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篇之簡約生活】
只有一隻皮箱,就可以隨時出發,滿世界去,這種隨性瀟灑的感覺讓人羡慕。
35歲以前,不變的也許只有E-mail地址,我們可能會頻繁地更換工作和住處;我們很少負擔得起也不太喜歡過大的房子,只能買得起一所小公寓,所以要學會簡約的生活。
不積攢身外物
去旅行的時候,很多人會衝動地買下一些平時都不會看一眼的"路邊攤"貨物,因為覺得既然是旅行就要買紀念品。
除了送給朋友的禮物,家居雜誌裡也時常介紹要在家中展示自己去世界各地旅行帶回來的物品。
於是我們就挑了諸如貝殼貼畫、有民族特色的木雕人像、蠟染的壁掛等等回來。
其實這些東西在自己居住的城市都有,小商品市場裡多的是,擺在家裡多半會徒然破壞氣氛。
縱然是更有特色的一些旅行紀念品,買回來以後也多半就是放在那裡佔據空間,然後落滿灰塵,最後在某次大掃除中被清理掉。
也許旅行的時候買一些能穿、戴在身上,或者其他實用的東西更好;就算什麼也不買也真的可以。
要控制自己的擁有欲,否則很快就會有太多零碎東西,"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身外物太多,然後不斷的找更大的地方來放置它們。
有了更大的地方以後,再買更多的可有可無的東西。
簡直是惡性循環。
北京那麼貴的房價,就算非常"平民"的五千元一平方米,來放你那些一年也穿不了一次的衣服是不是太可惜了。
有時候覺得浪費一點錢也好,奢侈就是變相的慈善嘛;不要浪費水、木材、以及其他的資源。
要經常維修自己的房子、傢俱和機器,只用稍微花一點功夫和金錢就可以使它們煥然一新,而不要總是增添新的。
晶片製造商英特爾和眾多的電腦廠商們為著自己的利益,都鼓吹應該三年就更換一次電腦;而世界第一台個人電腦--蘋果電腦的發明人史蒂夫•沃茲尼克,現在卻致力於在社區小學裡教孩子們如何繼續使用已經使用了十多年的"老"電腦。
英國正在大力推行一場"再設計運動",與傳統的設計相比,"可持續性設計"在減少廢料、降低能源與材料消耗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設計過程本身必須進行重新設計,其中最常見、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廢物利用。
遵照"再設計"觀念建造出的辦公大樓,向南的坡面牆上貼著雙層玻璃集成光電池板,由45000個光電池提供73千瓦的電力,可供350台電腦的運轉之需,能提供的"綠色能源"占整座大樓總能耗的三分之一。
一群由建築師、資訊技術專家和環境專家設計的充滿想像力的新千年住宅,採用智慧採光與通風控制、太陽能電池板和生活廢水迴圈利用……這些設計使得它比起一般房屋來能節省50%的能量、40%的耗水量。
有太多雜物,人好像也因此被"墜"住了。
想到自己"滿坑滿谷"的家私就不願意移動,恐懼搬家,害怕遷徙,也排斥一切變動。
在小公寓裡保持一點"大學宿舍"的簡單隨意感覺,其實會讓人心態年輕,感覺上總是還有空間。
且慢修建有四面從地板到頂棚大書櫃的專用書房,減少那些"為裝飾而裝飾"的無用擺設吧。
日常拎的挎包總是要比一般的大,裡面可以裝下"全部家當"。
出差旅行的時候包又總比別人的小,自己可以拿得動,可以輕鬆地看風景,不用求人幫忙;包內總有餘地以便放入行程中增加的物品,而不用在旅行結束時增加一個笨重的大旅行箱。
顯示品位的東西一兩件就好了。
生活簡單但是要精緻。
有的東西應該夠舊、夠隨意、夠不起眼,卻還同樣地昂貴。
投資一隻名牌皮包勝過一堆亂七八糟的七彩衣服。
消費是個人風格的投射,不要只是貪婪地將奢侈品搬回去。
開始我們注重價格與功能,然後寧願花費甚至比商品本身更貴的價錢在包裝上,而現在重要的卻是"態度"。
這樣的"新吝嗇主義"實在是有許多實際的好處。
例如用500塊錢做出1000塊的排場,聰明人總是有這種本事。
學會簡約,就意味著要學會丟棄。
凡是超出帶一隻皮箱即可搬家之空間預算的物品通通要從擁有目錄上刪除。
同樣的東西有了新的一定處理掉舊的。
一年也用不上一次的東西要定期清理。
只用一個牌子的柔軟紙巾、雪白的床單,這些東西決不可以湊合。
可以穿破破的牛仔褲,內衣卻非常昂貴。
雖然很難做到,但我們總是期望衣服兩件、長褲兩條,可以替換,塞進隨身的背包裡就能出發。
如果不是超級發燒友,不用看見鄰居家買了40英寸的大電視自己也咬牙買一個,不管這個龐然大物擺在自己色調柔和的家裡是多麼的不協調。
前幾年中國人家家比著買彩電的勁頭就是這樣,而且電視總是被安排在家裡客廳最中心的位置,所有的裝修和傢俱、裝飾都圍繞著電視來展開。
這也顯示了生活內容多麼貧乏。
而美國人都住大房子用小電視,電視機不是唯一的中心。
現在中國人比拼著買車的狀況也是如此,北京街頭跑的賓士汽車比德國本土還多,一般人也把一半甚至全部的財產用來買車,用排氣量最大的、最豪華的。
相反,富裕的歐洲人倒是流行開小排量的小車,從擁擠的停車處開出來的時候先把前面的車頂開、再把後面的車頂開,車身有些凹痕、擦傷也不在意。
總之什麼都要比,多麼累呀。
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節能的、環保的總是好的。
一本時尚雜誌上的"生活方式"欄目曾經配著巨幅照片介紹一位全美頭號LV包收藏者、坐擁兩輛賓利車、手戴25克拉鑽戒、房子大得像迷宮的美國名女人,她的母親是出生在韓國的日本人,父親是高加索和印地安血統的美國黑人。
文章說她有著超人的物欲,而且決不打算節制。
她的家裡到處都是從索斯比拍得的Gianni Versace早年設計的昂貴傢俱;七隻寵物個個身著名牌;一長串彼此相連的更衣室,甚至每一個更衣室都與一個臥室相連,整整兩面牆從地板到天花板都放著名牌的鞋子。
這個女人的永不知足超出你的想像,房間裡到處都是她的照片、粉紅色的玫瑰,靠墊、枕頭上繡著她的名言:"男人、咖啡和巧克力都要昂貴才好。
""做女王真不容易!"而這一切是如何得來的,因為她嫁了一個比她大18歲的富有丈夫。
這簡直是教壞小孩子。
才十幾歲就學會了利用一切機會展示自己,期望找到一個富翁,從此一步登天。
因為沒有人告訴她們浮華背後的骯髒和辛酸。
一個LV的包包頂得上普通人家一年糧,等到自己有能力的時候,用它犒勞一下自己的努力終有成果,你會很開心。
當買到第101只包包時,你還會有感覺嗎?
電子化
拜現代科技所賜,我們隨身的筆記型電腦裡可以存放上千本的電子書、眾多MP3格式的音樂。
找到數位格式的書或歌曲之後,就可以毫不猶豫地把藏書和CD送給朋友了。
厚厚的好幾本相片薄子也可以清理了,電子相片都存在電腦裡,只有需要寄給別人或者掛出來的時候才列印出來。
這樣可以省多少地方,少積累多少灰塵呀。
以前我們買電視機、DVD機、音響,現在用一台電腦就夠了,可以看電視也可以看影碟。
我喜歡惠普公司最近提出的數碼家庭計畫:一個存放家中所有電影、音樂、照片和其他檔資料,甚至可以控制和錄製電視節目的電腦;可以放置在你所需要的任何房間任何位置的超薄顯示器--一個或者多個;掌上型電腦同時可以用作家中的"超級遙控器";有了這些基本設備後還可以添加其他的配置,例如用投影儀作為便宜的家庭影院的組成部分,在家中享受電影院般的視覺效果,而且不占地方。
最好的是所有這一切設備都可以無線連接和操控。
技術帶給我們輕逸的力量,讓我們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只要帶著筆記型電腦或者小小的掌上型電腦,就等於隨身攜帶自己全部的"精神生活"。
這樣你去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保留自己的小小世界。
還有小到像一塊橡皮的移動記憶體可以掛在鑰匙鏈上,方便地擱在口袋裡,裡面存著所有備用的檔,只要將它連上任意一台電腦你就可以開始工作了。
這樣你就不需要帶上還是稍嫌笨重的筆記型電腦。
工作的時候同事間隔著隔板可以用郵件或MSN交流,不用站起來說話。
如果買了個新玩意兒,也可以用手機拍下照片來,發電子郵件給好朋友分享。
如果你鞋子多的話,可以用數碼相機給每雙鞋子拍照,然後列印出來貼在每個鞋盒子外邊,使自己取用方便。
電子化也是節省資源的方式。
"無紙辦公"、用手機短信或者電子郵件代替傳統的紙質賀年卡、甚至逐漸用可以方便互發的電子名片代替紙名片,可以大大減少紙張的使用,意味著可以少砍很多樹木用來造紙。
態度輕鬆
去掉物質的煩瑣之後,心靈會變得輕鬆。
梭羅先生的《瓦爾登湖》是宣揚簡約主義的先驅,他寧靜、簡單而馥鬱的生活越來越被世人所欣賞。
自1988年12月義大利的Rassegne雜誌正式提出20世紀末的新傾向是"簡約(Minimalism)"以來,簡約的表現從藝術到設計,逐漸擴散至音樂、電影、服裝、建築及室內設計等方面。
簡約表現的特點可以歸納為"單純性、反復性、還原性、環境性"。
它把藝術從繁瑣的裝飾中解放出來。
簡約所表現出來的這些特點也逐漸被普通人所接受,並迅速蔓延。
帶來簡潔、高雅、適度、明快、和諧之感的簡約原則已經成為許多人熱衷的生活基調。
現代人在華麗辭藻的運用上越來越有才華,很多人津津樂道於所謂的"商戰",描寫得如同波瀾壯闊的歷史電影。
在一本企業老總的傳記書上也開始用上"希望、雄心、背叛、絕望和家族榮譽"這樣的詞彙,看起來有點可笑吧。
態度輕鬆一點吧!不要把人人都描寫成英雄,把小小事件都形容為"歷史的瞬間"。
簡約其實也是一種刪除掉民族、地域感覺的通用規則。
現代人應該是一個世界公民。
有國際化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心胸開闊,可以接受任何新奇事物和理論。
酒店和機場快速通道讓時空不再成為距離。
現代生活的調子比較easy(輕鬆),習慣於以一種自嘲、輕鬆的語氣談論話題。
所謂"傳奇人物"應該是沒有年齡、沒有過去、沒有地域特徵的。
簡約這個主題詞貫穿著全部的生活。
選自軟件《中華五千年詩詞文庫軟件V9.50》中《勵志庫》之《35前要做的33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