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2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適人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3 00:2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適人口

 

OptimumPopulation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最適人口的概念,很早就有東西方學者提出。

 

我國大學章句中:「生之者眾,食之者寡;

 

為之者疾,用之者舒;

 

則財恆足矣。」

 

就是指出國家富強康樂之道,在於生產的人多,不事生產的人少;

 

並且量入為出,那麼財物就永不匱乏了。

 

這種思想隱含最適人口組成的觀念,西方學者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個國家從經濟觀點而言,人口不宜過多,但是從國防觀念來說,人口就必需多。

 

而最適當的人口數,是能使城邦國家的每一個人都能充分發展其潛能。

 

所以,他們主張城邦一方面需有足夠的人口,同時要擁有足夠的領土,以供給生活資源,祇是領土不宜大到使政府無法控制的地步。

 

柏拉圖強調若要達到「至善」的境界,那麼一個城邦需要5040位公民。

 

現代的最適人口理論是集合兩種不同的經濟理論而成。

 

其一是人口增加可擴充市場,促使勞力分工,增加單位勞動力的產量。

 

另一是報酬遞減律。

 

即其他條件不變時,個人的生產力達到某一點後,會逐漸減少。

 

綜合這兩種說法,經濟學家認為勞力與資源的配合應當有一「適當點」,以使每人的生產力達到最高,此時的人口數量即為最適人口。

 

所謂「適當點」並非固定不變,因為資源和技術的質與量隨時在變,要利用實際資料來設定最適人口,也就相當困難。

 

衡量最適人口數的常見指標有很多種。

 

例如,可使平均每人所得達最高的人口數;

 

可使各種生產力達最高的人口數;

 

或可使其他經濟指標,包括生活水準、實質所得、經濟福利或就業率達最高的人口數等。

 

甚至有人將指標擴至整個社會福利、健康水準、出生時的平均餘命、自然資源的保存等因素。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7 04:35 , Processed in 0.09375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