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篇之得到"復原力" 】
2000年網路泡沫的破滅時期,美國一對從事IT業的夫婦同時失業了,當時成千上萬的網路工程師們都找不到工作。
由於雙雙失業,貸款購買的房子不得不出售了。
兩個人的脾氣都變得很壞,爭吵、摔東西成為家常便飯。
妻子找到一份報酬很低的臨時工作後爭吵仍在繼續,情況甚至變得更糟糕,兩個人一度打算離婚。
在經濟狀況和情緒都最糟糕的時候,一天早上妻子在窗前發誓:要挽救這個家庭,每天想一件高興的事情讓自己的情緒好起來。
她真的做到了,家裡的氣氛開始好起來。
丈夫也開始在妻子外出工作的時候承擔家務、照顧孩子,並且學習新的技能。
後來隨著IT業的逐漸好轉,丈夫得到了兩家大公司的任職邀請,生活開始重新步上了軌道。
很多人說35歲之前,很多所謂的風險其實只是人生旅途上的風景,也許對於50歲往後的人它們才是真正的風險,比如失竊、失去愛人、失業、跳槽、甚至改行。
但是自己真正遇到了,那滋味苦得讓人不堪忍受。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艱難困苦,為什麼有些人能挺過來?而有些人卻沉湎於絕望的情緒當中,從此頹廢下去,甚至採取激烈的手段來求得解脫。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復原力"強弱,比教育、經驗、培訓等因素更能決定他的成敗。
《哈佛商業評論》總結復原力強的個人有三大特徵,你只要具有這三個特徵中的一個或兩個,就能度過艱難困苦;但是你必須具有所有這三個特徵才能真正成為復原力強的人。
第一個特徵是接受並戰勝現實的能力;第二,在危難時刻尋找生活真諦的能力;第三,隨機應變想出解決辦法的能力。
接受現實的勇氣
很多人會被突然而來的殘酷現實當場擊倒,例如失業、長時間找不到工作。
媒體報導上海的一位元研究生畢業之後半年都沒有找到工作。
他是從農村出來的,本來家裡供他念研究生就非常困難了,沒想到念完之後年紀已經老大了,還是無法賺錢報效父母。
現在的就業形勢的確不容樂觀,在國外留學了好幾年的MBA、博士們甚至都在競爭月薪1500元的工作。
他寄居在女朋友處,雖然女友支持他,但他心裡非常不好過。
有時候他甚至想去超市應聘當收銀員,好歹也有一份收入。
結果被女朋友罵他自貶身價。
於是他繼續茫然地尋找著一份公司的白領工作,同時考慮是不是應該再繼續努力考博士。
中國人有句老話叫:"三窮三富過到老。
"意思是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人生的低谷時期。
這時,人的本能反應是對自身價值產生懷疑,甚至激烈地怨恨社會、詛咒造化弄人。
能像詩仙李白那樣有極強的自信心,高吟"天生我才必有用",然後摔柴門而去的曠達之人很少。
面對現實的困境,首先要有勇氣。
有的人美麗而且勇敢,令人欣賞,出場時總是活力充沛、充滿了抖擻的精神和昂揚的鬥志。
西點軍校的格言說:"永遠沒有失敗,只是暫時停止成功。
"這樣才不會被困境擊倒。
軟弱的人不敢正視困境,多半採取逃避的態度來解決問題。
失戀的變成了工作狂、境遇不佳的借酒消愁、受到打擊之後開始暴飲暴食,以此來麻醉自己。
就是不敢讓自己安靜下來,靜下來心靈就會受到痛苦的啃咬。
有時候其實痛苦是一針強心劑,不如讓它直接刺向你的心臟,痛哭或者狂吼一番,然後睡覺。
第二天醒來又是新的一天。
其次要接受現實。
遇到挫折時,很多人不願相信這樣的事情會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
當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時候,誰都會冷靜而且理智地勸解別人;輪到自己的時候就總是寧願相信自己是一個例外。
防患於未然的準備工作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功課。
例如不要把所有的錢都花光、信用卡額度全部用完,要儲備一點存款;也不要把自己在朋友當中的信用花光,在需要幫助的時候能找到支援;計算最壞結果的可能性和殺傷力;凡事做一下第二手準備。
使我們能夠經受艱難困苦的考驗並頑強生存下來。
尋找生活真諦
我們時常迷失在追求的過程之中。
在現代社會,乾淨的食物、水和住所已經不成問題,於是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應該過得再好一點。
有了第一套公寓之後開始追求Townhouse,有一輛富康之後還希望擁有蘭德路虎。
然後呢,是否應該在海邊再買一套度假時住的房子,一年有兩個假期可以去歐洲或者東非旅行。
欲望永無止境。
每一次你總是想:等我有了足夠的錢以後就開始去幹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但是當生活水準上到一個新的臺階的時候又產生更大的欲望,為了補上這個大洞開始更努力地工作。
漸漸忘記了自己真的想幹什麼。
當這種追求難以達到的時候,就會痛苦不堪。
生活的真諦是什麼?不一定要達到某個固定不變的目標,而是要不斷地體驗,去嘗試新的東西,有更多的經歷。
價值觀非常重要。
包括你的人生方向,以及對生活中主次部分的取捨。
有信仰的人是堅強的。
復原力強的人的價值觀多年來很少變化,並且在困難時期發揮巨大的積極作用。
看看名人的傳記,有幾個是一蹴而就的?因為有信仰,清貧時可以有境界,不為別人的一時成就而心情焦灼。
所有自己種下的種子,在或遠或近的將來總會有結果的。
找到有效的迅速擺脫惡劣情緒的方法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想到自己上中學時候聽來的一個笑話。
鄰居家的姐姐在一間住宿制的外語學校念書,她有一個胖墩兒同屋。
據說有一次同屋的媽媽給她送了一大盒巧克力來,作為一整個星期的零食。
吃完晚飯這位同屋坐在宿舍的床上,抱著那盒巧克力,一邊說"我好不開心呀",一邊就往嘴裡塞糖塊。
結果可想而知,在晚自習以前,她就把整盒巧克力都吃光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壓方法,例如跑步、呐喊、捶打沙包、喝酒等等。
據說以情緒壓抑著稱的日本人,有的公司就會設立一間"發洩室",裡面都是軟墊和沙包,而且隔音效果奇佳,讓情緒糟糕的員工可以進去捶打、吼叫一番。
發洩完出來之後就又是一個彬彬有禮的紳士。
現在很多國內企業也採用一些方法幫員工"發洩"。
可以匿名發表意見的內部局域網上的留言版就是一種。
有的公司在會議室的白板上釘上各個老總的照片,員工可以隨便在下面寫自己的意見,有的人還拿這些老總照片練習"飛鏢"。
大吃一頓是很多人經常採用的一種緩解惡劣情緒的方法。
俗話說捧著飽足的胃,會覺得活著還是好的。
人情緒不好的時候,就容易多吃;更深一層的意思是,因為巨大的失望或者悲觀情緒,所以才會暴飲暴食,反正也不在乎形象了。
劉德華和鄭秀文主演的喜劇片《瘦身男女》中,鄭秀文就是因為感情失意而吃成了大胖子,後來"瘦身"成功的同時也找到了真情。
影片結尾,另外兩位失意的俊男美女,本來都很窈窕的,也開始暴飲暴食起來。
所以這種方法太過危險,容易有後遺症,一旦心情好轉起來,外型想扭轉過來還沒那麼容易呢。
有些什麼辦法可以有效的迅速的讓你擺脫惡劣情緒呢?有的人說情緒不好的時候會聽音樂,總是把兩盤心愛的CD擺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聽著就會鎮定下來,就算是悲傷的時候聽著音樂的時候也會昇華到一個比較美麗的境界去。
"原來一切的悲愁,如加以詩情和智慧去塗染,將都成為深沉激動的美麗"--這說的可能是寫作。
而有的人就覺得安靜地一個人呆一會兒最有效,任何聲音,哪怕是音樂在那個時候都讓人心煩。
即使只是原始的哭泣,對很多人來說也非常簡單而有效的,大哭一場之後會覺得輕鬆許多。
總之,這得自己實驗。
想出解決辦法
不管出現什麼情況,善於利用現有條件解決問題的人,能夠想到別人想不到的解決辦法,從而渡過難關。
有個故事說一位科技新貴和一位老富翁偶然坐在一起,年輕人就問老人當年是如何致富的。
老頭說當時他窮得口袋裡只剩下五美分了,於是花這五美分買了一個蘋果,晚上沒有事兒的時候就把這個蘋果擦得非常光亮,第二天以十美分賣了出去。
又用十美分買了兩個蘋果,晚上沒事兒的時候把它們擦得非常光亮……年輕人以為自己將會聽到一個老套的白手起家的故事,不過還是耐心地聽了下去。
老頭接著說:第三天,他就繼承了一筆200萬美元的巨額遺產。
轉折很有戲劇性吧。
電影裡總是充滿了這樣的漂亮轉折,主人公某天早上一起來就發現生活完全不同了。
現實生活中就算開始朝著新方向努力,也得要好長一段奮鬥期之後才會有所成就,境況是慢慢的好轉起來的。
倒是可以學學那位老富翁開始兩天的靈活腦筋。
拜傳媒發達所賜,日日在世界各地發生的災難時時刺激著人們的神經,現代人飽受鍛煉的心臟應該比50年前的人強勁許多。
近年來世界發生的恐怖主義襲擊、戰爭和經濟衰退,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的社會震盪,更使人們認識到:擁有"復原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選自軟件《中華五千年詩詞文庫軟件V9.50》中《勵志庫》之《35前要做的33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