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目】 Cataloging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編目是針對圖書資料的形體及內容特性,按照一定的規範記載下來,以便讀者認識、辨別並利用所需的圖書資料。
編目的涵義可從記述編目(DescriptiveCataloging)與主題編目(SubjectCataloging)兩方面來闡釋:(一)記述編目:係對資料作形體的分析(PhysicalAnalysis),以描繪資料的形體特性。
記述編目所遵循的規範稱為編目規則,按照國內圖書館的習慣,中文資料的記述編目多採用〔中國編目規則〕:西文資料則以〔英美編目規則第2版〕(Anglo-AmericanCatalogingRules,SecondEdition,簡稱AACR2)為著錄依據。
兩規則均明確規定,記述編目依次記載下列各項:1.題名及著者敘述項(TitleandStatementofResponsiblityArea)2.版本項(EditionArea)3.資料特殊細節項(MaterialorTypeofPublicationSpecificDetailsArea)4.出版項(Publication,Distribution,Etc.,Area)5.稽核項(PhysicalDescriptionArea)6.集叢項(SeriesArea)7.附註項(NoteArea)8.標準號碼碼及其他必要記載項(StandardNumberandTermsofAvailabilityArea)(二)主題編目:係對資料作內容主題的分析(SubjectAnalysis),以決定資料的分類號及標題。
主題編目的主要方法有分類法與標題法,其規範工具為分類表及標題表。
國內圖書館常用的分類法,中文為〔中國圖書分類法〕;
西文為〔杜威十進分類法〕(DeweyDecimalClassification,簡稱DDC)與〔國會圖書館分類法〕(LibraryofCongressClassification,簡稱LCC)兩種。
至於標題表方面,中文有〔中文圖書標題表〕;
西文有〔國會圖書館標題表〕(LibraryofCongressSubjectHeadings,簡稱LCSH)與〔席爾氏標題表〕(SearsListofSubjectHeadings)兩種。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