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中非共和國】 中非共和國位於非洲之心臟地帶,西距大西洋一千五百公里,東南距印度洋二千公里。
東鄰蘇丹,北界查德,南與剛果毗連,西接喀麥隆。
面積六十二萬三千方公里,人口一百九十萬,西元一九六○年八月獨立。
全境為高原地形,高六百至七百公尺。
山脈僅有菲爾提和雅德兩系,前者位於東北部,為該國與喀麥隆之分界。
高原地形分向班基和唐加福下傾,成為高約四百公尺之低地。
氣候屬熱帶氣候,十一月至翌年五月為乾季,六至十月為雨季,雨量由南向北減少。
年均溫攝氏二十六度,最熱月均溫三十一度,最冷月均溫二十一度。
人民以從事農業為主,棉花是主要作物,也是重要輸出品。
糧食作物以小米、高梁和玉米為主,另有咖啡、橡膠、木材、花生和棕櫚。
鑽石、鈾和金礦均有開採,鐵、鋅、銅和錫礦均有蘊藏。
全國舖路長一百八十一公里,許多公路雨季時不能通行,主要公路可由班基通至喀麥隆第一大港口杜阿拉。
目前尚無鐵路,也沒有直接的出海口。
輸出以鑽石、棉花和咖啡為主,輸入以機械、電氣裝配、紡織、礦物產品、車輛、工業化學品、藥品和金屬產品為主。
主要貿易國家包括法國、比利時、美國、以色列、日本、阿爾及利亞、南斯拉夫和孟加拉。
最大都市班基(Bangui)位於烏邦基河南岸,人口十九萬,是該國首都。
(李薰楓)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