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1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十九明集雜證謨喘促實喘證治共七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2 22:22: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十九明集雜證謨喘促實喘證治共七條

 

 

1.實喘之證,以邪實在肺也。

 

肺之實邪,非風寒則火邪耳。

 

蓋風寒之邪,必受自皮毛,所以入肺而為喘。

 

火之熾盛,金必受傷,故亦以病肺而為喘。

 

治風寒之實喘,宜以溫散;治火熱之實喘,治以寒涼。

 

又有痰喘之說,前人皆曰治痰,不知痰豈能喘,而必有所以生痰者,此當求其本而治之。

 

2.凡風寒外感,邪實於肺,而欬喘并行者,宜六安煎加細辛或蘇葉主之。

 

若冬月風寒感甚者,于本方加麻黃亦可,或用小青龍湯,華蓋敗,三拗湯之類主之。

 

3.外感風寒,內兼微火而喘者,宜黃芩半夏湯主之。

 

若兼陽明火盛,而以寒包熱者,宜涼而兼散,以大青龍湯或五虎湯,越脾加半夏湯之類主之。

 

4.外無風寒,而惟火盛作喘,或雖有微寒,而所重在火者,宜桑白皮湯,或抽薪飲之類主之。

 

5.痰盛作喘者,雖宜治痰,如二陳湯,六安煎,導痰湯,千緡湯,滾痰丸,抱龍丸之類,皆可治實痰之喘也;六加子湯,金水六君煎之類,皆可治虛痰之喘也。

 

然痰之為病,亦惟為病之標耳,猶必有生痰之本。

 

故凡痰因火動者,必須先治其火;痰因寒生者,必須先去其寒。

 

至於或因氣逆,或因風邪,或因濕滯,或因脾腎虛弱,有一於此,皆能生痰。

 

使欲治痰,而不治其所以痰,則痰終不能治,而喘何以愈哉?

 

 6.氣分受邪,上焦氣實作喘,或怒氣鬱結傷肝,而人壯力強,脹滿脈實者,但破其氣,而喘自愈,宜廓清飲,四磨飲,四七湯,蘿蔔子湯,蘇子降氣湯之類主之。

 

或陽明氣秘不通而脹滿者,可微利之。

 

7.喘有夙根,遇寒即發,或遇勞即發者,亦名哮喘。

 

未發時以扶正氣為主,既發時以攻邪氣為主。

 

扶正氣者,須辨陰陽,陰虛者補其陰,陽虛者補其陽。

 

攻邪氣者,須分微甚,或散其風,或溫其寒,或清其痰火。

 

然發久者,氣無不虛,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溫補,或于溫補中宜量加消散。

 

此等證候,當惓惓以元氣為念,必使元氣漸充,庶可望其漸愈。

 

若攻之太過,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

 

述古共二條 東垣曰:華佗云盛而為喘,減而為枯;故<活人>亦云:發喘者氣有餘也。

 

凡看文字,須要會得本意,盛而為喘者,非肺氣盛也,喘為肺氣有餘者,亦非氣有餘也;氣盛當認作氣衰,有餘當認作不足。

 

肺氣果盛,又為有餘,則當清肅下行而不喘,以其火入於肺,衰與不足而為喘焉。

 

故言盛者,非言肺氣盛也,言肺中之火盛也;言有餘者,非言肺氣有餘也,言肺中之火有餘也。

 

故瀉肺以苦寒之劑,非瀉肺也,瀉肺中之火,實補肺氣也,用者不可不知。

 

丹溪曰:喘急者,氣為火所鬱而為,痰在肺胃間也。

 

有痰者,有火炎者,有陰虛自腹下起而上逆者,有氣虛而致氣短者,有水氣乘肺者,有肺虛挾寒而喘者,有肺實挾熱而喘者,有驚憂氣鬱肺脹而喘者,有胃絡不和而喘者,有腎氣虛損而喘者。

 

雖然,未有不由痰火內鬱,風寒外束而致之者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20:47 , Processed in 0.12500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