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作為恒星演化的終局】
上面幾貼講的都過於物理,這一貼,詳細討論下和天文相關的。
恒星和黑洞等作為天體,屬於天體物理的研究範疇。
19世紀末20世紀初,伴隨著物理學相關研究的進步,天體物理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20世紀早期,逐步弄清楚了恒星的能量來源,也開始對恒星演化的科學研究。
觀測上,對天狼星及其伴星的觀測發現了白矮星。
這些為我們下面要討論內容的研究準備了基礎。
首先是錢德拉賽卡極限的發現。
錢德拉賽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是印度人,早年在印度完成學業,因喜歡天體物理,希望到當時天體物理界的大牛愛丁頓(ArthurStanleyEddington)門下做研究。
在去英國途中,錢德拉賽卡對剛剛發現不久的白矮星進行了計算,發現白矮星的品質存在一個上限,即錢德拉賽卡極限,大約1.4倍的太陽品質,白矮星品質超過此上限後,白矮星內的電子簡並壓將不足以和強大的引力相抗衡,從而發生塌縮。
簡單的說,在白矮星內部,因為高溫、高壓、高密環境,原子的電子殼層不再存在,成為自由電子,稱為電子氣體。
電子是費米子,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約束,任意兩個電子不能處於同一個量子態(通俗地、不準確地講,兩個電子不能靠的太近)。
這種情況可看做電子間存在著一個斥力,稱為泡利斥力。
白矮星因為不再發生核反應,不能如主序星時利用核反應產生的壓力與自身引力相抗衡,而是利用電子氣間的泡利斥力(電子簡並壓)與引力相抗衡,從而維持白矮星的平衡。
電子的簡並壓是很大的,但是錢德拉賽卡發現,隨著品質增加,簡並壓增大,到了一定程度後,相對論效應變的顯著,必須考慮相對論效應,這時候,電子的簡並壓會大大減小,到了一定程度,大約到了星核部分的品質超過1.4倍的太陽品質,電子簡並壓就不足以維持與引力的平衡,這將導致星核物質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向中心猛烈收縮,即發生引力塌縮。
關於這個還有段八卦。
話說錢德拉賽卡得到這個結果後,很高興,拿給愛丁頓看,但愛丁頓不相信這個結果。
因為當時還不知道中子,更不知道會有中子星,至於黑洞及其奇點更不必說。
所以愛丁頓認為,物質向中心塌縮從而使中心密度變為無窮大是不可能的,似乎愛因斯坦也堅持這一點,說什麼也不承認錢德拉賽卡的結果,雖然錢德拉賽卡反復向愛丁頓提及此事。
不過,錢德拉賽卡的這個結果得到了泡利的首肯,認為這一結果並不違反泡裡不相容原理。
白矮星發生引力塌縮後會怎麼樣?
中子星的提出找到了解決之道。
在中子被發現後不久,波爾(Niels Bohr)即召集門下開會,討論中子的發現會帶來什麼。
當時正在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即現在的波爾研究所)學習的蘇聯物理學家,天才的朗(Landau)即預言,可能會存在完全由中子組成的天體,即中子星。
和首先由觀測發現的白矮星不同,中子星是首先從理論上預言並研究了其性質,而後才被觀測所證實(20世紀60年代的天文學四大發現)。
1967年被英國天文學家休伊什(Hewish Antony) 和他的學生喬斯林•貝爾共同發現的脈衝星,後被證實就是早先理論上預言的中子星,休伊什也因此榮獲1974年的Nobel物理獎。
但遺憾的是,Nobel獎並沒有授予有資格得到這項殊榮的貝爾。
上面已經提到,白矮星的品質超過錢德拉賽卡極限後,會發生塌縮。
白矮星的密度約為109~1012kg•m-3,塌縮時,密度的增大會導致物態的變化。
當密度大於1012kg•m-3時,電子氣中電子的能量變得足夠高,以至於可以和原子核中的質子相撞,發生反β衰變,使質子變為中子,從而使星核開始富中子化;
當塌縮使密度達到4×1014kg•m-3時,過剩的中子將從原子核中游離出來,稱為中子滴出;當密度進一步達到4×1017kg•m-3時,介質中原子核已全部瓦解,而成為中子氣體。
中子和電子一樣,是費米子,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同樣,中子間存在著泡利斥力,特別的,中子間的泡利斥力比電子間的泡利斥力大,可以承受更大的引力。
所以,當白矮星塌縮後,會進一步依靠中子簡並壓和自身引力相抗衡,並穩定下來,形成新的天體,即中子星。
但是,雖然中子間的泡利斥力比電子間的大,但仍有上限,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首先計算得到了這一極限,即奧本海默極限,大約為3倍太陽品質。
中子星的品質超過奧本海默極限後,其命運會和白矮星品質超過錢德拉賽卡極限一樣,發生塌縮。
這時候,戲劇性的結果出現了。
有觀點認為,當星核塌縮至超過中子星密度後後將發生反彈,反彈引起的衝擊波外傳至星殼,將加熱星殼而使其核燃料全部點火,從而發生爆炸,成為超新星爆發。
星殼物質在爆炸時將被紮散,這樣星核最終只保持一個小的品質而構成中子星。
但這個想法還不能說是一個肯定的結果,一方面,有的模型計算表面衝擊波並不足以引起外殼的爆炸,特別是,只要有少部分星殼物質下落到星核上,也會使星核的品質超過奧本海默極限,從而使中子星無法存在;
另一方面,如果每一次大品質恒星最後的引力塌縮都形成中子星,那麼銀河系中就應該有大量的中子星存在,而觀測表明,實際存在的中子星要比按照上述方法預測的少的多。
而且,理論也不禁止星體在品質超過奧本海默極限後的進一步塌縮。
所以,當塌縮到一定程度,星體所有的物質都擠到史瓦西半徑以內,黑洞便形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