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農學●熱帶蔬菜】 熱帶蔬菜,原指沿地球赤道一帶之蔬菜,但一般皆指新加坡、馬來西亞一帶之蔬菜;
亦可以說是以新、馬蔬菜為主。
新、馬蔬菜之栽培種類:一、莖與葉菜類:如莧菜、芥藍菜、青菜、芥菜、油菜心、包心菜、白菜、空心菜、生菜、枸、守宮木(大戟科,馬來西亞名ChekurManis)、菠菜、廬蘭菜等。
二、肉質根菜類:洋蔥、鐘苞魔芋、檳榔芋、胡蘿蔔、大薯、婆羅門參等。
三、果實與種子類:毛瓜、木豆、刀豆、南瓜、鵲豆、羊角豆、皇帝豆、四翅豆、番茄、蛇瓜、茄子等。
四、調味類:胡蔥、韮菜花、蒜頭、辣椒、胡椒、燈籠椒、蔊草、山葵大根、DaunBangum-Bangum(馬來西亞名,葉與肉同煮以調味)、芫荽、黃薑、薄荷、香芹菜、串海棠、羅勒、香茅、南薑、麝香草等。
上述熱帶蔬菜種類,乃市場常見者,亦即大多數人所食用者。
在鄉村中,因交通不便,甚多植物,如菌類、羊齒(蕨類)、花卉果樹之幼葉新梢,及未熟果實,亦常被當地人士,當作蔬菜吃。
一般馬來西亞村落人家所食用之蔬菜,其中百分之十六為馬來西亞野生之物,百分之三十為馬來西亞所栽培,或來自印度支那半島,百分之二十三則來自中國及印度。
百分之十二來自非洲或歐洲,百分之十八則來自美洲。
馬來西亞家庭食用之蔬菜多為香蕉花芽、茄及黃瓜。
其次為芋頭、香蕉果實、鳳梨、甘藷、婆羅蜜花梢與,幼果、豇豆及嫩蹄蓋蕨(LimnocharisPlaziumEsculentum)之葉。
再次為豇豆芽、南美水鍵(LimnocharisFlave)之幼葉與花序、SauropusAndrogynus之葉梢、綠豆芽、積雪草(HydrocotyleAsiatics)、野菜、苦瓜、十稜絲瓜、包心菜、羊角豆、冬瓜。
再次為馬鈴薯、韮菜、南瓜、辣椒、四季豆、木瓜的花序幼果及熟果。
最後為ParkiaSpeciosa豆、椰子莖葉、木田菁藥梢、莧菜、細蔥的葉、菌蕈、竹筍、水茄之未熟果、紫花茄及樹茄的果實、小婆羅蜜的幼果、數種龍血藤的莖芽、芋葉柄的心、樹薯的新梢、短穗魚尾葵、羊齒、未成熟之榴槤果實、腰果幼葉、鴨舌草的新葉等。
新加坡蔬菜栽培,頗為集約,因大量增加有機肥料及土地高度利用,短期葉菜類每年每畝產量,高達八十噸,平均亦有五十噸之多。
其栽培熱帶蔬菜之總產量,每年約為四萬一千噸。
新、馬平地雨量多,日光強,非常適合熱帶蔬菜之栽培,其栽培園地,宜選擇地點開曠,陽光充足,接近水源,但不宜近樹木。
(程兆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