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教育●文藝復興時期教育】 文藝復興是一種「返顧」(BacktothePast)的文化運勸。
它重新高抬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地位,沖淡了中世紀主義(Medievalism)全然以宗教為文化主流的獨斷色彩。
文藝復興提高個人的尊嚴與價值,強調今生今世的重要性。
因此十四世紀開始以人為本位的思想--即「人文主義」(Humanism)乃取代了中世紀以神為主體的「教父哲學」(Scholasticism)。
文學的研讀,尤其是拉丁及希臘文學的研讀,即為當時最流行的教育課程。
人文學者認為古文學,特別是拉丁作家西塞洛(Cicero,西元前一0六~四三年)的作品,格調最高,文體最美;
在教育措施上,奉羅馬雄辯教育家坤體良Quintilian,三五~一00)的著作為圭臬。
全歐人文學校林立,義大利有宮廷學校(PalaceSchool)、法蘭西有學府(Colleges)、日耳曼有古文學校(Gymnasium)、英倫有文法學校(GrammarSchool)。
名稱雖異,教育目的卻同;
課程與教材也幾乎各地相似。
這些學府其後成為歐洲中等學校的骨幹。
文藝復興也強調個人主義及批判精神,並因此產生了曠世畫家及傑出學者。
但教育上卻沒有能反應此種精神,也未曾有設立美術學校的史實存在。
它的末流卻只一味地模仿西塞洛的文體而放棄其文學精髓的吸收,本末倒置,終成為「形式主義」(Formalism)。
(林玉體)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