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22:52 編輯
【血症有不必診脈、有必須診脈論】
失血之症有四:從齒失者,曰齒衄;
從鼻失者,曰鼻衄;
從咽失者,曰嘔血;
從喉失者,曰咳血、曰咯血、曰吐血、曰唾血。
失血則一,而輕重攸分。
最輕者齒衄,足陽明胃脈循鼻入上齒,手陽明脈上頸貫頰入下齒,二經熱盛,其循經之血從齒溢出。
血路一通,即無熱,亦時常而來,於體無傷,不必以藥治者也。
稍輕者鼻衄。
凡經之上於頭者皆下通於鼻,少陽之脈上抵頭角,太陽之脈上額交顛,陽明之脈上至額顱。
其血之循於經者,隨氣周流,走而不守,三經為熱所逼,血即從鼻而漏。
以童便引熱下行,茅根清胃降火,其血立止。
至於漏血過多而無休者,則不責之血熱,而責之氣虛。
有形血,一時所不能滋;
幾希之氣,速當挽回,急用參補氣以督血。
經驗方:黃 一兩、秦歸三錢,薑棗引,補氣以攝血,補氣以生血。
雖氣息奄奄,亦可回生。
彼傷寒鼻衄,名曰紅汗,熱隨血解,不必止血,亦不必再發汗;
瘟疫鼻衄,名曰外潰,毒從血減,不必止血,亦不必再議下。
經絡分明,見其症,即可以用其藥也。
稍重者嘔血,即在胃腑矣。
貯積日久,鬱而上嘔,多則盈盆盈碗,聚則成塊成堆。
或一月一嘔,或間月一嘔,或周年一嘔。
未嘔之先,鬱悶難安;
已嘔之後,神清氣爽,但得血路通利,有嘔至耄耋而無傷者。
以恐血阻吸門。
急備方:用紙捻刺鼻中,得嚏則通,登時至斃,方書積案,從未有發明其義者。
蓋胃為五臟六腑之海,血易為之聚,人而飲食煎熬,停留瘀血,結成窠臼,久則相生相養,習以為常,如蟻之有穴,魚之有淵,生生不已。
補之,愈足以滋其黨;
涼之,徒足以塞其路。
輾轉圖維,惟三七、鬱金,以破負固之城;
淮膝、大黃,以開下行之路。
懸擬方:三七、鬱金、牛膝、大黃、歸尾、桃仁、枳實、煉蜜為丸。
掃除而蕩滌之,庶有瘳焉。
常見山居之民,采草藥以治血,遇是症得愈者居多,草藥之性,無非破血之品,有明征矣。
最重者吐血、咳血、咯血、唾血。致病之舋,原不一端;
發病之源,總歸五臟。
臟者,藏也。
所以藏其血以養神、養魂、養魄、養意、養精與志也。
心不主血,則神為之消散,脾不統血,則意為之惝恍,肝肺不歸血,則魂魄為之飄蕩,腎不貯血,則精志為之梏亡。
一滴之血,性命隨之,全憑脈息以決吉凶。
脈而虛弱,火猶未發,歸脾湯。
人參、白朮、茯苓、棗仁、龍眼肉、黃?、秦歸、遠志、木香、炙草、薑棗引、養營湯。
人參、白朮、黃?、炙草、陳皮、肉桂、秦歸、熟地、五味、茯苓、遠志、酒芍、薑棗引,俱能奏效;
脈而洪數則內火熾矣,火愈熾而血愈亡,血愈亡而陰愈虛,故曰陽邪之甚,害必歸陰。
當此之時,寒涼適足以伐五臟之生氣,溫補又足以傷兩腎之真陰,惟以寒滋其陰而養其陽,(同癆傷論),血或歸其位耳。
又有一種,五臟為內寒所侵,血不安位而妄行者,脈虛而遲,非附子、乾薑,不足以祛其寒而溫其經。
經驗方:附片、乾薑、黃、白朮、秦歸、炙草、建元、南棗引,此百中僅見一二者。
至於外寒犯乎五臟,擾血逆上者。
脈浮而緊,惟麻黃人參芍藥湯。
桂枝五分,麻黃、黃、甘草、白芍一錢,人參、麥冬三錢,五味五粒,當歸五分,可以攻其寒而安其血。
此亦血症之常事,甚無足怪。
所以五臟之血,必診脈而後能決也。
綜而計之,譬之軍伍,齒衄、鼻衄,巡哨之士卒也;
嘔血,護衛之士卒也;
咳、吐、咯、唾之血,則守營之士卒也。
巡哨之士卒可失,即護衛之士卒可失,而守營之士卒,斷不可失者也。
經四十載之推求,而血症了解,閱千百人之性命,而血路敢詳。
(司馬劉芹藻,忽患失血,氣喘,脈虛而遲,重用附子、乾薑,黃,立愈。由是留心醫學,講解《靈》、《素》、《難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