低鍼,取法於黍粟之銳,長三寸半。


四曰鋒鍼,取法於絮鍼,筩其身,鋒其末,刃三隅,長一寸六分;


五曰鈹音彼鍼,取法於劍鋒,末如劍,廣二寸半,長四寸;


六曰員利鍼,取法於,鍼大如,且員且銳,微大其末,反小其身,又曰中身微大,長一寸六分;


七曰毫鍼,取法於毫毛,尖如蚊虻喙,長一寸六分;


八曰長鍼,取法於綦鍼,鋒利身薄,長七寸;


九曰大鍼,取法於鋒鍼,尖如挺,其鋒微員鍼形畢矣。


此九鍼之長短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9:23 | 只看該作者

三 九鍼應天地人時以起用


岐伯曰:夫聖人之起天之數也。


一而九之。


故以主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黃鍾數焉,以鍼應數也。


帝曰:以鍼應九數奈何?


歧伯曰:一者天也。


天者陽也。


五藏之應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蓋也。


皮者肺之合也。


人之陽也。


故為之治鍼,必大其頭而銳其末,令無得深入,而陽氣出,二者地也。


人之所以應土者肉也。


故為之治鍼,必筩其身而員其末,令毋得傷肉分,傷則氣得竭,三者人也。


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脈也。


故為之治鍼必大其身而員其末,令可以按末勿陷,以致其氣,令邪氣獨出,四者時也。


時者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為瘤病也。


故為之治鍼,必筩其身而銳其末,令可以瀉熱出血,而痼病竭,五者音也。


音者冬夏之分,分於子午,陰與陽別,寒與熱爭,兩氣相搏,合為癰膿者也。


故為之治鍼必令其末如劍鋒,可以取大膿,六者律也。


律者調陰陽四時而合十二經脈,虛邪客於經絡而為暴痺者也。


故為之治鍼,必令尖如,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七者星也。


星者人之七竅,邪之所客經絡而為痛痺,舍於經絡者也。


故為之治鍼令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氣因之,真邪俱往,出鍼而養者也。


八者風也。


風者人之股肱八節也。


八正之虛風,八風傷人,內舍於骨解腰脊節腠理之間,為深痺也。


故為之治鍼,必長其身,鋒其末,可以深取遠痺,九者野也。


野者人之節解皮膚之間也。


淫邪流溢於身,如風水之狀,而溜不能通於機關大節者也。


故為之治鍼,大如挺,其鋒微員,以取大氣之不能過於關節者也。


○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身形亦應之,鍼有所宜。


故曰九鍼:人皮應天,人肉應地,人脈應人,人筋應時,人聲應音,人陰陽合氣應律,人齒面目應星,人出入氣應風,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


故一鍼皮,二鍼肉,三鍼脈,四鍼筋,五鍼骨,六鍼調陰陽,七鍼應精,八鍼除風,九鍼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此之謂有所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9:36 | 只看該作者

四 九鍼所宜


九鍼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刺熱者用鑱鍼,刺寒者用毫鍼,刺大者用鋒鍼,刺小者用員利鍼,刺癰者用鈹鍼。


○鑱鍼出瀉陽氣,員鍼者揩摩分肉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鍉鍼者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令邪氣勿陷,鋒鍼者以發痼疾,鈹鍼者以取大膿,員利鍼者以取暴氣,毫鍼者靜以徐往,微以久留而養,以取痛痺,長鍼者可以取遠痺,大鍼者以瀉機關之水。


○病在皮膚,取以鑱鍼於病所,膚白勿取,病在分肉間,取以員利鍼於病所,病在脈氣,少當補之者,取之鍉鍼於井滎分輸,病為大膿者,取以鈹鍼,病痺氣暴發者,取以員利鍼,病痺氣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鍼,病在中者,取以長鍼,水腫不能過關節者,取以大鍼。


○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以成膿血者,其惟砭 石鈹鍼之所取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21:59:50 | 只看該作者

五 五刺應五藏


凡刺有五,以應五藏:一曰半刺,半刺者,淺內而疾發鍼,無鍼傷肉,如拔毛狀,以取皮氣,此肺之應也;


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後鍼之,中脈為故,以取經絡之血者,此心之應也;


三曰關刺,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痺,慎無出血,此肝之應也。


或曰淵刺,亦曰豈刺;


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雞足,鍼於分肉之間,以取肌痺,此脾之應也;


五曰輸刺,輸刺者,直入直出,深內之至骨,以取骨痺,此腎之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1:41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