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松鼠】
中文名 赤腹松鼠
分類位階 Subspecies (亞種)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嚙齒目 > 松鼠科 > 麗松鼠屬 > Callosciurus erythraeus thaiwanensis
作者:白欽源
來源: 漫步在森林的氣味裡
圖片詳情 物種解說
作者 鄭錫奇
資料提供 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
描述
赤腹松鼠是臺灣最易見的囓齒類動物之一,眼睛大又圓,耳殼短圓型,吻端突出,因其尾毛膨大明顯,俗稱膨鼠(台語)。
身體背部暗灰褐色,腹面及四肢內側為紅栗色為明顯特徵,尾毛黑棕色間雜白毛。
頭體長18至24公分,尾長18至20公分,體重在500公克以下,為臺灣產三種松鼠中體型最大者。
齒式:門齒1/1,犬齒0/0,前臼齒1/1,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20顆。
生物學
赤腹松鼠在白天活動覓食,為日行性動物,常見其於樹林間跳躍,生性活潑好動,清晨和黃昏為其活動高峰;叫聲獨特而多樣,但容易分辨。
除了交配與哺乳期外,大多單隻活動,生殖季時偶而可見兩隻相互追逐。
植食性,喜食植物之種子與果實。
分布
赤腹松鼠為臺灣特有亞種,在臺灣的分布相當廣泛,各海拔皆可見到牠靈巧的身影,但以低、中海拔較常見。
棲地
闊葉林、針葉林、次生林、墾植地、公園及校園等。
引用:http://eol.taibif.tw/pages/75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