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清單篇之去一趟香港】
其實這個題目也可以換成"去一趟法國"、"去一趟非洲",或者別的什麼地方。
意思就是應該去體驗一下和你從小生長的環境不同的地方的生活。
35歲以前,你至少應該去一趟自己夢想的目的地。
如果條件不夠,那麼華洋雜處的香港是一個理想的旅行目的地。
旅費便宜,證件容易辦,又因都是中國人而減輕了不適應。
當然,最理想的是能夠像幾個世紀以前的歐洲貴族子弟一樣,到18歲成年以後花上兩三年的時間做一趟橫跨歐洲大陸的"大旅行"。
途經多個不同的國家,在旅行中感觸歷史和藝術,參加各大著名城市的社交活動,結交朋友,為將來的鋪路。
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堂"必修科"。
開闊眼界的確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瞭解得越多,才會更加寬容,人也會變得Open(開放)。
其實生活也可以這樣 從小我們受的教育都是人生要"天天向上",可是法國人也頹廢得很美麗。
女人一個比一個漂亮會打扮,男人整天都微醺著,葡萄酒不離手。
我們以為只有早睡早起、日日進步才是正常的生活狀態,否則就是不正常,需要改正。
殊不知世界之大,有靠吃利息過活的、有以流浪為業的;鐘鎮濤的前妻章小蕙--已經不年輕了,背著"敗家"的駡名,帶著孩子、有巨額債務,時時還有流氓欺負,可是還不是花枝招展地活著。
你也許不欣賞,可是不得不她佩服生命力的頑強。
在德國,許多公司實行小時工作制。
對特別優秀的專業人士,公司才會跟你簽下每週越長的工作時間,這意味著對你越需要;經濟不景氣時也可減"小時數"以避免裁員。
至於個人,你可以一周工作10小時或者50小時,在一家或者多家公司。
大公司流程較為完善,網路化和專案制的工作方式很普遍。
在德國西門子,一般只有技術專家才能獲得一周工作35小時的簽約合同;平常的員工,公司只跟你簽一周25-35小時的工作時間。
這都算是fulltime(全職)的。
Team Assistant(助理)一般簽20小時或更少,因為公司覺得這樣的時間對於這樣的工作來說已經足夠完成。
最短的就是兼職的了,有一周工作10小時的;還有更少的就是臨時的了。
你可以選擇一天工作12小時,剩下幾天做份兼職或者享受人生;也可以每天來工作兩小時。
上下班也不用打卡。
考勤用電話,上班時在個人的分機上按一個鍵,下班時再按一下,中間就記錄下工作的時間。
很少有人在9點鐘前上班。
很多同事在一層樓面工作三年了也互相不認識,因為大家總是先來後到,工作時間參錯不齊。
華人像蒲公英一樣散佈世界各地,靠著勤勞生根發芽。
聽朋友說起出差去到德國的慕尼克,夏末時已經頗有涼意。
這個城市與森林互相交錯,開了一段車程以後以為已經出了城,進入了森林;沒想到轉過森林又是一片城區。
個子高高的導遊李先生大概年過四十五,頗為驕傲地跟客人講起自己在城郊的一棟兩層的房子。
李先生原來在國內是大學的一名副教授,到德國已經十多年,孩子都上高中了。
在有40%-50%的人租房住的慕尼克,李先生已經當上了房東,小洋樓一層自住、一層出租。
現在慕尼克市區的一套小公寓或近郊一套稍大的房子至少也要35萬歐元(最近行情是1歐元差不多等於10元人民幣),遠郊的再便宜一點。
西門子這樣的大公司一般員工收入不過一月兩千五到三千歐元,主管職位有四千歐元,在整個歐洲算比較高的了。
傳統中國人的理想是落地生根,有家有業。
克己置產,為家人謀福利讓他們有滿足感。
李先生每週在一家公司上一定小時數的班,這家公司為他開據有固定工作的證明;同時還兼做導遊。
據說他最多時同時打著三四份工。
可是多數德國人更樂於享受生活,每年去義大利度半個月或一個月的假期。
家裡除了水管還有接啤酒的管子,許多德國人真是拿啤酒當水喝。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歐洲人頗為"能屈能伸"。
Mikeal是瑞典人,學通信的博士。
他原來工作的通信公司不景氣。
現在Mikeal每天儀錶整潔、心情愉快地開旅遊大車,他很高興"這份工作更加穩定"。
現在越來越多的西方人來到中國的一些大城市,以前多是來觀光的,現在來工作的也不少。
林立的英語培訓學校裡都擠滿了打臨時工的老外。
以前遇到過一個來自加拿大的老師,大概以前在國內也處於社會的中下層,做過許多種工作,也去過很多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他說自己有一段時間以乞討為生,而且覺得這也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在北京的一個英語學校裡工作了兩三個月以後,他攢夠了錢,就買了一輛摩托車,說要一直開到印度去遊歷。
香港這個地方 每個地方的人生活真是大不同。
可以拿最近的香港為例。
到香港的酒店,你會一下子被華麗精緻的感覺擊中。
繁華、夜夜笙歌、來來往往的精彩人物、忙碌,一切讓你捨不得停下來。
"只要在這個星球,約在哪裡都可以",在香港地鐵站裡曾掛著這樣的大幅廣告語。
這是一種很有勇氣而且開朗的生活態度。
在他們看來,世界很小。
華人聚居的新加坡、加拿大甚至澳大利亞,已經來往得再熟悉不過,同時還可以操一口流利的英語游走歐美。
香港人其實是很理想的中國人的狀態,中西合璧--傳統的東西保留得那麼好;西方的東西如果好,就直接拿來用,但並不覺得洋人有多麼了不起,"中環的門縫裡掃一掃就有一大堆",沒看見香港電影裡總是拿洋人尋開心嗎。
在這樣的社會裡,人必須非常smart(聰敏),那麼會過得很好。
沒有人會照顧你,如果適應了行色匆匆的環境,那麼也會覺得很好。
若有人問"香港是什麼?"也許每個人都會有他的答案:自由港,中國人心目中的外國、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東西文化交融的地方,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購物天堂……張愛玲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裡描述的"姑媽的屋子"也可以用來形容香港:立體化的西式佈置,但是也有幾件雅俗共賞的中國擺設。
可是這一點東方色彩的存在,顯然是看在外國朋友們的面上。
英國人老遠地來看看中國,不能不給點中國給他們瞧瞧。
但是這裡的中國,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國,荒誕、精巧、滑稽。
現在的香港,高科技的建築聳立於古老的廟宇之間,西化得這麼厲害,可老傳統哪兒也沒這裡保持得那麼多。
香港獨有"絲襪奶茶"。
在香港喝咖啡,永遠加了太多的奶與糖,讓人感歎"確是在中國呀!""飲茶"時吃廣式點心,就想起周潤發曾扯著嗓子唱:"叉燒包呀叉燒包……" 前港督府、滙豐銀行總行所在的中環是昂貴的代名詞。
亦舒筆下"高貴的中環名店"是絕不打折的,擺賣著世界頂尖級的名牌,只伺候那些最有品位和實力的客人。
旺角、油麻地一帶有很多的露天市場,古舊的街道,在晚上逛去,總覺得要發生點什麼"香港故事"。
賣的東西都是真真假假的各式"古董"、外國人喜歡的寬大的絲綢袍子、還是各種印有香港字樣的T恤衫、紀念品。
在著名的淺水灣海灘附近的赤柱,古老街道上擺賣的"中國東西"真是比任何地方都要豐富,更"像中國"。
西方人也許以為這就是東方、這就是中國了;而中國人也能在這裡找到一些屬於過去記憶:色澤富麗的鳥形漆器、檀木箱子、玉簪、軟緞的小荷包……一些離島上如大澳漁港還保留有傳統的水上棚屋,十分趣怪。
村裡古老的房舍裡住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在海邊用許多大缸做蝦醬,生活節奏十分緩慢,感覺像到了另一個世界。
《無間道》裡出現的大嶼山青銅佛像的確非常壯觀,汽車還隔得很遠,繞著山路,經過碧湖,就看見遠處山巒之間我佛端坐蓮花,如生天地之間,心中充滿了景仰之情。
這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露天青銅佛祖坐像。
站在佛祖端坐的一瓣蓮花的陰影下,已覺安然受到了庇佑。
上面是純淨的藍天,下面是浩瀚的大海,隱約可見幾處小島,頗有"海上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的況味。
在香港可以去一些老街裡看粵語大戲,戲院門口赫然擺著好些捧角兒的花牌,"角兒"們叫"新劍郎、陳好逑、賽麒麟、林寶珠……",諸如此類的名字。
後臺供著神龕,燒著香,好像仍在《胭脂扣》的年代。
街角,一個顫巍巍的老頭兒也開個"兩替"店,給遊客換人民幣和港幣,賺一點差價。
每天有大量的大陸遊客在香港街頭的諸多"兩替"店換錢,不用擔心假鈔。
可是這些"兩替"店的匯率並不一樣,相隔五步遠的兩家店可能會有一兩個點的差額,工作日與週末的匯率又不一樣,甚至上午下午匯率也在變化。
你能從最末端感受到快速的經濟脈動。
開店的老頭兒已經那麼老了,可是還挺"門兒清"。
想想戰亂年代,只是手帕裡包著兩小條黃金,其他再無長物,夫妻倆拖兒帶女來到這陌生的地方,沒有房子、也沒有朋友關係,還不是掙扎著活下來。
後來買房子置地,還把生意做得很大。
這種生存的勇氣和力量值得學習。
到老了也要自堅自強。
選自軟件《中華五千年詩詞文庫軟件V9.50》中《勵志庫》之《35前要做的33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