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練習簿】 LibraryWorkbook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圖書館的利用教學採用練習簿的方式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les)的達德莉(MiriamS.Dudly)女士首倡,其原始用意在協助墨裔美國人學得利用圖書館之技能,其作法廣為美國各大學圖書館採用,蔚為風尚。
一本練習簿就是一本學習的冊子,分為數個章節說明圖書館的基本設施與資源,每個章節末附練習題,供學習者實際練習所教之各種設施與資源之用。
學習者必須親自參與與操作方能習得該項使用技能。
通常練習題呈現的方式先用一段簡短的文字引介需用的設施或資源,隨之提出數個問題,針對該項設施或資源之利用而發。
透過練習簿的方式,可以使圖書館初到者快速的獲得目錄區、流通臺、借書辦法、館際合作辦法、洗手間、影印區、參考區、期刊區等基本且重要的資訊。
而且可以循序漸進,逐步深入介紹各種讀者必要認識的利用工具或資源。
其最主要的優點為讀者可以獨立自主,自我控制學習的速度,做好的練習經過負責教學的圖書館員批改,可以立即獲得回饋,並且也促成館員與讀者間適當的溝通時機之體認。
圖書館員相對的減少主導式之教學,變成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效果與時間都相當經濟有效。
練習簿要設計得成功有賴圖書館員之仔細思考、選擇適宜的主題、撰寫內文及出題、編輯、修訂等。
圖書館之環境與資源通常是固定的,而練習運用巧妙之不同有賴練習題之善加變化,因此練習簿的形式不限於一種,可能同時設計有多套,類如題庫方式,以便靈活運用。
對於實施班級教學的學校,採用練習簿的學習方式,可產生個別化教學的妙效。
任何類型的圖書館均可採用練習簿的方式,補充圖書館利用教學。
尤其是學校圖書館更適合使用,圖書館員與任課教師充分的合作,可以使學科之練習融入圖書館基本資源的利用技能,也可以使圖書館練習簿配合各科教學設計,相輔相成,我國目前各級學校尚乏此等練習簿之教學工具,可考慮採行。
練習簿除上述傳統的章節與練習設計方式外,亦有進而演變為需要讀者更積極且循序參與的「學習指引」(StudyGuide),指引中以「問題—導向—問題—導向」的連串方式編排,讀者必須跟隨指示不斷的進行學習。
另一種練習簿的設計方式,則採用編序教學原理,將學習的內容詳細分析成最小的學習片段,並以「一段簡短的文字說明一一個簡短的問題—讀者須立即回答—呈現正確答案—提供立即回饋」的直線式教材編列方式,或以分枝引導式的教材編序方式呈現,學生必須不斷地、積極地針對每一個問題(刺激)予以回應(反應),建立良好學習連鎖關係,如何利用圖書館的學習目標也輕易有效的達成。
以上各種練習簿的設計方式,主要的差別在於教材學習及反應聯結的頻率與方式不同,但均為取代圖書館員直接教學方式的有效方法,亦有稱其為半直接式或印刷資料式的利用教學(Semi-DirectInstruction,InstructionThroughPrintedMaterial)。
透過練習簿不只可以使學生自動學會如何找資料,而且也會應用特定之資料於適當的研究主題上。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