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6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外科鈐下懸癰六十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6 19:3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外科鈐下懸癰六十四

 

 

●立齋曰:懸癰謂瘡生於玉莖之後,穀道之前,屬足三陰虧損之證,輕則為漏,瀝盡氣血而亡,重則內潰而即殞。

 

大抵此證原屬肝腎陰虛,故不足之人多患之,雖一於補,猶恐不治,況膿成而又剋伐,不死何俟?即寒涼之劑亦不可過用,恐傷胃氣。

 

惟製甘草一藥,不損血氣,不動臟腑,其功甚捷,最宜用之,不可忽也。

 

焮腫或發熱者,清肝解毒。

 

腫痛者,解毒為主。

 

腫痛而小便赤澀者,肝經濕熱也,宜分利清肝。

 

不作膿或不潰者,氣血虛也,宜補之。

 

●又,治法曰:凡初起濕熱腫痛,或小便赤,宜先以製甘草一二劑,及隔蒜灸,更飲龍膽瀉肝湯。

 

焮腫痛甚,宜仙方活命飲,以製甘草佐之。

 

若發熱腫痛者,以小柴胡湯加車前,黃檗,芎,歸。

 

若不成膿,或膿成不潰者,八珍湯補之。

 

若膿已成者,急鍼之。

 

已潰者,用八珍湯加製甘草,柴胡梢,酒炒黃檗,知母。

 

小便澀而脈有力者,仍用龍膽瀉肝湯加製甘草。

 

小便澀而脈無力者,清心蓮子飲加製甘草。

 

膿清不斂者,用大補之劑,間以豆豉餅灸之。

 

久而不斂者,用附子餅灸之,並效。

 

欲其生肌收斂,腎虛者,六味地黃丸;血虛者,四物加參,朮;氣虛者,四君加芎,歸;脾虛者,補中益氣湯;氣血俱虛者,八珍湯並十全大補湯。

 

若用寒涼消毒則誤矣。

 

●陳良甫曰:治穀道前後生癰,謂之懸癰,用粉草一兩,截斷,以澗水浸潤,炙令透內,細剉,用無灰酒煎服。

 

有人患此已破,服兩劑,瘡即合。

 

●一弱人莖根結核如大豆許,勞則腫痛,先以十全大補湯去桂加車前,麥冬,酒製黃檗,知母,少愈;更服製甘草,漸愈;仍以四物,車前之類而消。

 

一男子患此,焮痛發熱,以龍膽瀉肝湯二劑,及製甘草四劑而潰,再用滋陰之劑而愈。

 

若或膿未成,以炒熱敷上,冷即易之,隔蒜灸之亦可。

 

數日不消,或不潰,或潰而不斂,以十全大補湯加柴胡稍為主,間服製甘草,並效。

 

若不保守,必成漏矣。

 

一儒者患懸癰,服坎離丸及四物,黃檗,知母之類不應,脈浮洪,按之微細。

 

余以為足三陰之虛,用托裏散及補陰八珍湯,漸愈;又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調補化源,半載而痊。

 

大凡瘡瘍等證,若腎經火氣亢盛,致陰水不能生化,而患陰虛發熱者,宜用坎離丸,取其苦寒能化水中之火,令火氣衰而水自生。

 

若陽氣衰弱,致陰水不能生化,而患陰虛發熱者,宜用六味丸,取其酸溫能生火中之水,使陽氣旺而自生。

 

況此證屬腎經精氣虧損者,十有八九;屬腎經陽氣亢盛者,十無一二。

 

然江南之人患此者,多屬脾經陰血虧損,元氣下陷,須用補中益氣湯升補陽氣,使陽生而陰長。

 

若嗜慾過多,虧損真陰者,宜用六味丸,補腎經元氣以生精血,仍用補中益氣湯,以培脾肺之生氣而滋腎水。

 

經云:陰虛者,脾虛也。

 

但多誤認為腎經火證,用黃檗,知母之類,復傷脾肺,絕其化源,反致不起,惜哉。

 

通府張敬之患前證,久不愈,日晡熱甚作渴,煩而喘,或用四物湯,黃檗,知母之類,病益甚,肢體倦,少食,大便不實,小便頻數。

 

謂余曰:何也?余曰:此脾虛之證,前藥復傷而然。

 

遂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數劑飲食漸進,前證漸愈,更加麥冬,五味,調理乃痊。

 

經曰:脾屬太陰,為陰土而主生血。

 

故東垣云:脾虛元氣下陷,發熱煩渴,肢體倦怠等證,用補中益氣湯,以升補陽氣而生陰血。

 

若誤認為腎虛火盛,而用四物,黃檗,知母之類,反傷脾胃生氣,是虛其虛矣。

 

況黃檗,知母乃瀉陽損陰之劑,若非膀胱陽火盛而不能生陰水,以致發熱者,不可用也。

 

俱薛按。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18:23 , Processed in 0.19530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