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十九明集雜證謨呃逆論證共三條】
•呃逆一證,古無是名,其在<內經>本謂之噦,因其呃呃連聲,故今以呃逆名之,于義亦妥。
觀<內經>治噦之法,以草刺鼻嚏,及氣息引迎大驚之類,是皆治呃之法。
此噦本呃逆,無待辨也。
自孫真人云:遍尋方論無此名,遂以欬逆為噦,因致後世訛傳,乃以欬逆,乾嘔,噫氣之類,互相淆亂,自唐迄今矣。
此名之不可不察,亦不可不正也。
•欬逆之名,原出<內經>,本以欬嗽氣逆者為言。
如<氣交變大論>曰:歲金太過,甚則喘欬逆氣。
此因喘欬,以致氣逆,故云欬逆氣也。
又曰:欬逆甚而血溢。
正以欬逆不止,而血隨氣溢,則病之常也,未聞以呃逆而見血者也。
即如<六元正紀大論>云:金鬱之發,民病欬逆者,亦是此意。
此欬逆之非呃逆,亦甚明矣,而今後世諸公乃悉以噦為欬逆,豈皆未之詳察耶?
及觀丹溪之言,在<纂要>則曰:孫真人誤以噦為欬逆,是謂噦非欬逆也。
在<心法>附錄則曰:欬逆為病,古謂之噦,近謂之呃,此又謂噦即欬逆也。
在<嘔吐門>則又曰:有聲有物,謂之嘔吐,有聲無物謂之噦,此又以乾嘔為噦也。
前後不一,何其自謬若此!
再如海藏,河間諸公,有以噦為乾嘔者,有以欬逆為噫者,總皆謬矣。
蓋嘔即吐之類,但吐而無物者曰嘔,嘔而有物者曰吐,腹脹噯氣者曰噫,逆氣自下而上者亦曰噫,此四者之辨,自有正名,顧可紛紛若是乎?
茲余析而判之曰:噦者,呃逆也,非欬逆也;欬逆者,欬嗽之甚者也,非呃逆也;乾嘔者,無物之吐即嘔也,非噦也;噫者,飽食之息,即噯氣也,非欬逆也。
後人但以此為鑒,則異說之疑,可盡釋矣。
•呃逆證,有傷寒之呃逆,有雜證之呃逆。
其在古人,則悉以虛寒為言。
惟丹溪引<內經>之言曰:諸逆沖上,皆屬於火。
病人見此,似為死證,然亦有實者,不可不知。
余向見此說,疑其與古人相左,不以為然,蓋亦謂此證必屬虛寒,何有實熱?
茲及晚年歷驗,始有定見,乃知丹溪此言為不誣也。
雖其中寒熱虛實,亦有不同,然致呃之由,總由氣逆。
氣逆於下,則直沖於上,無氣則無呃,無陽亦無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氣也。
欲得其象,不見雨中之雷,水中之浡乎?
夫陽為陰蔽,所以為雷,而轟轟不已者,此火為雷之本,而火即氣也。
氣為水覆,所以為浡,而汩汩不已者,此氣為浡之本,而氣即陽也。
然病在氣分,本非一端,而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已,則一日寒呃,二曰熱呃,三曰虛脫之呃。
寒呃可溫可散,寒去則氣自舒也;熱呃可降可清,火靜而氣自平也;惟虛脫之呃,則諴危殆之證,其或免者亦萬幸矣。
凡諸治法,當辨如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