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教育●私塾】 在現代普及的國民教育實施以前,除少數人外,我國傳統的大多數民眾所進的學校,僅有私塾。
由於資料的缺乏,今天我們對於私墊所知不多;
同時因為私墊是由民間自辦,無論形式與內容均少一致性,難以就其制度與課程等方面作一有系統的敘說。
一般而言,三代以前,我國沒有所謂的私墊;
春秋戰國時期,官學廢而私學興,但私人講學多為養士的教育,而非民眾教育的性質。
兩漢經師設帳授徒之風極盛,其中是否有類似後代所謂的私塾,史料缺乏,不敢妄測。
要之,此時私塾或已萌芽,至唐宋以後,乃漸增多。
因為傳統私塾所用的教材,如蒙求為晉李澣撰,千字文為梁周興嗣撰,古公家教在唐已盛行,而三字經為宋王應麟作,百家姓與雜字均成書於宋,都是在此一段期間,先後出現。
元明清三代,私塾乃是民間不以造就人材為目的之教育主流;
一般斗升小民與農村子弟,可以在私塾中,習得一些識字、記帳,以及格言諺語與立身處世等粗淺的知識。
私塾的教學方法,多偏重背誦與記憶,而體罰則是增強學習的主要方法。
私塾多半設在祠堂、廟宇與會館之中;
由一位先生督導三兩個以至二三十個學童,進行朗讀、背誦、習字、作對或吟詩等學習活動。
至於先生(師資)的職位,亦無一定資格的限制,落第的秀才舉人與略識之無者,均可擔任,其待遇甚為菲薄,聘約多以一年為期,亦少保障。
清末變法維新,廢科舉、設學校,私塾驟形衰落;
進入民國,國民教育日漸普及,私塾遂益見凋零;
今天臺灣學齡兒童就學率高逾百分之九十九,私塾已完全絕跡了。
(伍振鷟)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