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線上圖書館電腦中心】 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簡稱OCLC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國際線上圖書館電腦中心(OCLC: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Inc.,以下稱OCLC)為全球最大的書目資訊網路,同時也是一非營利性的圖書館電腦服務與研究機構,它秉持以增進全球知識資訊的廣泛利用及降低圖書館資訊處理之單位成本成長比例為主要的經營目標。
OCLC於1967年由美國俄亥俄大學學會所創立,其創辦人為紀爾格博士(Dr.F.G.Kilgour,為該中心之永久董事),最初名稱為俄亥俄大學圖書館中心(OhioCollegeLibraryCenter,簡稱OCLC),會員為俄州的54所大學院校圖書館。
1977年在經營管理模式上有所變更,同時允許俄州以外的會員圖書館參加,並成立董事會而易名為OCLC公司。
1981年該公司之法定名稱更名為國際線上圖書館電腦中心(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而簡稱仍沿用OCLC)。
它是第一個線上共享的編目網路,創立時僅以俄州為限,但目前已發展成為跨國的國際性書目資訊網路。
截至1994年10月初止,計有61個國家或地區的近20,000個圖書館連線使用OCLC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
其線上聯合目錄(OCLCOnlineUnionCatalog)為全球最大的書目資料庫,書目紀錄已逾31,000,000筆,涵括的資料類型計有圖書、連續性出版品、視聽資料、地圖、檔案/手稿、錄音資料、樂譜及機讀資料檔等;
每年之書目紀錄成長量為2,000,000筆,資料語文則多達370餘檯,其中以英文為最多,約占68%,而中文資料雖僅占1%強,但書目紀錄也有400,000筆之多。
OCLC提供多元化的書目資訊產品與服務,除整合性的圖書館系統(包括線上編目、採訪作業、期刊管理、館際互借與聯合目錄等)服務外,還提供縮影資料維護、線上參考諮詢檢索、回溯資料轉換、館藏發展、電子期刊及電子文件傳遞等多項服務。
OCLC在技術開發方面,乃投資建立開放式X.25分封交換電信網路系統、線上電腦系統及提升產品與服務,希望能達到高品質、高效能與可靠度高的目標,同時將繼續為達到全球數位化的電子圖書館服務目標而努力。
尤其是資訊建立、分送、儲存、檢索及利用等方面的技術變革對圖書館的挑戰與衝擊,將積極進行研究與發展,以促進資訊技術的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自1994年10月起,OCLC獲得美國教育部撥款資助進行「建立網際網路資源目錄」計畫工作,預定1996年3月完成,希望藉由過去書目資訊服務的經驗,為廣大的網路系統用戶建立完整的資源目錄。
屆時全球性的科學、文化及教育等方面的知識與資訊,將會呈現更便捷的服務景況。
而圖書館事業、圖書館服務與利用將是全方位的知識服務。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