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牒】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譜牒指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譜。
通常稱家譜、族譜。
它的名稱和種類很多,如宗譜、家乘、支譜、世譜、世系錄、通譜、總譜、會譜等。
譜牒起源很早,在原始氏族社會中,以血綠親屬關係結合在一起,成為社會組織的基本聚居單位,即氏族公社。
氏族成員出自一個祖先,他們因為血緣親屬關係,居住在同一地區內,因而出現許多的家族、氏族村落。
每一氏族都有自己的名稱和徽號,其目的在於保存和流傳具有這一名稱、徽號的全體氏族成員的共同世系,以便區別於其他世族。
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確立了王位世襲制。
〔史記.夏本紀〕記述了夏朝世系,自禹至桀14世17帝。
據〔殷虛卜辭綜述〕,商代「表譜刻辭」有干支表、祀譜、家譜。
兩漢時期,編修譜牒之風,頗為盛行。
漢司馬遷以先秦譜牒作為寫作〔史記〕的重要依據。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族望門第為重,鄭樵〔通志.氏族略〕云:「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
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
隋唐時,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度,開始以才選人,推行科舉制度,任官不再以譜牒作為依據,譜牒的作用,漸趨下降。
唐代的譜姓之學,史官撰述的較多,其中又以族姓為主,也有專論家史的。
自宋以後,地方大姓之族譜較之前代,發生重大變化。
官府不再組織修撰譜牒,也不再作為重要檔案文獻鄭重保管(皇族玉牒除外)。
譜牒作為家族檔案,分散保存於地方大姓之祠堂或私人手中。
士大夫及學者,十分重視譜牒,鄭樵〔通志〕十二略,首著〔氏族略〕,對譜牒之學,推源序流,又把譜系細分為帝系、皇族、總譜、韻譜、郡譜、家譜6種。
同時地方名族大姓,盛行修譜之風,形式和內容也有變化和發展。
由於兵燹、火災等原因,元明時期之譜牒,今已不多見。
現存譜牒,以清代,民國為多,約40,000多種。
較為完整的族譜,包括族規、族約、族產、譜系、傳記、族人著述以及人口遷徙、氏族繁衍等,有詳有略,可以彌補正史和方志之不足,故具較大史料價值。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