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6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貫集雜證謨血證血論治共五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5 21:38: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貫集雜證謨血證血論治共五條

 

 

1.血證,諸家但謂其出於肺,蓋以鼻為肺之竅也,不知鼻為手足陽明之正經,而手足太陽亦皆至鼻。

 

故仲景曰: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者愈。

 

此太陽之也。

 

<原病式>曰:陽熱怫鬱於足陽明而上熱,則血妄行為鼻。

 

此陽明之也。

 

若以愚見言之,則凡鼻之血,必自山根以上,精明之次而來,而精明一穴,乃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蹻五脈之會,此諸經皆能為也。

 

然行於脊背者,無如足太陽為最。

 

行於胸腹者,無如足陽明為最。

 

而尤有其最者,則又惟衝脈為十二經之血海,衝之上俞出足太陽之大杼,衝之下俞會足陽明之氣街,故太陽,陽明之至,而衝脈無不至矣,衝脈之至,則十二經無不至矣。

 

所以之微者,不過一經之近,而之甚者,則甚至數升或至斗許,并通身形色盡脫,又豈特手太陰一經而病至如是耶?

 

臨證者不可不察。

 

2.血之由,內熱者多在陽明經,治當以清降為主。

 

微熱者,宜生地,芍藥,天冬,麥冬,玄參,丹參,或<局方>犀角地黃湯,生地黃飲子,麥門冬散之類主之。

 

熱甚者,宜芩,連,梔,檗,或茜根散,抽薪飲,加減一陰煎;若兼頭痛,口渴者,宜玉女煎,白虎湯之類主之。

 

或陽明熱極,下不通而火壅於上者,宜<拔萃>犀角地黃湯之類,通其下而上自愈。

 

3.血之由外感者,多在太陽經。

 

觀仲景曰: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者,麻黃湯主之。

 

曰傷寒不大便,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

 

若頭痛者必,宜桂枝湯。

 

成無己曰:傷寒者,為邪氣不得發散,壅盛於經,逼迫於血,因致也。

 

麻黃湯,桂枝湯治者,非治也,即是發散經中邪氣耳。

 

按此論治,則凡傷寒因而邪得解者。

 

即所以代汗也,不必治之。

 

若雖見而脈仍浮緊,熱仍不退,是必有未透而表邪之猶未解耳,故仍宜麻黃桂枝等湯。

 

然此二湯乃仲景正傷寒之治法,倘病由溫熱而有未宜於此者。

 

則但於傷寒門擇散劑之宜者用之,或於余新方中諸柴胡飲隨宜用之,自無不可。

 

4.血雖多由火,而惟於陰虛者為尤多,正以勞損傷陰,則水不制火,最能動衝任陰分之血。

 

但察其脈之滑實有力,及素無傷損者,當作火治如前。

 

若脈來洪大無力,或弦,或芤,或細數無神,而素多酒色內傷者,此皆陰虛之證,當專以補陰為主。

 

若有微火者,自當兼而清之,以治其標。

 

若雖見虛熱,而無真確陽證,則但當以甘平之劑溫養真陰,務令陰氣完固,乃可拔本塞源,永無後患,如一陰煎,三陰煎,左歸飲,六味地黃湯之類,皆必用之劑。

 

如兼氣虛者,則五福飲,五陰煎之屬,皆當隨宜用之。

 

5.止法:凡血甚多不能止者,用蒜一頭,搗如泥,作餅如錢大,厚一分許,貼腳心。

 

左貼右,右貼左,兩孔俱出者,左右俱貼,即止。

 

又止歌因九四,止方因九三,鼻蒸法因九五,黑神散和二一一俱可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20:49 , Processed in 0.18751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