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氣下陷方 升陷湯】
大氣者,充滿胸中,以司肺呼吸之氣也。
人之一身,自飛門以至魄門,一氣主之。
然此氣有發生之處,有培養之處,有積貯之處。
天一生水,腎臟先成,而腎系命門之中(包腎之膜油連於脊椎自下上數七節處)有氣息息萌動,此乃乾元資始之氣,《內經》所謂“少火生氣”也。
此氣既由少火發生,以徐徐上達。
培養於後天水穀之氣,而磅因礡之勢成。
績貯於膺胸空曠之府,而盤據之根固。
是大氣者,原以元氣為根本,以水穀之氣為養料,以胸中之地為宅窟者也。
夫均是氣也,至胸中之氣,獨名為大氣者,誠以其能撐持全身,為諸氣之綱領,包舉肺外,司呼吸之樞機,故鄭而重之曰大氣。
夫大氣者,內氣也。
呼吸之氣,外氣也。
人覺有呼吸之外氣與內氣不相接續者,即大氣虛而欲陷,不能緊緊包舉肺外也。
醫者不知病因,猶誤認為氣鬱不舒,而開通之。
其劇者,呼吸將停,努力始能呼吸,猶誤認為氣逆作喘,而降下之。
則陷者益陷,凶危立見矣。
其時作寒熱者,蓋胸中大氣,即上焦陽氣,其下陷之時,非盡下陷也,亦非一陷而不升也。
當其初陷之時,陽氣鬱而不暢則作寒,既陷之後,陽氣蓄而欲宣則作熱。
迨陽氣蓄極而通,仍復些些上達,則又微汗而熱解。
其咽乾者,津液不能隨氣上潮也。
其滿悶者,因呼吸不利而自覺滿悶也。
其怔忡者,因心在膈上,原懸於大氣之中,大氣既陷,而心無所附麗也。
其神昏健忘者,大氣因下陷,不能上達於腦,而腦髓神經無所憑借也。
其証多得之力小任重或枵腹力作,或病後氣力未複,勤於動作,或因泄瀉日久,或服破氣藥太過,或氣分虛極自下陷,種種病因不同。
而其脈象之微細遲弱,與胸中之短氣,實與寒飲結胸相似。
然診其脈似寒涼,而詢之果畏寒涼,且覺短氣者,寒飲結胸也;診其脈似寒涼,而詢之不畏寒涼,惟覺短氣者,大氣下陷也。
且即以短氣論,而大氣下陷之短氣,與寒飲結胸之短氣,亦自有辨。
寒飲結胸短氣,似覺有物壓之;大氣下陷短氣,常覺上氣與下氣不相接續。
臨証者當細審之(寒飲結胸詳理飲湯下)。
肺司呼吸,人之所共知也。
而謂肺之所以能呼吸者,實賴胸中大氣,不惟不業醫者不知,即醫家知者亦鮮,並方書亦罕言及。
所以愚初習醫時,亦未知有此氣。
迨臨証細心體驗,始確知於肺氣呼吸之外,別有氣貯於胸中,以司肺臟之呼吸。
而此氣,且能撐持全身,振作精神,以及心思腦力、官骸動作,莫不賴乎此氣。
此氣一虛,呼吸即覺不利,而且肢體酸懶,精神昏憒,腦力心思,為之頓減。
若其氣虛而且陷,或下陷過甚者,其人即呼吸頓停,昏然罔覺。
愚既實驗得胸中有此積氣與全身有至切之關系,而尚不知此氣當名為何氣。
涉獵方書,亦無從考証。
惟《金匱》水氣門,桂枝加黃耆湯下,有“大氣一轉,其氣乃散”之語。
後又見喻嘉言《醫門法律》謂︰“五臟六腑,大經小絡,晝夜循環不息,必賴胸中大氣,斡旋其間”。
始知胸中所積之氣,當名為大氣。
因憶向讀《內經》熱論篇有“大氣皆去病日已矣”之語,王氏注大氣,為大邪之氣也。
若胸中之氣,亦名為大氣,仲景與喻氏果何所本?且二書中亦未嘗言及下陷。
於是複取《內經》,挨行逐句細細研究,乃知《內經》所謂大氣,有指外感之氣言者,有指胸中之氣言者。
且知《內經》之所謂宗氣,亦即胸中之大氣。
並其下陷之說,《內經》亦嘗言之。 |