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清單篇之選擇合適的生活方式】
我最好的朋友告訴過我一個悲哀的故事,但後來想一想這個故事其實也不算絕望。
一個年輕女人和她的丈夫,倆人挺恩愛的,沒有孩子。
他們都是大學畢業以後留在北京的,過得還不錯。
可是不幸的是幾年後女人查出來患了一種不治之症。
經歷了初聞消息的巨大痛苦之後,他們決定無論如何兩個人要在一起。
於是倆人把他們在北京的房子賣了,賣得50萬元人民幣;工作也辭掉了。
一起回到南方某個小城市的老家,開始悠閒地過生活,在小地方一個月500元就夠吃穿了、租一間房子一個月只需要100元。
他們很有可能會幸福、恬淡地過上好幾十年。
現代醫療技術發展很快;有些疾病即使目前還無藥可醫,也有技術可以使病人活下來;而且人的自身潛力也是不可限量的,自己戰勝癌症的例子也時有聽聞。
在美國,從1960年以來癌症病人的存活率幾乎增加了一倍;心臟病死亡率從1950年以來幾乎下降了2/3;愛滋病現在還無藥可治,但是通過治療,愛滋病死亡率在1997-2000年間降低了50%。
每個人都在選擇合適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的時候決定是被迫下的。
例如突然有一個去外地工作的機會,一位在這個城市傷心的人會很高興地就去了另一個城市,新地方的生活或許會帶來新的際遇;而有幸福家庭的人可能不會去,為此還不得不從現在的公司辭職,而要開始麻煩地尋找新工作。
其實你應該更主動地選擇自己的方式。
包括你喜歡生活在什麼樣的城市;喜歡一天工作7天,每天工作10個小時還是寧願少賺一點錢,但是生活相對悠閒;以及自己最愛吃的川菜館,是不是想去就能去、想吃就能吃上這些細節。
如果你離不開家鄉的幾味小菜的話,真的不應該出國去,每頓飯愁眉苦臉地吃漢堡。
城市
我是喜歡北京的;可是很多人說北京太乾燥,氣候惡劣。
前幾年刮沙塵暴的時候的確恐怖,間隙地好了一陣兒,今年春天又開始刮起來了。
我也看見有的上海人寫文章說北京地方大,房子修得不高不摩登;沒有可以逛的街;甚至地鐵站也老土,都沒有椅子。
其實是有的,不過確實很少。
而站在上海的大街上感覺真是很洋派的。
不過北京冬天有暖氣,那種舒服是陰濕的南方沒法比的。
江浙某名城有人花了很多筆墨讚歎他們那兒的市井小吃--鹽水鴨頭,滋滋有味地描述他每天悠閒地下班之後,一瓶啤酒、一盤鴨頭的幸福生活,讓人看了他的文章都受感染。
外地的朋友來,他請別人吃這盤美味,卻被鄙夷地斥之為"從來不吃有形狀的東西"。
可是他自己覺得幸福那就是幸福。
在麗江,你會看見很多大城市來的藝術人士,就那麼在古城裡住下來,淩晨兩點鐘的時候還披著印花布披肩在石板路上閒逛。
有的年輕女子甚至在當地開了一間賣工藝品的小店,就此停留下來。
據說在陽朔的外來者也很多,有的年輕女孩自己就離開大城市,去那裡開一間茶吧,每天悠閒地和光顧的茶客一起曬太陽。
每個人都有自己嚮往的地方;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人又都有自己適應的地方。
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湧向幾個特大的城市。
"城市動物"們,你讓他去悠閒的地方休假,他還真不習慣,就喜歡"水泥森林"。
有一位朋友放棄了一個升職的機會,因為新職位要求他去外地的分公司做經理,他說怕自己離開北京以後再回來就跟不上節奏了。
可是大城市生活成本很高,壓力也大。
有一對夫妻老家都是貴州的,大學畢業來北京工作,但是都沒有解決戶口問題。
他們沒打算在北京一直呆下去,因為北京房價太高了。
打算呆六七年,賺一筆錢,到35歲左右就回貴陽去買房子、隨便找個工作做。
當地的平均工資水準肯定是比北京低的,但是他們可能會過得很舒服,飲食也習慣。
有的獨生女兒真的想跟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不願意離開父母家兩公里之內;有的小女子卻從西南小城考大學到北京,再一路考研究生到了美國去。
誰比誰更正確,別人難以明白,只能自己選擇。
一位歌星在電臺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自己的父親是一位外交官,後來父母親離婚了,母親也帶著她和姐姐在歐洲各地"流浪"。
所以她會說多國語言,她喜歡這樣的生活。
能周遊世界讓人羡慕,如果再能以工作的名義去到各處的話就更理想了。
但是也不一定,在外遊蕩久了,心裡就強烈地思歸。
一個美國人在外國工作了3個月以後,說他強烈地想念自己的美國家裡的床,還有他的汽車。
很多時候人們最想念的是那些看起來不相干的小東西。
電視報導有一對年輕的法國夫婦,他們不住時髦的巴黎,而是願意住在自己位於法國南部的小農莊裡。
那裡風景優美而寧靜。
他們收養了好幾個不同族裔的孤兒。
他們信奉環保主義,自己發電、並迴圈使用水。
丈夫負責打理他們的羊群,妻子就用自家產的羊毛紡織,做成純天然羊毛披肩、襪子等產品,在互聯網上銷售。
生意還不錯,各地都有人向他們郵購。
他們在自家出產的產品上都鏽上小小的特有標誌,聽起來很浪漫吧。
生活在別處"現在很流行,逃離自己現在生活的城市。
例如看過一本浪漫的書以後興起的去法國普羅旺斯地方。
《托斯卡那陽光下》也是一部讓人的心靈暫時逃離的電影。
黛安•蓮恩飾演的弗朗西絲是美國的一位作家,因為離婚--曾經深愛過的人居然會如此猥瑣惡毒地傷害你、以及創作上也不如意,她來到義大利的托斯卡那地區旅行。
一時衝動下她在當地買下了一棟房子,不過在以後的十年裡,她為這個英明的決定而感謝上帝。
她重新裝修房子,學習烹製美食……在這般田園詩的生活中,雖然經過一些挫折,愛情也最終來到了(當然愛情是選擇中最需要考慮的東西)。
影片改編自美國女作家的同名自傳體遊記小說,曾連續兩年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首,小說文字細膩優美,就像一幅水彩風景畫:"順著山谷方向望去,就可以看見亞平寧山脈,下雨或者光線變幻的時候,房子的正面就會變成金色、濃黃色和赭色……"我還喜歡老電影《上帝也瘋狂》,在大城市中被工作和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報社女編輯,選擇了去非洲當土著村莊裡的教師。
電影充滿了一種非洲的野性美,還有英式的幽默。
作息時間
香港設計師鄧達智說自己每年總有兩三個月關掉手機,什麼生意也不管,去世界各地旅行。
自己在北京開一間私立英語學校的羅勃特,他的時間表是下午和前半夜工作,後半夜和上午睡覺。
每個人都有自己偏好的作息時間,小到每一天的工作時段,大到每一年有幾個月工作,以及10年或者20年中有多少時間工作的規劃。
上班族朝九晚五,雖然乏味,卻也有規律的好處。
一般來說,寫東西的人通常都是要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寫得出來。
讓他朝九晚五地坐在那裡,沒辦法,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一些報刊記者的時間表看起來很舒服,一個星期只用去辦公室一次--週五開一個選題會,其他時間都可以在外面採訪或者呆在家裡。
也許很多人會說:如果可以的話,自己什麼也不想幹,無所事事最好了。
其實也許你真的在家裡呆上三個月,會膩煩不得了。
一些公司實行的"彈性工作制"、或者"在家辦公"聽起來也讓人嚮往。
可是我的一位舊同事滿懷期待地換了一份新工作,一周只用去辦公室一次,結果又懷念起以前天天可以和同事見面的日子來。
以前每天中午可以和同事約著出去AA制吃飯,聊聊天,有的時候還要吃一盆美味的水煮魚,想起來都覺得幸福。
當你真正地決定了自己想要什麼以後,要做的就是努力把理想變成現實。
工作不只是有薪水報酬不同,還有很多的方面需要選擇。
例如是需要每天規律地上班還是按任務考核、但是時間隨便,如果你的效率一向比普通人都高,那麼可以選擇第二種工作方式,一星期可以白白多出一兩天假期;話又說回來,單身漢喜歡天天去和同事見面,晚上還能直接約兩個同事出去吃吃飯、娛樂一下。
如果一個人總呆在家裡,更懶得出門了,更覺得鬱悶了。
還有的招聘廣告上直接寫上要求--"需要經常出差",已經去過全國差不多大多數城市而且也有家庭的人恐怕就不願意選擇這樣的工作;而職場新人,特別喜歡出差多的工作,可以順便去各地看一看。
很多美術工作者都在做自己的工作室,公寓一半佈置成工作的地方,一半自己住。
一天工作三個小時,通過網路接受訂單和匯款。
而專職攝影的人靠賣照片度日,開著吉普車一出去就是半年,拍一批照片回來可以休息兩個月,然後再出發。
習慣
我曾經的英文老師Paul說他懷念美國家鄉的食物,那其實只是他們家附近街角的一間沒有名字的小店,賣的一種披薩。
那間店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由一個家庭打理,他從小就在那兒吃東西。
每次回家還沒放下包,都會先直奔那裡吃飯。
沒想到,一向被認為食物種類貧乏而且極其標準化(如機器炸的薯條、漢堡)的美國人也有這樣的情結。
還以為只有生長於中國江南的周作人才會念念不忘家鄉的蓴菜湯,我們還有"江上鱸魚美"的風景。
張愛玲離開大陸去美國之前,特地去了一趟西湖,到"樓外樓"要了一份蟹粉湯麵,只喝了她最愛的麵湯而把面剩下了。
出國以後就再也吃不到這樣的好滋味了。
吃,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即使世界上最富有的美國人,看起來他們的娛樂內容也非常豐富,但是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美國人還是把吃看作生活的第一樂趣。
何況在中國人看來他們還沒什麼可吃的,哪有中國菜的菜色豐富。
都說理想的生活是"拿美國工資、享受歐洲假期、娶日本太太、吃中國食物"。
帶著辣椒醬、自製泡菜旅行的中國人現在是日漸少了,不過我還是很高興離家兩條街之內有我最愛的飯館,任何時候想去就可以方便地去。
不會像傳說中的白秋練,本來來自洞庭,卻嫁了一個外地的夫婿。
家翁每年外出做生意的時候,會給她帶一罎子洞庭湖的水回去,如果喝光了、而洞庭湖水又遲遲未到的話,她就性命堪憂了。
情結就是一種能量,是一種動力模式,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心理存在,是一生都在左右人的神秘力量,是驅動一個人行為的動力源泉。
有時候,簡直沒有道理可言。
生活當中還有許多細節,或者說個人難以捨棄的習慣。
最好讓自己生活在可以實現"習慣"的舒適環境中。
選自軟件《中華五千年詩詞文庫軟件V9.50》中《勵志庫》之《35前要做的33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