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痰飲方 理飲湯】
一婦人,年四十許。
胸中常覺滿悶發熱,或旬日,或浹辰之間,必大喘一兩日。
醫者用清火理氣之藥,初服稍效,久服轉增劇。後愚診視,脈沉細幾不可見。
病家問︰系何病因?愚曰︰此乃心肺陽虛,不能宣通脾胃,以致多生痰飲也。
人之脾胃屬土,若地輿然。
心肺居臨其上正當太陽部位(膈上屬太陽,觀《傷寒論》太陽篇自知),其陽氣宣通,若日麗中天暖光下照。
而胃中所納水穀,實借其陽氣宣通之力,以運化精微而生氣血,傳送渣滓而為二便。
清升濁降,痰飲何由而生?惟心肺陽虛,不能如離照當空,脾胃即不能借其宣通之力,以運化傳送,於是飲食停滯胃口,若大雨之後,陰霧連旬,遍地污淖,不能干滲,則痰飲生矣。
痰飲既生,日積月累,郁滿上焦則作悶,漬滿肺竅則作喘,阻遏心肺陽氣,不能四布則作熱。
醫者不識病源,猶用涼藥清之,勿怪其久而增劇也。
遂為製此湯,服之一劑,心中熱去,數劑後轉覺涼甚。
遂去白芍,連服二十餘劑,胸次豁然,喘不再發。
一婦人,年三十許。
身形素豐。
胸中痰涎鬱結,若礙飲食,上焦時覺煩熱。
偶服礞石滾痰丸有效,遂日日服之。
初則飲食加多,繼則飲食漸減,後則一日不服,即不能進飲食。
又久服之。
竟分毫無效,日僅一餐,進食少許,猶不能消化。
且時覺熱氣上騰,耳鳴欲聾,始疑藥不對証。
求愚延醫,其脈象浮大,按之甚軟。
愚曰︰此証心肺陽虛,脾胃氣弱,為服苦寒攻瀉之藥太過,故病証脈象如斯也。
擬治以理飲湯。
病家謂,從前醫者,少用桂附,即不能容受,恐難再用熱藥。
愚曰︰桂附原非正治心肺脾胃之藥,況又些些用之,病重藥輕,宜其不受。
若拙擬理飲湯,與此証針芥相投,服之必無他變。
若畏此藥,不敢輕服,單用乾薑五錢,試服亦可。
病家依愚言,煎服乾薑後,耳鳴即止,須臾覺胸次開通。
繼投以理飲湯,服數劑,心中亦覺涼甚。
將乾薑改用一兩,又服二十餘劑,病遂除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