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3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萊比錫國家圖書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9 02:3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德國萊比錫國家圖書館

 

DeutscheBuchereiinLeipzig,Germany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萊比錫國家圖書館成立於1912年10月3日,由薩克森(Saxony)邦政府、萊比錫市政府、德國出版業公會3個單位協商組成。

 

過去德國各邦國建立之圖書館,因非全國性的,所以藏書都不甚完備。

 

先是在1845年漢諾威(Hannover)的出版家海因(HeinrichWilhelmHahn)發起建立一國家圖書館(Reichsbibliothek)於法蘭克福市,藏書4,600冊,多為德國各地出版商所捐獻。

 

後因政治關係,該館被封閉。

 

直到1912年,國家圖書館,才得以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費支絀,有人建議與萊比錫大學圖書館合併,終經主持館政30年(1924-1955)的HeinrichUhlendahl博士的努力,壽命得以延續。

 

1933-1945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權,逼使該館放棄人文主義,採取國家主義的購書政策,限制國際交流,對外關係幾乎中斷。

 

1944年圖書館甚至停止開放閱覽。

 

第二次大戰結束後,萊比錫畫歸蘇俄軍管區,俄國文化部人員將藏在各地的書籍1,500,000冊,收聚攏來,重新執行任務。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DR,簡稱東德)成立,對國家圖書館頗為重視,增加經費、添造館舍。

 

1962年舉行建館50年慶祝會,邀請20個國家代表參加,共襄盛舉。

 

1972年預算為5,700,000馬克,館員逾500人。

 

1968年東德政府頒布法令,訂定國家圖書館使命為:(一)德國出版品的文獻庫。

 

(二)出版品目錄資訊中心。

 

(三)負責參考服務,包括對民眾開放,為研究及教學館作出貢獻。

 

(四)促進傳統的人文作業。

 

(五)代表國家在國際圖書館界展開活動。

 

國家圖書館的最高行政人員為:正館長、副館長2人、業務部長6人。

 

館設6部:採購、目錄控制、編目、參考、閱覽、書籍及印字博物館(GermanBookandScriptMuseum)。

 

此外有幾個特藏如音樂、輿圖、德國流亡作家文庫、社會主義文庫。

 

行政部門有總務及技術工作室(包括印刷、裝訂、修護、複製等事項),館長直轄下有預算處、人事室、公共服務處、人員訓練所、特種研究資料室。

 

國家圖書館收藏對象為:(一)1913-1945年德國出版書刊。

 

(二)1945年起東、西德國及西柏林新版書刊。

 

(三)世界各國以德文出版書刊。

 

(四)1941年世界各地用其他文字翻譯的德文書,及論述德國的書。

 

(五)1943年開始收集音樂及美術書籍。

 

(六)1959年開始收藏文藝錄音媒體。

 

書的來源為呈繳本(每書2冊),及交換與贈送所得。

 

1962年開始收羅一般圖書館所不藏者,包括小冊子、會議紀錄、戲劇海報及論文小冊。

 

1927年後成立外國圖書部,第二次大戰後與很多國家建立交換關係,於德文以外,重視英文的世界組織之出版物,尤其聯合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國際會議的文件。

 

1991年藏書統計:書籍期刊5,400,000冊、樂書及樂譜220,000件、大學出版品及論文800,000冊、地圖13,500件、微捲140,000捲、電子媒體2,000件、專利商標1,900,000件、古本書(1500年以前印行)757冊、手抄本95冊、其他85,000餘冊。

 

目錄工作隨書籍的增加更為繁複,主要的為:(一)國家書目(GermanNationalBibliography)A、B、C三集,1931年開始。

 

(二)外國出版德文目錄(BibliographyforGermanLanguagePublicationsPublishedinForeignCountries)。

 

(三)德國書籍索引(GermanBookIndex,1941-1950)收書310,000種。

 

(四)翻譯德文書目(BibliographyofTranslationsofGermanLanguagePublications)。

 

(五)外文有關德國書籍目錄(ForeignLanguagePublicationsinGermanica)。

 

(六)德國音樂書目及音樂出版品年刊(AnnualIndexofPrintedMusic&MusicPublications)。

 

(七)德國大學論文目錄(AnnualIndexofCollegePublications)。

 

(八)社會主義史及勞工運動文獻總目。

 

此外還有不定期的特種目錄行世。

 

1965年開始用電子線上作業編製書目。

 

1971年完成大學出版品電腦資料庫(國家目錄SeriesC)。

 

鑒於電腦運用成功,1976年起所有目錄一律採用電子作業。

 

國家圖書館一向指導與扶助其他圖書館編目工作,1937年印行目錄卡片出售給圖書館,每年約2,000,000餘張。

 

1971年成立目錄委員會(CommitteeforBibliography),處理與協調國內圖書館編目事宜。

 

為讀者在圖書館中使用的目錄有3種:(l)字順目錄,(2)主題目錄,(3)出版者目錄。

 

字順目錄包括1931年以來所藏書籍卡片4,100,000餘張,主題目錄為不知著者和書名的讀者按標題追蹤的目錄,如二者落空,則可從出版者的目錄中求之。

 

另一協助讀者解決問題的為參考部,讀者可口頭或書面向館諮詢,館方一一作答,每年約45,000起。

 

東德年滿18歲的公民都有利用圖書館的權利,每年到圖書館借閱書籍者為數30,000人次。

 

急需的資料可於15至20分鐘送到讀者手中。

 

圖書館與萊比錫市的報紙、廣播、電視臺等媒體合作,製作節目,增進市民對各階層的文化生活有較多的了解。

 

也辦理展覽,使觀眾認識館藏的寶物,發揮圖書館社會教育的功能。

 

前面提過萊比錫圖書館有一所印書博物館及流亡作家特藏,茲略予介紹如下:(一)書籍及印字博物館(GermanBookandScriptMuseum)。

 

原是1884年創建有關書籍與字模的小型博物館,聞名於世。

 

其藏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損失頗重。

 

1950年歸併到萊比錫圖書館來,成一獨立部門,收藏有關書籍、抄本的範本、內容論及德國歷史、學術、文化、技術各方面的資料。

 

挑選有代表性者展現給觀眾,不時更換。

 

有一長期展覽,名曰「從古到今的書籍和抄本」(BookandManuscriptfromEarlyTimestothePresent),將印本及抄本書原件或複製品、照片、圖表有系統地作一演變流程,使大眾了解書的歷史和進化,博物館藏有古印本(lncunabula)741冊。

 

1964年在Greiz的德國紙張博物館(GermanPaperMuseum)的收藏也送給國家圖書館。

 

1959年德國售書商業公會所藏有關書籍經營史、書店紀錄、出版者書目等164,200件也捐給圖書館,是以有關書史的資料為任何圖書館所不及。

 

(二)德國流亡作家著作(Exil-Literatur,1933-1945)特藏。

 

自希特勒奪得政權後,屠殺猶太人,逃亡外國者中有不少知識分子及作家,他們仍然對納粹口誅筆伐,寫下很多書籍和論文,萊比錫國家圖書館著手收集,到1972年,此一特藏已有書籍17,758冊,和47國的連續性刊物,都是1933-1945年移民外國的作家、藝術家及學人在國外撰寫的。

 

1965年以來,辦過9次展覽,顯示反法西斯的鬥爭及流亡的苦境。

 

萊比錫國家圖書館對國際交流,非常活躍。

 

1960年加入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為會員,1964年為國際書史研究會(InternationalStudyGroupinHistoryoftheBook)會員。

 

1977年執行東德國際標準期刊號(ISSN)工作,1985又承辦國際標準書號(ISBN)的任務。

 

1990年8月東、西德兩個國家商談統一問題,統一條約中將萊比錫國家國書館與法蘭克福的西德國家圖書館合併為一個國家圖書館,命名為德意志圖書館(DieDeutscheBiliothek),各自照常進行原來的工作,既分工,又合作,成為歐洲大型圖書館之一。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0 05:58 , Processed in 0.07812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