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學圖書館】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逢甲大學圖書館成立於民國50年(1961)創校之時。
以配合教學研究,保存文化遺產及推廣學術為任務;
並有長期發展之計畫,且以一貫方針服務全校師生(1992年,有教職員1,273人,學生18,804人)。
現今圖書館建築,舊館5層樓大廈,乃60年11月落成,設在校區之中心地點;
新館6層樓大廈,於77年6月落成,設計以符合各種業務的需要,對防火、耐震、採光等皆設想週到。
新舊館間以最新穎之玻璃幃幕牆銜接,建築色澤及材料方面特別講究,力求舒適耐用。
全館面積4,000坪,分為自修閱覽區、圖書資料區與視聽資料區。
自修閱覽區有2,500座位;
中西文藏書370,000餘冊,中西日文期刊3,000餘種。
圖書館設館長、副館長,綜理業務,並分設採訪、編目、典藏及閱覽4組,各設主任1人,分別主管相關業務:採訪組負責圖書經費之分配、圖書選擇、訂購、登錄、統計等業務,並擔負圖書資料交換之工作,利用校內出版品與國內外院校及文化機構,資源交流。
編目組負責圖書分類與編目,中日文圖書合編,採賴永祥增訂之〔中國圖書分類法〕,西文圖書採〔杜威十進分類法〕(20版)。
並引進BIBLIOFILE及OCLC光碟書目資料庫系統來協助圖書分編工作。
典藏組負責全校教職員生的圖書借閱;
教職員及研究生借書以15冊為限,借期4週;
大學部學生借書以5冊為限,借期2週。
書庫設有研究小間,供專任教師及研究生申請使用。
閱覽組負責指導學生如何利用圖書館資源,以培養讀者獨立研究的能力,並提供館際互借、影印等服務。
在教學研究上,由於期刊論文日益重要,館內除大量訂購期刊,亦不遺餘力採購期刊之縮影捲片,以補全過期期刊之不足。
另提供光碟資料庫資訊檢索服務,國科會科技網路服務。
為加強學生學習效果,更增設視聽設備、衛星工程設備及各系教學有關之錄影帶、錄音帶等資料。
為配合資訊時代的來臨,在80年10月已開發完成整合性自動化系統,包括採訪管理系統、編目管理系統、流通管理系統、期刊管理系統及參考服務管理系統。
提供讀者正確、迅速、整體的資訊服務,也提升了館內技術服務品質,減輕工作人員負擔。
逢甲大學圖書館盡力供應師生各種研究參考資料,以增進教與學的水準,並滿足教授與學生的研究和求知欲望,且提供休閒性媒體,負起學生的休閒教育,進而陶冶學生健全的品格。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