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皇家圖書館】 RoyalLibrary,TheNetherlands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1798年荷蘭BatavianRepublic人民參議會將WilliamVofOrange的私人藏書5,000冊,歸諸國有,在海牙成立一所國家圖書館。
原意是供國會議員及政府高官使用,一般人須得國會特許才能讀到。
第一個管理員為CharlesSulpiceFlament,他是一個法國神職人員,在1794年法國大革命時逃亡到荷蘭。
1806-1810年拿破崙的兄弟LouisBonaparte作荷蘭王,圖書館稱皇家圖書館。
國王重視圖書館,予以資助,4年之間,藏書由10,000冊增加到45,000冊。
1807-1808一年間,圖書館又買了幾批私人藏書,皆為中古世紀的印本和抄本,極為名貴,成為圖書館的最愛。
因為書籍增長迅速,空間成為問題。
路易士有意將圖書館搬到阿姆斯特丹(Amsterdam),但於1810年政局混亂而退位,故未實現。
同年7月法國併吞荷蘭,圖書館成為海牙市的財產,改名為大荷蘭圖書館(GreatDutchLibrary)。
在亡國3年中,Flament無法添購新書,唯一要務為設法阻止法國將書籍掠運到巴黎去。
拿破崙垮臺後,Orange皇室復辟,收回所有充公的圖書,恢復皇家圖書館的名稱。
1821年圖書館遷移到在LangeVoorhout的一座18世紀建築裏面,占用很久,將無法容納的舊書及報紙另存在別的地方。
在法國占領期間,官僚階級獨享圖書館的特權被取消,公開給人民大眾入館閱書。
到1837年,書籍還可惜至館外,不過須得內政部長的許可。
1815-1870年間,圖書館購書政策缺乏原則,既無固定經費,只能請求撥款購進私人整批書藏。
加以Flament對科學發展,不感興趣,只鍾情於昂貴的罕傳本子。
繼Flament的館長JanWillemHoltrop(1835-1868),對購書較具系統,但亦偏重古版書,耗費精力和金錢去蒐集與整理這些善本。
當時的內政部長J.R.Thorbecke對圖書館頗為愛好,插手購書政策。
他一方面限制Holtrop玩骨董,另一方面致力於補救館藏弱點,充實現代著作,如政治、經濟和法律等學科。
Holtrop的內弟M.F.A.G.Campbell繼任館長,他雖與刊任作風相似,但改肯之風吹向全國,在1870年代,經濟成長,科技復興,館中經費與人員均有增加,圖書館購書政策亦隨之而變。
科技與醫學書刊的收購慢慢緩了下來,轉向到哲學、神學、語文及美術等方面,正合Thorbecke的意思,使圖書館平均發展。
後來一位館長叫WillemGeertrudesCornelisByvanck,是一歷史學家,沒有圖書館經驗。
正因為對事沒有主見,在轉型時期,反倒將圖書館引領到現代化的途徑,添聘了很多具備大學畢業資格的青年為職員,在館舍附近添蓋房屋,與舊館連接起來,容量多了300,000冊。
還有一座84席座位的閱覽室。
Byvanck的理想超越現實,在他主持之下,編了一部歷史書目13冊,小冊于目錄9冊,抄本書目錄一部分,最後勉強編完8冊荷蘭期刊目錄(1914-1921),唯在他辭職時,卡片式的字順目錄和分類目錄仍未完成。
Byvanck的接班人為PhilippChristiaanMoihuysen(1921-1937),是一合乎專業資格的人,拋棄書本目錄的印行,一心者重日當使用的卡片目錄,在他離開刊,已快完成,使讀者可窺館藏全貌。
Moihuysen還盡力推進全國圖書館的團結與合作,表現國家圖書館的功能,奠定了聯合目錄和國際交換的基礎。
〔書籍聯合目錄〕(CentraleCatalogue)開始於1922年,著錄35,000,000冊書;
〔期刊聯合目錄〕(CentraleCataloguevanPeriodicken)參加的圖書館有250個,收連續性刊物13萬種;
〔學術會議宣讀及座談論文聯合目錄〕(CentraleCataloguevaCongressen)1964年開始。
有了這3種目錄,館中1971年收到書信、電話、電傳的諮詢問題有227,756件,足見其績效之大。
下一任館長為LeendertBlummel(1937-1962)。
正值國家經濟不景氣,國土被德國占領,大戰告終,百廢待興,圖書館經費短絀,Blurnmel艱苦備嘗,發展因之停滯不前。
但他努力掙扎,稍有進步,如學養深厚的館員,仍有增加;
〔期刊聯合目錄續編〕,在1943年開始進行,以增進服務。
1962年CornelisReedijk繼掌館政,經費寬裕,新書增進甚速,古舊書籍得到修理,編目改為電腦作業,1966年成立聯合期刊資訊庫,從連線檢索,讀者可自行得到出版訊息。
因藏書與業務的伸展,房屋即感狹隘,1960年代所建8層樓房,已不敷用,1978年又有擴建計畫。
荷蘭圖書呈繳法,早於1912年頒布,因為執行不力,國家圖書館缺少很多重要國產書刊,還須花錢去購置。
因為書籍不全,國家書目就無法編出。
1970年政府成立一委員會,慎重考慮呈繳本問題,希望與新建築一同解決。
整個藏書中,荷蘭文的書只占全部15%,其他為法、德、英三種文字,其他文字的書則由大學去收購。
到目前(1992)為止,藏書超過1,000,000冊,搖籃本(Incunabul)2,000種,1500-1540年出版的初印本4,000冊;
抄本中有中世紀的本子1,500種,書函100,000件,其他3,000種。
特藏有關於西洋象棋、放鷹捕獵術、造紙術、烹調等類的書,數量為其他圖書館所不及。
皇家圖書館兼管1852年成立的MuseumMeermannoWestreenianum,為收藏家W.H.J.BaronvanWestreenenvanTiellandt所有,所藏包括埃及、希臘、羅馬的貨幣,陶器和其他古物;
書籍也有17,000冊,其中有1,233冊為搖籃本,300種抄本。
1960年Blummel提出一部分組成一小型博物館,顯示書籍也是一種藝術品。
國家圖書館館長也是荷蘭文藝博物館及文獻中心(DutchLiteraryMuseumandDocumentationCentre)的監護人。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