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農學●熱帶果樹】 熱帶果樹學,乃研究熱帶及亞熱帶果樹之栽培、管理、品種及其利用等技術之科學,亦屬園藝學之一重要部門。
在世界熱帶果樹中,其重要之果樹種類,有如:一、人心果,二、介壽果,三、番荔枝,四、麵包樹,五、波羅蜜,六、猴面果,七、五斂子,八、拜倫桃,九、番木瓜,十、一口可梅,十一、星頻果,十二、西班牙代代,十三、海梨柑,十四、佛手柑,十五、毛柿,十六、錫蘭醋栗,十七、薛頓茄,十八、扁櫻桃,十九、山鳳果,二十、鳳果,二十一、羅庚梅,二十二、蛋樹,二十三、蛋黃果,二十四、馬米杏,二十五、猿喜果,二十六、芒果,二十七、韶子,二十八、馬拉巴粟,二十九、西番果,三十、酪梨,三十一、番龍眼,三十二、桃金娘,三十三、番石榴,三十四、山陀兒,三十五、黃酸棗,三十六、蘋婆,三十七、蒲桃,三十八、蓮霧,三十九、羅望子,四十、留連,四十一、圓滑果,四十二、印度棗等。
在上述之熱帶果樹中,有所謂熱帶果王及果后者,分述如次:一、熱帶果王:即留連,亦稱流連,英文名為Durian,學名為DurioEibethinus,Murr.,屬木棉科(Combacaceae)。
馬來原產,須高溫,始生長良好。
臺灣於西元一九二二年由爪哇移入,但生長不甚佳。
Durian一字原為馬來語,Duri為刺,an為語尾。
其意即為刺果,因果面有刺,果大如人頭,重二至六公斤,有特異臭味。
據巴勒特(O.W.Barrett)云:係含硫化物及ButyricAcid所致。
其樹為常綠喬木,高二十至三十公尺,樹形甚美。
果質似奶油,常食之,可成癮。
初食之,則每不慣。
其種子味如毛粟,亦可食。
其果實之化學成分為:水分占百分之五五‧五;
灰分占百分之二‧二四;
蛋白質占百分之二‧三一;
澱粉占百分之一一‧一;
糖分占百分之一三‧五五;
酸占百分之○‧三二。
其栽培技術要點為:(一)用實生、芽接及高壓法繁殖。
(二)實生須新鮮種子,播後七日至八日發芽,九年後始結果。
(三)芽接用一年生實生苗,幼樹須予遮蔭。
(四)宜濕潤低地,根部須被覆落葉或腐草。
(五)以土層厚之沖積土或壤土為佳,地勢須緩斜。
(六)產量,一般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樹,每株產二百至四百果實。
每年三至四月開花,八至九月果熟。
二、熱帶果后:即鳳果,又名倒捻子、山竹子、羅漢果、莽吉柿,英文名為Mangosteen或Manggis,學名為GarciniaMangostana,Linn.,屬藤黃科(Gutiferae)。
常綠中喬木,花雜性,花瓣內紅黃,外淡綠,雌雄同株或異株,漿果,球形,紫褐色,肉藏五至七枚瓢狀果肉,即假種皮部分,純白色,味極佳。
據傳英國女王維多利亞(Victoria),以未嘗此果,為其終身之遺憾。
於一九二四年輸入臺灣者已成活,以前及一九一五年移入者均死亡。
其栽培要點為:(一)性好熱帶濕潤氣候,宜高溫多濕之平地。
(二)土質宜排水佳良之肥沃壤土。
(三)用播種、嫁接或高壓繁殖。
(四)種子於三周至五周後,即失發芽力,據史普力卻(Sprecher)之研究,此乃胚塊莖(HypocotyleTubercle)由子房內壁形成之不定胚。
種子大型重一公分以上者,據休敏(Hume)與寇彬(Cobin)之研究,發芽生育俱佳。
(五)播種時,先準備肥沃土壤,混和腐敗落葉及草木灰等。
(六)直播或先播於盆內,待子葉長出二片時,移入苗圃。
(七)苗長七十五公分時定植,株距三至五公尺。
(八)嫁接砧木,須用同屬之果樹,如GarciniaXanthochymu.H.H.。
(九)幼株極須避免日光直射,定植後之四年至五年間須遮蔭,可間植木瓜或香蕉,俟苗長後去之。
(十)由定植至結果,須八年至二十年。
(十一)結果有時一年二次,有時全年無果,甚至二年、三年結果一次。
(十二)良株每次結果五百至一千五百枚。
(十三)果實只能保存三日至五日,故運輸困難。
(十四)在臺灣栽培之鳳果,嘉義為二月至三月開花,或在六月開花;
高雄為十二月開花,花後一百二十日至一百二十八日果熟。
(十五)鳳果果皮含黃色素(Mangostin),乃永不褪色之顏料,又含有單寧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十三。
又山鳳果,英文名為MountainManggis,學名為GarciniaHombroniana,Pierre,亦屬藤黃科。
原產馬來西亞半島及尼古巴(Nicobar)島,臺灣於一九一九年輸入栽種。
乃常綠中喬木,樹高八公尺至十八公尺,樹冠圓錐形,略似鳳果。
花雌雄異株,雄性花先開,蔟生枝端葉腋間,花瓣與萼片各四枚,彼此互生作覆瓦狀,白色,略帶淡黃。
漿果,球形,先端帶凸頭,如葫蘆形,每果重三十至五十公克,果皮紅赤、光滑,果肉構造與鳳果相同,惟所含種子較多,開花期為一月至四月,果熱期在七月至八月。
果味較酸,不及鳳果之佳良,可生食及蜜餞用;
木材可作建築用。
實生苗可用作鳳果之砧木,栽培與鳳果同。
前述之人心果,在臺灣又名吳鳳柿,英文名為sapodilla,學名為AchrasSapota,Linn.,又名Sapoda,Achras,Mill,屬柿樹科(Ebencaeae)。
廣東土名為人心果,乃因其果實縱剖面似人心臟之故。
臺灣嘉義與斗六一帶栽培特多。
地方政府因果似柿,為紀念吳鳳,因名吳鳳柿,此乃一九四八年之事。
此果原產熱帶美洲,據皮特(H.Pitter)稱:墨西哥之Tepeantepec峽地與危地馬拉,皆有野生種。
一九二○年輸入臺灣栽培,現時栽培在七萬株以上,品種有下列各種:一、Ketjik。
二、Betawi。
三、ApelKlapa。
四、Koelon。
五、Apel。
六、LargeFruited。
七、Baramashea。
八、MammouthGiant。
九、Manila等,皆係常綠中喬木,高達十公尺至二十二公尺。
花小形,著生於新枝葉腋,與葉同出。
一小枝著花十五至二十朵。
小花壺形,花冠連合成筒狀,白色。
果為漿果,每果重五十公克至三百公克不等,柔軟多汁。
未熟果含單寧及膠汁,澀味強,須追熟軟化,糖分增加後始可口味美,有如赤糖煮梨味。
本樹盛產ChicheGum,切傷樹皮,取其乳汁,煮沸凝固,為口香糖原料。
在美國食品工廠內,加入薄荷、香草精(Vanilla)及砂糖調味,製成ChewingGum。
吳鳳柿在臺灣栽培技術之要點為:一、雖屬熱帶果,但吳鳳柿亦能耐低溫,在臺灣全境,皆可栽培,中都海拔四百公尺地帶,生育亦佳。
二、不甚擇土壤,以表土深耕及排水好之沙壤土最適宜。
三、播種、嫁接、高壓法繁殖,並以用高壓法為最多。
四、播種育成實生苗,供砧木之用,種子以一個月內之新鮮者為宜;
五日至十日之新鮮種子發芽率為百分之一百,二十日者百分之九十,三十日者百分之八十,六十日者百分之四十。
五、播後一個月發芽,假植二年至三年可供帖木用。
六、嫁接以芽接、呼接為佳,其成活率為百分之五十。
七、高壓法九十日至一百二十日發根,其成活率為百分之九十至一百。
八、定植,每公頃三百三十株,株距為五公尺半。
九、施肥,每年一月及九月各一次,宜多用燐肥及鉀肥。
十、樹勢過盛,須掘溝斷細根及整枝,並行環狀剝皮,以促進結果。
十一、四季開花,惟主要花期為五月至七月,常見花果同在。
十二、果實在短枝,長枝稀疏著生花芽,不能結果,須經一年至二年生長充實變粗後,始由其頂芽萌發為短果枝始結果,故長枝實乃一種發育枝。
十三、短枝東南向開花最多(每枝十二花),西向次之,但此與結果數無關。
十四、果熟期為三月下旬至八月中旬,每株結果二百個左右。
在熱帶果樹中,有一果樹,其所結果實之重量,每個普通可重十五公斤,但最大者可達五十公斤,實乃世界最大之果,其名為波羅蜜,別名波羅。
波羅蜜,在臺灣縣志中名波羅,在廣群芳譜中名婆那娑,在本草中名曩伽結,據赤嵌筆記稱:粵西以波羅蜜為天波羅,黃梨(鳳梨)為地波羅。
又兩廣常名鳳梨為草波羅,而波羅蜜則為常綠喬木,高二十公尺,故呼之為木波羅。
波羅蜜一名優缽曇,英文名Jack-fruit,學名為ArtocarpusHeterophillus,Lam.,梵文為Paramita,波羅蜜為其音譯,屬桑科。
原產印度,西元前一至二千年即開始栽培,為熱帶亞洲貧民之重要糧食。
果肉甜而異臭,惟熱帶人嗜之為奇香。
未熟果可煮作蔬菜,種子煮食及製粉食均可。
葉互生,與枝成三十度之角度。
花為單性聚合花,雌雄花序同時著生於同一植株上,黃白色,有清香。
在臺灣花期為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及八月至九月間,開花兩次。
果熟期為五月至九月及一月至二月間,亦為兩次。
結實初年,果著生老枝上,嗣後下移,老齡樹結果於根部。
其栽培要點為:一、宜高溫多濕無霜地區。
二、宜肥沃濕潤土層深之砂壤土。
三、忌過低濕地、砂土、瘠土,或海拔在三百公尺以上之乾燥山地,以及多風地帶。
四、多用播種繁殖,嫁接及扦插亦可用,但少用之。
五、種子須保持濕潤,宜即採即播。
六、新鮮種子播後十六日發芽,其發芽率為百分之八四‧一。
七、扦插及接木砧宜一年至三年生者。
八、苗生長速,一年生苗可定植。
九、株距為十公尺。
十、定植後,五年結果。
十一、我國在南北朝時即引進栽培。
(程兆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